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各位陪审员,大多数不太清楚陪审员的职责。
找到真凶,这是警察的工作。
陪审员就是根据现有的证据,来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罪名成立!
分工就是这样的,但却依旧有人不理解。
在四号陪审员哑火后,六号陪审员开口:“谁?还有可能杀了这个父亲呢?”
“如果非这么问的话啊,那太多了!”
这个问题,多少跟陪审员们有些关系,八号陪审员只好耐着性子分析起来:“您想呀,他生父什么人?”
“十几年前离婚以后,居然能把孩子给抛弃了!”
“自已后来进过一次大牢,同时是个酒鬼、赌徒,欠钱打架,这是常事!”
“您说他这种人,他得有多少仇家?”
死者的社会背景复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从刑侦的角度上来分析,这些推论也是有可能出现的。
但在场的一些人,根本就难以接受这样的推断。
十号第一时间提出质疑:“你这就属于生拉硬拽了!”
“我刚才就是在说这件事,我不认为这种思维是对的,我只是在回答这位先生提出的问题!”
“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考虑问题的方式!”
从一开始,八号陪审员就很抵制这种关系犯罪论!
只因为富二代最近跟他生父吵了几架,就来以此断定他有行凶的动机。
只不过,眼下的说法是在回答四号、六号等人的疑惑而已。
很显然,十号压根就没有听懂!
自讨没趣的十号,面子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一扬手,骂骂咧咧起来:“都把自已当成法官了!”
“你就回答我这个问题,楼下那老头他亲耳听见,楼上爷俩吵起来了,那个富二代扯着脖子嚷嚷我要杀了你!”
“一秒钟之后,老头儿听见楼上有人倒地上了,而且老头亲眼看见那富二代从楼上冲下来,跑出门去了!”
“你给我们解释解释,分析分析!这说明了神马!”
紧接着十号之后,三号也腾的站起身来,叫嚷着让八号给出解释。
对于这种胡搅蛮缠、不可理喻的家伙,八号是打心眼里不齿为伍的。
但碍于规则,现在只能跟他同桌而论!
压抑着心中的愤懑,将桌子上的匕首拿回手里摆弄着。
等到三号说完,这才开口:“一个老人,隔着一个天花板,他能听清楚多少?会不会清楚到一字不差?”
“楼上的窗户是开着的!”
“不光他那个窗户上开着的,楼上楼下他都是开着的!”
“这两家没有空调,这你记得吧?”
站起身在桌边走来走去,三号补充说明了案发现场的环境。
八号听完并没有反驳,但却强调:“可是声音是从另外一个房间传过来的,不大容易辨认,尤其是喊叫的声音!”
“可是老人说,他清清楚楚听到了叫喊的声音!”
一直没有介入探讨的一号陪审员,此时也发表了自已的看法。
有了团长的支持,三号瞬间来劲:“听见没有!”
“老人经常听到楼上有争吵声,那么这一天,他同样听到了,他就会习惯性的认为,是这个富二代,而跟他对吵的一定是他的生父!”
“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
八号一直都在想着案子中出现的各种可能性,但在场大多数人却认为没有那么多所谓的小概率事件。
“我们家楼上,就住着一女孩儿!”
“大半夜的,穿着高跟鞋在屋里头走溜儿!”
“哏嘎的,那声大极了!”
“我不瞒你说,就连她脱鞋上炕,俩人办那事儿,那我都能听的是一清二楚!”
三号用生活中遭遇过的真实案例来反驳,八号并没有反驳他,这种事也是客观存在的。
案发现场楼下的老头,就好像薛定谔的猫一样。
谁也叫不准,他到底是听到了、听清了,还是听到了、没听清。
而这时,四号站在专业角度上,开始分析起了眼下的情况:“我是搞房地产的!”
“建筑材料对于声音的阻隔,主要区别在于这个预制板和浇筑。”
“现在的这些建筑,主要是浇筑,我看了一下那个录像,那个老人住的小区,应该是八十年代中建的……”
“你说的都还是听!那老头他看见了!”
“那老头不但听见了,他还看见了!”
四号专业性的分析还没有说完,对面的十号陪审员再次插话,气呼呼的他,将笔摔在了桌上。
“不光那老头看见了,对面那女的也看见了!”
回旋镖来的猝不及防,十号话没说完,十二号就紧忙将另一个重要的证人搬了出来!
实际上,也正是因为有这两位证人的言之凿凿。
才会一开始就让这么多人投有罪!
……
【你们看四号那幽怨的小眼神,心疼一秒钟!】
【这十号真是专业插话运动员,太没有素质了。】
【不过说实话,我家应该就是预制板楼,我能证明三号说的是真的!】
【充分说明,只要你口才好,事实真相根本就不重要!】
【屁的口才,不过就是没有家教的插话,最没礼貌了这种人!】
【不过,两位证人都看到了,这案子其实真就没什么好讨论的了吧?】
【两个证人,数量上还是少了一些,毕竟这是死刑的罪,审判会非常严格、谨慎的!】
【没错,这在现实中也是,毕竟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命案必破,程序严谨这是基本的要求。】
【对的,而且这两个证人说的话,也未必就是对的!
就拿这老头为例吧,我觉得他在主观上肯定是厌烦楼上的穷爸爸,还有那个富二代的。
道理也很简单,他们隔三差五的吵来吵去,真的影响老人家休息。
万一出于厌恶,他故意给出伪证呢?】
【你这种人也太阴暗了吧?
人命关天的大事,谁敢在警察同志面前说谎呀?
伪造证据,也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得了吧,老人变坏了,这种事你在现实中没遇到过?没见到过?】
比赛第二天结束,林洛已经洗洗睡了。
但在直播间公屏上,对于这件看似不复杂案情的讨论,却甚嚣尘上!
相较于之前的《误杀》,这十二公民中的案件更加贴近观众们的生活。
有代入感,才会引起广泛的讨论。
甚至,这话题在网络上已经跨圈,引来了不少司法界大咖的兴趣。
这样的案件,在过去的司法实践中也并不新鲜。
很多专业人士,给出了自已的看法。
但绝大多数,都在支持着八号的言行。
话题出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比赛才进行到第二天结束,林洛的票数就已经突破过了五百万张,遥遥领先!
第三天清晨,燕都下起了大雨!
大雨落地,很快就变成了冰!
临近年底,晚秋初冬交替的时候,天气也变得冷了起来。
林洛早上是被冻醒的。
哆哆嗦嗦在空调、暖气的双重加持下,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