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女皇宫做女医
靓女皇宫做女医
当前位置:首页 > > 靓女皇宫做女医 > 第58章 使者来朝求医圣

第58章 使者来朝求医圣

加入书架
书名:
靓女皇宫做女医
作者:
天山圣女果
本章字数:
16362
更新时间:
2025-01-11

不久,邻国几位身负重任的使者,携厚礼踏入燕国宫廷。他们身着华丽服饰,衣袂上精致的绣纹在日光下闪烁着璀璨光芒,神色恭敬又急切。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安静,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使者身上。为首的使者上前一步,拱手行礼之后,清了清嗓子说明来意,声音里透着掩饰不住的焦虑:“陛下,实不相瞒,我国一位皇室宗亲身患重疾,本国太医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依旧束手无策。听闻燕国太医院有神医在世,尤其是林悦林医女,医术超凡,妙手回春,特来求医。”

使者说完,看向林悦,眼中满是期盼,竟快步走到林悦身前,再次躬身行礼:“久闻林医女大名,此次还望您能移步我国,救我皇室宗亲一命,我国必感恩戴德,奉上重酬。只要能医好宗亲,金银珠宝、奇珍异宝,任您挑选,我国皇室还愿与燕国结下世代交好的情谊。”

林悦面露犹豫之色,下意识地咬了咬嘴唇。她深知医者仁心,见不得病患受苦,每一个生命都如在悬崖边挣扎,能拉一把是一把,这本就是她从医的初心。可宫廷之中,也离不开她的坐镇。太医院每日都有诸多病症需要她把关,新的养生方子等着她去调配,还有学徒们眼巴巴盼着她授课讲解疑难病症。那些学徒们,就像初绽新芽的幼苗,正需要她的悉心浇灌与指引,少了她这段时日,学业怕是会耽搁。况且,太医院近期还在筹备一场针对宫廷侍卫常见伤病的防治培训,从课程设计到实操演练,她都参与其中,要是半途而废,侍卫们受伤后的救治效率必然受影响。

皇帝见状,微微侧身,轻声问询:“林悦,你意下如何?这不仅关乎两国邦交,也是你扬名立万好时机。你若前去,燕国的声望在各国间必定更上一层楼,往后咱们与邻国往来,也多几分底气。只是太医院少了你,朕也有些顾虑。”

林悦欠身回应皇帝:“陛下,臣着实两难。医者职责所在,邻国宗亲危在旦夕,臣理当援手。只是太医院诸多事务繁杂,新整理的养生典籍还未完善,学徒们的学业也正到关键处,臣放心不下。再者,宫廷侍卫伤病防治培训正筹备得如火如荼,臣若此时离开,恐生变数。”

太医院的一位资深太医站了出来,说道:“林太医,您若放心,太医院的日常事务,我们几个老家伙还能撑着。养生典籍那边,已有初稿,后续润色、校对,我们按您之前定的章程来便是。学徒们也乖巧懂事,基础知识扎实,您去邻国这段时日,我们督促着,也出不了岔子。至于侍卫培训,我们先把理论知识教起来,实操部分等您回来再完善,误不了事。”

另一位太医也附和:“是啊,林太医,这可是关乎两国情谊的大事,您这一去,说不定还能带回些异国的医术、药材知识,于咱们太医院长远发展也是好事。您平日里就爱钻研那些疑难杂症,去了邻国,说不定能碰上些新鲜病症,拓宽咱们的眼界。听闻有些国家擅长用虫蚁入药,治疗痹症有奇效,您去了正好探究探究。”

林悦心中依旧权衡利弊,太医院同僚们纷纷投来关切目光,这一抉择,关乎多方,沉甸甸压在她肩头。她思索片刻,再次向皇帝行礼:“陛下,既然各位同僚如此支持,臣愿前往邻国一试。只是希望太医院能保持如常运转,莫因臣的暂时离开而有所耽搁。”

皇帝龙颜大悦,点头道:“好!林悦,你此行责任重大,不仅代表太医院,更代表我燕国。你放心前去,太医院这边,朕会着人留意,保准诸事顺遂。”

使者们听闻林悦应允,喜形于色,连连道谢。林悦又向使者详细询问病患情况:“敢问使者,贵国皇室宗亲所患何疾?发病多久了?如今有哪些症状表现?越详细越好,我也好提前做些准备。”

使者忙不迭回答:“林医女,宗亲起初只是偶感风寒,并未在意,后来却日益严重。如今时常高热不退,浑身乏力,还伴有剧烈咳嗽,咳出的痰液带着血丝。本国太医开了不少清热泻火、止咳化痰的药方,均不见效。而且啊,病患食欲全无,吃什么吐什么,人也愈发消瘦了。夜里更是盗汗严重,被褥常常湿透,睡眠质量极差,整个人愈发虚弱。”

林悦一边听,一边皱眉思索,喃喃自语:“高热不退,又咳血,还纳差呕吐、盗汗不止,怕不是普通风寒这么简单,或许是邪热入里,灼伤肺络,脾胃也受了牵连,气阴两虚之象渐显……”她转头对太医院同僚说,“我得准备些药材带上,像石膏、知母,清热泻火,石膏用五十克,知母二十克,这病症严重,量得足些;再加上侧柏叶、仙鹤草,凉血止血,各取十五克;还得有几味润肺化痰的,诸如川贝母、瓜蒌,各十克。另外,脾胃受损,得带上些党参、白术、山药,健脾益胃,各十五克,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气阴亏虚,少不了麦冬、五味子,各十二克,滋阴敛汗,益气生津。”

太医院众人立刻忙碌起来,有的去药房抓药,有的帮忙打包针灸用具。林悦又叮嘱准备银针:“把那套特质银针带上,尤其是细如发丝的毫针,若要施《散仙天医神针》,少不了它。这套针法,对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极为有效,说不定能派上用场。还有那几根粗一些的三棱针,万一遇上需要放血泄热的紧急情况,也能应急。记得把针灸图谱也带上,以防银针有遗失、损坏,还能随时参照穴位。”

准备妥当,林悦随使者启程。一路上,使者为表诚意,对林悦照顾有加,还不时介绍本国风土人情:“林医女,我国气候温润,多湖泊山林,物产丰富,只是这疫病一来,举国上下人心惶惶。您要是能治好宗亲,百姓定会把您当活菩萨供奉。平日里,百姓就爱下河捕鱼,上山采药,生活倒也自在,就是这一病,都没了往日的精气神。我国山林中还盛产各类香料,像桂皮、香叶,百姓做菜常用,只是不知这些香料入药又有何妙处。”

林悦微笑回应:“使者言重了,我定全力以赴。话说回来,贵国气候,百姓平日里饮食起居可得多注意祛湿。不妨常喝些薏仁粥、赤小豆汤,这两样食材祛湿利水,能防不少湿邪所致的病症。还有啊,夏日莫贪凉,冷饮别多吃,不然寒湿之气入体,后患无穷。至于桂皮、香叶,桂皮性热,可温肾助阳、散寒止痛,冬日里若是受了寒,煮水喝能暖身;香叶能理气止痛,对于脘腹胀满有缓解作用。”

使者好奇问道:“林医女,听闻针灸神奇无比,您刚刚提到的《散仙天医神针》更是神乎其神,能否给我讲讲其中门道?”

林悦点头道:“《散仙天医神针》乃是一部精妙针法,讲究顺应人体气血时辰、经络走向施针。比如说,清晨阳气生发,适合针刺阳经穴位,激发阳气;傍晚阴气渐盛,针刺阴经穴位,能滋阴养血。针法上,有补有泻,补法如春风化雨,滋养脏腑;泻法似秋风扫叶,祛除病邪。不同病症,对应不同穴位组合与手法,复杂又精妙。就拿这皇室宗亲的病来说,我初步打算先从肺经、胃经的穴位入手,以泻法为主,先祛邪热。肺经的尺泽穴,乃是合穴,五行属水,能泻肺经实热,施针时直刺半寸左右,得气后行泻法,快速提插捻转;胃经的内庭穴,清泻胃火效果极佳,斜刺三分,轻捻针柄,酸麻感一出,便是得气了。”

使者听得入神,连声称奇,又追问道:“那具体选哪些穴位呢?林医女您给我展开说说呗。还有啊,这施针前后有没有什么讲究,比如饮食、休息之类的。”

林悦耐心解释:“除了尺泽、内庭,还得选肺俞穴,这是肺的背俞穴,能调节肺脏气血,可斜刺五分,用泻法。施针前,患者需平心静气,不可情绪过激,医者也得心无旁骛。施针后,半个时辰内莫要碰凉水,饮食上忌生冷、油腻,最好卧床休息一盏茶时间,让气血平稳运行,助于针法起效。”

数日后,一行人终于抵达邻国宫廷。邻国皇帝亲自迎接,见到林悦,激动说道:“林医女,您可算来了,朕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您能救朕的亲人。”

林悦行礼道:“陛下客气,先让我看看病患吧。”进入寝宫,只见病床上的皇室宗亲面色潮红,气息微弱,时不时猛烈咳嗽。林悦立刻上前搭脉,片刻后,心中已有了计较:“陛下,依臣看,宗亲这病是起初风寒未解,入里化热,热邪蕴肺,灼伤肺络,还累及了脾胃,致使运化失常,如今气阴两虚之症愈发明显。需先清热凉血、润肺止咳,稳住病情,再慢慢调理气血,顾护脾胃,兼以滋阴敛汗,补充气阴。”

说完,她打开药箱,取出药材,让侍从煎药。又拿出银针,消毒后,对着病患身上的穴位施针。她选了肺俞、尺泽、鱼际等穴位,手法娴熟,银针轻刺入皮,而后微微捻转,口中还念念有词:“今日未时,气血行于肺经,此时施针,正可调肺气、泻肺热。”随着一针针落下,病患原本急促的呼吸,似乎平稳了些许。

邻国皇帝在一旁看着,紧张又期待,忍不住问:“林医女,这就开始施针啦?这几针下去,能有效果吗?”

林悦一边施针,一边耐心解释:“陛下,针灸之妙,在于激发人体自身气血去对抗病邪。这些穴位关乎肺脏气血运行,刺激它们,能让气血畅通,缓解高热、咳嗽之症。再配合刚煎的药,双管齐下,效果可期。这药里,石膏五十克,量大能强力清热;知母二十克,辅助石膏,增清热之力;侧柏叶、仙鹤草各十五克,凉血止血;川贝母、瓜蒌各十克,润肺化痰;党参、白术、山药各十五克,健脾益胃;麦冬、五味子各十二克,滋阴敛汗、益气生津。待热邪稍退,后续还得调整药方,加入更多调养气血、滋养脏腑之药。”

一番忙碌后,林悦守在床边观察病患反应。几剂药、几次针灸下来,病患的高热渐渐退去,咳血也减少了,呕吐之症也有所缓解,盗汗现象稍有减轻。邻国皇帝大喜过望,对林悦更是尊崇有加,不仅赏赐无数,还召集本国太医,让林悦讲授养生与针灸之道:“林医女,您这医术真是神了!朕盼着您能给朕的太医们也传授传授,让大伙都开开眼界,提升提升医术。”

林悦欣然应允,在邻国太医院开讲。她站在堂前,手持银针与药材,说道:“诸位太医,养生之道,重在日常。饮食上,荤素搭配,五味调和,莫要偏嗜。就拿这眼下的病症来说,若是平日里注重祛湿健脾,也能少些患病风险。再看针灸,《散仙天医神针》里有诸多精妙针法,不同时辰、不同病症,施针皆有讲究……”她一边讲解,一边现场示范,邻国太医们围坐一圈,眼睛都不敢眨一下,不时记录要点。

有太医提问:“林医女,那若是遇上妇人经期腹痛,该如何施针?”林悦答道:“妇人经期腹痛,多因气血不畅、宫寒所致。可选关元、气海、三阴交这几个穴位。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乃元气所藏之处,直刺一寸左右,用补法,可暖宫散寒;气海在脐下一寸半,针刺手法与关元类似;三阴交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穴,能调理气血,平刺五分,行平补平泻之法。施针时间可选在经期前几日,连施三次,可有效缓解疼痛。”

这场跨国医治,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医学交流与知识传播,邻国的医学氛围也因林悦的到来愈发浓厚起来。随着病情好转,皇室宗亲能起身活动了。林悦又根据他的恢复情况,调整了养生方子:“宗亲,您如今恢复得不错,但身子还虚,得好好调养。每日晨起,可用黄芪、枸杞煮水喝,黄芪补气升阳,枸杞滋补肝肾,各取十五克;饮食上,吃些清蒸鱼、山药粥,补养气血,滋养脾胃。午后若是有空,在庭院里散散步,晒晒太阳,活动下筋骨,但别累着。睡前泡泡脚,水里加些艾叶、生姜,温经散寒,助眠安神。”

皇室宗亲一一应下,对林悦感激不已,邻国皇帝更是下令,在全国推行林悦传授的养生之法,让百姓也能受益于这份健康智慧。民间医馆听闻林悦的神奇医术,纷纷邀请她去讲学。林悦也不推辞,在各地医馆分享治病心得与养生诀窍。

在一处民间医馆,挤满了各地赶来的郎中与百姓。林悦说道:“诸位,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就像这常见的咳嗽,不能一味用止咳药。若是风寒咳嗽,得用麻黄、杏仁、甘草这类散寒宣肺之药;风热咳嗽,则需桑叶、菊花、桔梗清热止咳;若是燥咳,沙参、麦冬、梨皮润燥止咳才是正途。”

有百姓问道:“林医女,我家孩子老是积食,不爱吃饭,该咋办?”林悦笑着回答:“孩子积食,可用山楂、神曲、麦芽煮水喝,这三味药能消食化积,各取十克,煮上半碗,饭前给孩子喝,喝几日,胃口就开了。平日里,也别追着孩子喂饭,让他养成定时定量进食的习惯。”

林悦每到一处,都引发热烈反响,她的名声在邻国愈发响亮。与此同时,燕国太医院也没闲着,同僚们依照之前的计划推进各项事务,还把林悦从邻国传回的一些零散经验整理成册。他们遇到难题,就书信与林悦交流。一次,太医院来信说:“林太医,宫中一位贵妃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我们按常规疏肝理气之法用药,效果不佳,您那边有何高见?”林悦回信:“可在原方基础上加些香附、郁金,增强疏肝之力,再配上玫瑰花、代代花,疏肝又养颜,让贵妃心情舒畅,病症自消。”

林悦在邻国的这段时间,不仅治好皇室宗亲,更促进两国医学交融,将燕国先进医术传播出去,也吸纳邻国特色疗法。待她回国时,带着满满当当的异国药材样本、医学笔记,为燕国太医院注入新活力,这场跨国求医之旅,成为医学发展历程中的璀璨篇章,持续造福两国百姓。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悦回国后,燕国太医院针对宫廷侍卫的伤病防治培训正式重启。林悦把在邻国学到的一些外伤处理技巧融入其中,说道:“诸位侍卫,若在执行任务时受了刀伤,伤口浅的,先用清水冲洗,再撒上些三七粉止血;伤口深的,除了止血,还得注意清创,防止感染。这邻国有一种草药,叫金疮草,捣烂外敷,止血生肌效果奇佳,咱们也可以试着引进、培植。”

侍卫们认真学习,不时发问:“林太医,要是被箭射中,箭头留在体内咋办?”林悦严肃道:“那万万不可自行拔出,箭头有倒刺,强拔会造成二次损伤,得尽快回太医院,我们用专业器具,顺着箭的方向小心取出,再行包扎、用药。”培训结束后,侍卫们应对伤病的能力显著提升,太医院也因这些新鲜知识丰富了诊疗手段。

太医院还依据林悦从邻国带回的养生理念,完善宫廷养生体系。以往宫廷冬季取暖多用炭火,空气干燥,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林悦提议:“不妨在炭火盆旁放置水盆,水汽蒸发,能增喉;还可在室内焚烧一些有药用价值的香料,如苍术、艾叶,既能防疫,又能净化空气。”御膳房也跟着调整膳食,推出更多结合两国特色的养生菜品,如用燕国的羊肉搭配邻国的香叶炖煮,风味独特又暖身补气。

邻国那边,受林悦影响,太医院对药材炮制愈发精细。以往只是简单晾晒、研磨,如今学习燕国,注重火候、辅料运用。比如炮制地黄,借鉴燕国方法,加入砂仁、酒蒸制,药效更佳。民间医者也积极钻研针灸,模仿《散仙天医神针》,自制穴位图谱,摸索施针技巧,两国医学交流的涟漪不断向外扩散,在民间生根发芽,培育出更多守护健康的硕果。

在民间医者积极钻研针灸的热潮下,邻国不少城镇自发组织起了“针灸研习会”。每逢集会之日,各地郎中、学徒乃至对医术感兴趣的普通百姓纷纷赶来。会场上,大家或分享施针心得,或现场演示新学针法,气氛热烈非凡。

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郎中,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手中拿着自已绘制的穴位图,说道:“自从听了林医女讲的《散仙天医神针》,我日夜琢磨,发现这手腕上的阳溪穴,平日里咱们用得少,但若是遇上上肢麻木、疼痛之症,配合合谷穴一同针刺,效果出人意料得好。我已试过几例,病人反馈都说麻痛之感消减不少。”说罢,还在一旁年轻人的手臂上轻轻比划着进针角度与深度。

年轻人好奇追问:“爷爷,那进针的时候,要多深才合适?力度咋把控?”老郎中捋捋胡须,耐心解释:“阳溪穴,直刺大概两到三分即可,进针时,手指轻按穴位周边,让皮肤绷紧,针身垂直而入,初觉阻力,便是到了筋膜层,莫要再深刺,以免伤了筋脉。力度嘛,要轻巧平稳,缓缓捻转,待病人有酸胀之感,便是得气了。”周围众人听了,纷纷点头,不少人还掏出小本子记录下来。

林悦在燕国太医院听闻此事,深感欣慰,她觉得知识传播就该如此,生根于民间,才能枝繁叶茂。于是,她特意写了一本简易的《针灸入门解惑录》,把《散仙天医神针》里一些基础针法、穴位搭配,还有施针常见疑问都详细写了进去,让人捎给邻国的“针灸研习会”。研习会收到这份珍贵的资料,如获至宝,众人争相传阅,对针灸的理解又更上一层楼。

燕国这边,宫廷里掀起了一股香料养生的风尚。御花园的角落里,特地开辟出一片区域种植从邻国带回来的各类香料植物,有小茴香、丁香、豆蔻等。宫女们闲暇时,会在太医院学徒的指导下,采摘、晾晒香料,制成香囊。

一位贵妃拿着刚做好的香囊,放在鼻尖轻嗅,满心欢喜地问林悦:“林太医,这香囊里加了这么多香料,真有养生功效?闻着倒是十分舒心。”林悦微笑着回应:“娘娘,这香囊用处可大着呢。小茴香能理气散寒,丁香温中降逆,豆蔻化湿行气,佩戴在身上,既能驱散寒湿之气,又可醒脑提神。夏日蚊虫多的时候,有些香料还能驱蚊防虫,让娘娘免受叮咬之扰。”贵妃听了,更是爱不释手,还吩咐赏赐给各宫的姐妹,一时间,宫廷里处处弥漫着淡雅的香料气息。

太医院也没放过对这些香料药用价值的深度挖掘。林悦带着学徒们在药房里,将不同香料与常见药材搭配,尝试炮制新的药丸、药散。她拿起一味丁香,说道:“丁香气味浓郁,暖胃效果极佳,若与柿蒂配伍,对于呃逆之症有良效。咱们试着制成小丸,方便服用。”学徒们忙不迭地按吩咐操作,研磨、混合、搓丸,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

邻国皇室宗亲彻底康复后,对养生之道越发痴迷。他听闻燕国宫廷的香料养生,特意派人来请教,还送来本国特有的珍稀香料作为交换。林悦热情接待使者,详细介绍:“贵国送来的这龙涎香,可是难得好物,它能活血行气,化痰止咳。若是制成香薰,在睡前点燃,可舒缓心神,助眠安神。”使者听得两眼放光,赶忙记录下来,准备回去复命。

林悦还不忘叮嘱:“不过,香薰之时,要注意通风,切莫在密闭空间长时间使用,以免烟气过浓,引发不适。还有啊,香料虽好,但也因人而异,若是有人对某种香料过敏,接触后皮肤发红、瘙痒,就得立刻停用。”使者感激不已,带着满满的养生知识返回邻国。

随着两国医学、养生交流愈发频繁,商业往来也日益热络。燕国的丝绸、茶叶运往邻国,邻国的特色药材、香料则大量流入燕国。燕国京城的集市上,新开了不少专卖异国药材的铺子,店里琳琅满目摆放着各种新奇玩意儿。

一位老药师在药材铺里,拿着一根形状奇特的药材,向顾客介绍:“这是从邻国来的虫草,滋补肺肾,止血化痰,可是名贵药材。用法多样,炖汤、泡酒皆可,有钱人都爱买回去调养身子。”顾客们围聚过来,好奇地打量着,不时有人询价购买。

太医院也常派人去这些铺子挑选优质药材,补充库存。林悦每次都会叮嘱采购的学徒:“买药材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甄别,像这虫草,要看虫体、色泽光亮,草头短小的才是上品。切莫贪便宜,买了次品,耽误病人病情。”学徒们谨遵教诲,在鱼龙混杂的市场里精挑细选。

教育方面,燕国太医院与邻国太医院达成共识,互派学徒交流学习。燕国选派了几位聪慧机灵、基础扎实的学徒前往邻国,临行前,林悦悉心嘱咐:“你们此去,要虚心学习,把人家的长处都学回来。遇到疑难病症,多观察、多请教,莫要不懂装懂。记得每日写学习笔记,回来咱们还要一起研讨。”

邻国来的学徒也在燕国太医院开启了求学之旅。他们对燕国的针灸铜人十分着迷,每日围着铜人,反复揣摩穴位。一位邻国学徒向同伴感叹:“这铜人做得太精妙了,每个穴位标注得清清楚楚,比咱们平日里看图谱直观多了。在这儿学习,肯定能精进不少。”

太医院还专门为两国学徒组织了联合病案研讨。拿出一些两国都曾棘手的病案,让大家各抒已见。有一份病案是关于小儿惊厥反复发作的,燕国学徒率先发言:“小儿惊厥,多因外感风热,或是受惊所致。我们燕国常用钩藤、蝉蜕清热平肝、息风定惊,再配上牛黄清心开窍。”邻国学徒也不示弱:“我们那儿,还会加用一些当地的安神草药,像紫石英,镇心安神,稳固心神,防止惊厥再发。”双方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碰撞间,新的诊疗思路逐渐成型,为攻克这类疑难病症增添了希望。

两国的医者们还不满足于现有的交流成果,他们渴望一场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医学峰会。在双方皇室的支持下,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燕国皇帝特意拨出专款,修建一座宏伟的医学交流馆,作为峰会举办之地。邻国皇帝则号召全国名医踊跃参与,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疑难病症案例,准备在峰会上切磋研讨。

林悦作为这场交流的关键人物,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她既要审核各国提交的病案资料,又要组织燕国太医准备发言内容。她对着几位资深太医说:“这次峰会,关乎两国医学未来走向,咱们得把最精华的东西展示出来,也要从人家那儿学到最顶尖的技术。病案资料一定要详实准确,讲解要通俗易懂,让大家都能受益。”

终于,医学峰会盛大开幕。各国名医齐聚一堂,馆内座无虚席。开场便是一场关于疑难杂症“消渴症”的研讨,燕国太医详细阐述了从饮食调控、针灸辅助到药物治疗的综合方案,邻国太医则分享了在民间收集的一些特效草药方,现场气氛热烈,提问声、讨论声此起彼伏。这场峰会持续了数日,每一天都有新的知识、理念诞生,如同火种,撒向两国广袤的医学大地,孕育出无数守护生命健康的希望之苗,让医学发展在交流融合中迈向更为辉煌的明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