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425章 黑板与粉笔

第425章 黑板与粉笔

加入书架
书名: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作者:
我是泡泡
本章字数:
5776
更新时间:
2025-07-04

第425章 黑板与粉笔

“哈哈哈,以前听人说秀才公两次击退土寇,我原以为是那些人的大言而已,但又听说大宗师的轿子都被你攘倒,老夫方才信了。”

“好胆色,好胆色啊!”

陈凡没想到,前些日子和大家讨论的沈应经,竟然来了弘毅塾,他连忙躬身道:“久仰沈先生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沈应经眯着眼笑道:“陈秀才不要学那些腐儒,你我第一次相见,哪来的久仰?”

恰在这个时候陈轩从后院匆匆赶来,见到沈应经躬身道:“沈先生!”

沈应经在这里见到陈轩,顿时愕然地长大了嘴:“这……”

……

“没想到,你们竟然是堂兄弟,真是……”沈应经感叹一番后摇头道:“文蔽,安定书院之事,老夫惭愧呐!”

陈轩就是因为将苏得春的事情告诉沈应经等人,才恶了苏得春,最终被赶出安定书院。

这也是当日沈应经的要求,陈轩不过是严格执行沈应经的命令罢了。

陈轩躬身道:“沈先生言重了,其实这两年我也早有出走之心,只不过念及老山长恩德,所以才留在书院,这次……也算是……”

说到这,陈轩心里像是被堵了什么东西似的,眼眶有些微微泛红。

“呜呼哀哉!逢时不祥……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沈应经也被陈轩的遭遇感染,叹了口气。

众人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说下去,大家心里都清楚,若是像胡家兄弟这么胡来,将百年书院当成官场官场晋升的一个交易平台,那书院的性质早就变质了,淮州百年书院恐怕行将就木。

沈应经其实心里很是欣赏陈轩的,第一次见到陈轩讲解《孟子》,他就觉得陈轩是块璞玉,当时甚至有了收他作为弟子的想法。

但他在安定书院并不顺心,苏得春的纨绔超乎他的想象,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监督苏得春的读书上,后来渐渐也就把陈轩的事情忘了,如今再次偶遇陈轩,他心里很是高兴。

“不知沈先生此行海陵有什么事吗?”这时一旁陪客的海鲤问道。

张邦奇笑道:“沈先生是受知府韩大人之托,来海陵为即将赴考乡试的士子们讲授经义。”

听到这,陈凡心中微笑,所谓的讲授经义,不过是苏时秀掩人耳目的手段罢了。

沈应经笑道:“没错,我是受韩知府所托,不过老夫今日来了弘毅塾,倒觉得这里非常有趣,那个几个……辩论?的孩子对经义的理解很难得!”

“不知老夫能否去塾堂,跟着孩子们一起听一堂课?”

陈凡几人相互对视一眼,就在海鲤准备说话之时,陈凡突然抢先道:“下一堂课是丙班的小课,还请沈先生不吝赐教,若我讲授之中也什么不妥,也请先生指出。”

沈应经笑着摆手道:“言重了!”

丙班!

当沈应经在众人的陪同下鱼贯而入时,突然塾堂里的板凳“哗啦啦”响起,所有学童站得笔直,精气神,目不斜视的看着讲案。

就在沈应经不明所以之时,只听一个学童用热情的声音大声道:“夫子好!”

“同学们好!”

“坐!”

“哗……”丙班的所有学童齐刷刷的坐了下来,所有人双手交叠在胸前,坐得笔直,眼睛目不斜视,并没有因为沈应经等人的经过而好奇转头。

看到这一幕的沈应经既觉得新奇又觉得震撼。

这么小的孩子,陈凡是怎么把他们培养的如此有规矩,且眼睛里有光的?

他不是没接触过蒙学,事实上,他们沈家在山西就开设了蒙学,但他们沈家蒙学里的学童跟眼前这些孩子相比,就是这“志气”上就输了不止一筹。

当众人在课堂后面坐下后,陈凡拿起白垩笔转身在一种类似“浮票板”的黑色木板上书写了起来。

一旁的海鲤小声对沈应经等人解释道:“这是文瑞刚鼓捣出来的新东西,用杉木板拼接后刨光,桐油浸泡,最后以松烟墨混合鱼鳔胶制成墨汁反复涂刷七层,最终形成可以书写的黑面,这表面还施以薄蜡,书写之后用布就可轻松擦去!反复使用。”

沈应经连连点头:“就像科场里的浮票板!”

浮漂板这东西是科场里的专用物什,比如应天府乡试安排号舍,按照《千字文》将2000间号舍化为“天地玄黄”等二十区。

等考生进了考场,通过抽签可以获得自己的号舍号码,内帘听用的书吏就会在浮漂板上登记考生的座次,比如“黄字叁拾柒号:陈凡 籍海陵”。

这种浮漂板因为可以擦拭后重新使用,所以方便临时更换号舍,比如考官害怕有人作弊,大笔一挥,临时更换号舍,那书吏就要在浮票板上擦去原本的号舍信息,重新登录新的号舍信息以便考生查看。

这就是华夏最终的黑板。

但朝廷制作浮票板因为工艺的原因,漆面十分容易脱落,雨天损毁严重,且书写时大多用的是朱砂,耗费极大,故而没有流行开来。

但陈凡制作的黑板书写清晰无比,擦拭也方便干净。

最神奇的是他手里攥着的一根小白棍儿,那小白棍儿接触黑板,白色的粉笔字就出现在黑板上了,比起朱砂,黑底白字更加清晰清爽。

就在沈应经惊叹不已的时候,只见陈凡在黑板上写下《天下有道 四节》的题目,随即他放下粉笔道:“你们过几月就要参加府试了,如今最重要的就是习练八股文章。这一节课,就以黑板上的题目各写一段!”

说到这,陈凡开始分配任务:

“薛甲秀,你在县试虽然考中了县案首,但文章我看了,破题很是一般,那今就负责破题!”

“王瑛,你承题、起讲最差,你负责续接甲秀的破题,撰写承题、起讲部分。”

“学礼,你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入题是你之短板,你负责入题。”

“邦泰,你就负责起股……”

见陈凡竟然将一篇八股文拆成八股,分别由八名学童分别负责一段,沈应经不由皱起了眉头。

要知道,每个人的文章风格都是不一样的,能机变到驾驭各种风格文章的水平,可不是眼前这些孩童可以完成的,虽然这里面似乎还有什么“县案首”。

“这岂不是作出篇四不像来?这还能起到锻炼学童八股写作的目的吗?”

“简直是瞎胡闹,原以为这陈凡还有点东西,没想到竟弄出这么个驴唇不对马嘴的法子来教学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