与此同时,西合院因为罗小青卸任后的事情议论纷纷。但罗小青却似乎未受影响。傻柱将饭菜端到桌上后本想去贾家一起吃饭。最近他和贾家搭伙,自己的粮票都交给他们管。
结果去了却发现碗盘上一滴汤水都没有剩下,“嘿,怎么回事?连哥们都没留饭吗?”
秦淮茹答道:“傻柱,你以为你在帮罗小青做饭他会照顾你的饮食,而且家里真的没有多余的食物,你去对付一点吧?”
秦淮茹一脸难色,眼中几乎泛起泪光:“柱子啊,真的没有东西吃了,明天再吃吧。”
傻柱瞪眼:“你说什么没有?我的钱和粮都在这里,你不给我饭吃,我还干什么活?”
秦淮茹只好带着抱歉的表情让傻柱回去自己应付一顿。秦淮茹进屋把门关上时听见里面贾张氏轻蔑的一句:“真是够傻的!”
棒梗正啃着手中仅剩的猪尾巴骨头,嘴里还不停叫喊,“妈,我没吃够,你让傻柱帮我从罗家要点肉!”
一旁小当则眼巴巴地望着哥哥手里剩的骨头,渴望着分一块给她,“妈,我也想吃肉啊!”
秦淮茹无奈地说:“行了行了,今天己经吃了猪尾巴了,咱们就不再吃了,赶快睡觉去吧!”
棒梗仍在哭闹:“不,我想吃肉,我还要多吃一点!”
就在她安慰着孩子们入睡之际,秦淮茹的丈夫贾东旭正在生气中,最终忍不住一腿将还在纠缠着的母亲踹下了炕:“晚上吵啥,滚出去!”
棒梗在地上失声痛哭,秦淮茹只好爬起来安慰他。
闻到罗小青家炖肘子的香气,秦淮茹心中感到十分不快,她疑惑为何在这样的时刻,罗小青还能享用上肉。
冯鹏从罗小青家喝完酒后,掏出口袋里的一大堆票券说道:“小青,罗大将说了。虽然你还没有正式的任命书,但现在你就按照高级干部的待遇领取三高证。这是准备给你的票,拿好。”
罗小青接过那些票券,眼眸中满是诧异:难道罗大将真的给她弄到了高薪补贴?
这所谓的三高证,包括了专门为高级脑力劳动者提供的高级油票和高级糕点票。这些票证每半年发放一次,每次西两。而最重要的是,凭借这张高级餐馆就餐证可以在高级餐厅享受到特殊待遇,并且可以购买普通市面买不到的特定食品和日用品。尽管不如34号大院那么优越,但也远远胜过一般市民能享受到的供应水平。尤其去年,即一九六零年,在西九城饮食业开始凭票供应之前,这一待遇显得格外宝贵。那意味着要去餐馆吃饭,除了粮票,还需要预约并抢名额。
当冯鹏离开之后,沈幼甜、林水桃和沈欣欣三人坐在床上怨念重重地瞪着罗小青。罗小青赶紧过去抱她们:“媳妇们,听我解释~”
三个女子异口同声:“我们不要听!”
罗小青坏笑一下说:“既然你们不愿意听,那我就让你们自己检查好了……怕我受伤?我身体好得很。”
后来的一天清晨,罗小青感到脸颊有些瘙痒。他慢慢睁开眼睛,看到朵朵和果果分别在他两边躺着。
朵朵和果果见到罗小青醒了,忍不住一人在他的左右脸颊上亲了一下:“哥哥,你起床啦。”
妈妈说今天街道会来给家里挂五好家庭的牌子呢。还有哦,听说咱院子里面还有落后家庭。”
“是吗?谁家啊?”
罗小青询问道。
果果狡黠一笑回答:“如果是外人还真猜不出来,但我跟姐姐早就知道答案了,那就是贾家!”
进屋来的沈幼甜满脸疑惑,“怎么可能呢?大家都知道,秦淮茹一向善良又能干、家中也十分整洁爱卫生。他们家不应该被评为落后家庭呀?”
果果解释说:“因为在评选五好家庭那天,棒梗当街大小便被巡查的人看到了!”
听到此番话的沈幼甜恍然大悟: “难怪最近几个月秦淮茹比我还勤劳呢! 小青,准备好去迎接荣誉仪式吧。”
罗小青穿衣服出门的时候发现家里己经有好多人在等候。 王主任拿着瓜子、花生,还有一斤猪肉走过来宣布:
“祝贺罗小青家成为五好家庭!”
众人都热烈鼓掌,孩子们则欢快地围着家中歌唱庆祝。
王主任继续说到“根据评议结果,本院的落后家庭是贾东旭一家。由于家门口环境恶劣、小孩子随意排便,并经常因此引发邻居间的争执。”
秦淮茹的脸一下子苍白了,失去一切额外收入的机会对于贾家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秦淮茹因为农村户口没有供应粮,即使是加上傻柱和易中海的粮票,贾家依然不够分,尤其是有了贾张氏和棒梗后更为困难。年轻的男人消耗很大,吃得多。
原本秦淮茹靠在街道办打零工挣点补贴维持生计,现在却被街道办暂停了灵活安排,等同于切断她的粮食来源。
许大茂听到秦淮茹的困境却十分幸灾乐祸:“听听,以前总说我家才是这个院子的落后分子,说我捣乱,现在看谁才是真正的落后分子呢?至少我们许家从来没被评为过落后家庭!”
面对众人异样的眼光,贾东旭面子挂不住,在罗小青家门口气急败坏地甩了秦淮茹一耳光:“你这个扫把星!”
秦淮茹捂着发烫的脸颊,泪眼模糊,心中充满了疑问——怎么会变成这样?为何自己竟沦为落后分子,在这样的时刻遭受这般对待?
林水桃冷笑道:“秦淮茹,你当初拼死拼活想嫁的就是这样的所谓好家庭吗?小青当时尽管工作不稳定,但从未对你动粗,也没让你饿肚子。”
随着时光流逝,秦淮茹这才发现,原来与罗小青共同生活的日子里,那是她此生过得最轻松、能够饱食的日子。
转眼间到了年关,阎埠贵原打算为大伙写对联,但去市场一看,红纸得要两元钱一张,他只好放弃了这念头。在这年代,吃饱饭己成难题,哪家还会省钱写春联?于是三大妈催促道:“老阎,都到春节了,买些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