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暗涌
嘉靖暗涌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嘉靖暗涌 > 第10章 龙江帆影藏蠹奸

第10章 龙江帆影藏蠹奸

加入书架
书名:
嘉靖暗涌
作者:
墙内佳人笑
本章字数:
2368
更新时间:
2025-07-08

晨雾锁江,龙江关巨大的闸口在灰蒙蒙的天色中如同巨兽的咽喉。这里是长江下游的黄金水道节点,南来北往的商船在此汇聚,接受朝廷市舶司的查验和征税——“抽分”。高大的关楼矗立岸边,旌旗招展,身着号衣的税吏胥卒手持丈杆、算盘,吆五喝六,一派繁忙景象。空气中混杂着江水腥气、货物霉味以及一种隐秘的、铜锈般的权力气息。

雷珩换上了一身半旧的靛蓝棉布首裰,头上戴了顶遮阳挡雨的范阳笠,扮作一个寻常的码头帮闲,混迹在等待过关的商船脚夫、小贩中间。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扫视着每一艘靠岸的船只:船型、吃水线、帆索状态、装卸货物的种类和速度,以及税吏登船查验时的神情动作。

一连十日,风雨无阻。他随身带着一个自制的小本,用炭笔飞快地记录着:

“辰时三刻,苏松细缎船‘瑞祥号’,报验细缎一百匹。观其吃水,远超百匹之载。卸货时瞥见内舱堆积,暗格密布,实载量约三百匹。税吏张二登船,抽分只按一百匹计,得缎十匹。下船时袖囊鼓胀,与船主相视一笑。”

“午时,闽海糖船‘福泰昌’,报红糖五百石。然船身吃水甚浅,水手神色紧张。税吏王五登船,草草查验,按五百石抽分五十石。船离岸后,见其于下游僻静处卸下压舱石,露出上层空舱,实为夹带私盐之伪糖船!”

“未时,江西瓷船‘昌江号’,报验青花大碗两千件。税吏李西登船,以‘破损’为由,强扣精品三百件充税,实则中饱私囊…”

海量的数据在雷珩脑中汇聚、碰撞、分析。现代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思维,在这古老的税收现场找到了残酷的注脚。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些规律:不同税吏对不同地域、不同背景商船的“关照”程度;特定货物(如苏松细缎、闽粤糖货)的瞒报比例;胥吏分赃的层级和大致比例。

第十日黄昏,当最后一艘满载湖广稻米的漕船在税吏心不在焉的盘查下顺利过关后,雷珩合上了小本。江风带着深秋的寒意吹拂着他额前的碎发。他站起身,望着暮色中依旧繁忙却充满无形黑幕的龙江关,一股郁愤之气在胸中激荡。

货堆后,雷珩以炭笔在《南畿货殖志》夹页描摹船影。丈杆刻度、吃水线痕、帆索承重,皆化作细密批注。江风送来两个胥吏私语:

“周扒皮照例抽七成...上月为冯御史查账沉江的三艘粮船,泡还没散净呢...”

关楼骤起骂声。周世臣将账册砸向王瘸子面门:“昌江号青花缠枝莲纹碗两千件,账上怎登作三千?”

“是...是李公公侄少爷前夜取走百件,”王瘸子跪地战栗,旧伤腿渗出脓血,“说仁寿宫张太后寿辰需贡‘喜鹊登梅’式样...”

雷珩笔锋一顿。仁寿宫三字如针,刺透重重黑幕。远处漕船正卸下辽东貂皮,补丁棉袄的苦力在胥吏皮鞭下蹒跚如蚁。

一首《抽分叹》脱口而出:

“龙江津口帆蔽天,

官鹄私鹞共翩跹。

十船报一寻常事,

胥吏笑纳买命钱。

算尽锱铢分赃律,

剥皮抽髓血痕鲜。

君看关楼旌旗猎,

尽是民膏染红胭!”

吟罢,他用力将手中的枯枝折断,掷入滔滔江水之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