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局一万特种兵
明末开局一万特种兵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开局一万特种兵 > 第33章:变法铁军:九把钢刀,犁庭扫穴

第33章:变法铁军:九把钢刀,犁庭扫穴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开局一万特种兵
作者:
追逐梦的天影
本章字数:
5272
更新时间:
2025-07-08

承天门外铁甲森森的寒光尚未在朝臣心头散去,新政的犁铧便己带着呼啸的罡风,狠狠犁向大明帝国板结数百年的土地。阻力,如同深埋地底的顽石,坚硬而遍布;而推动犁铚的力量,则是皇帝十年磨砺的刀锋、獠牙与铁拳。

九道军令,九位虎将,九支由辽东血火淬炼出的百战精锐,如同九把淬火的钢刀,带着皇帝赋予的生杀大权,狠狠楔入帝国最要害也最顽固的肌体。他们的行动,是新政最首接、最暴力的保障。

* **山东·兖州·曲阜孔府外:周遇吉的“圣裔之劫”**

旌旗猎猎,兵甲如林。周遇吉一身玄甲,端坐马上,冷眼看着眼前这号称“天下文枢”的庞大府邸。孔府大门紧闭,朱漆高门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目的光,门楣上“圣人之家”的匾额透着千年沉淀的威严。数百孔府家丁、佃户手持棍棒农具,在管事带领下,堵在门前,怒视着军容整肃的明军。

“周总兵!此乃圣人府邸,衍圣公府!田亩乃历代帝王钦赐,关乎圣人祭祀,岂容凡俗军伍丈量?尔等如此,不怕玷污圣灵,为天下士林共诛吗?!”孔府管事孔继贤须发戟张,声音因激动而尖利。

周遇吉面无表情,缓缓从马鞍旁取出一卷厚厚的文书,随手丢给身旁亲兵。亲兵展开,高声诵读:

“孔府管事孔继贤,天启三年,侵夺民田三百七十二亩,逼死佃户王老实一家三口!”

“孔府执事孔繁礼,天启五年,勾结曲阜县令,隐匿孔府名下田亩五千余亩,偷逃税赋!”

“衍圣公孔胤植幼子孔兴燮,弘光八年,强抢民女三人,致一人投井自尽,贿赂有司,不了了之!”

……

一条条罪状,触目惊心,时间、地点、人证俱全!正是厂卫十年积累的“厚礼”!

孔继贤脸色瞬间煞白,冷汗涔涔而下,堵门的家丁佃户也骚动起来,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惊疑和愤怒。

“圣人之家?”周遇吉终于开口,声音冷得像塞外的寒风,“藏污纳垢,鱼肉乡里,侵田夺产,草菅人命!这就是尔等守护的圣人之道?!”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刀,刀锋首指孔府大门,声如雷霆:

“本将奉旨清丈天下田亩!敢阻者,以谋逆论!三族发配辽东!给本将——撞开!”

“轰!”沉重的撞木在军士号子声中狠狠砸向朱漆大门!木屑纷飞!孔继贤绝望地嘶喊被淹没在撞门声和士兵的怒吼中。孔府这尊被供奉了千年的神像,在新政的铁拳和厂卫的罪证面前,轰然倒塌。周遇吉策马而入,目光扫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府邸深处,冷冷道:“清丈!一寸土地不许遗漏!衍圣公?让他去陛下面前讲他的圣人道理!”

* **河南·开封·周王府前:孙应元的“宗室之鞭”**

周王府邸,飞檐斗拱,气派非凡。王府长史朱孝纯带着一群王府护卫,死死堵住大门,色厉内荏地对着门外列阵的明军高喊:

“孙总兵!此乃太祖高皇帝钦封周藩!王府田亩皆属皇产,自有内府管辖!尔等外臣,焉敢僭越?速速退去,免伤和气!”

孙应元骑在马上,盔甲下的面容如同石刻。他身边,站着一位身着飞鱼服、面色阴鸷的锦衣卫千户——正是北镇抚司的许显纯!

“皇产?”孙应元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新政,士绅一体纳粮,宗室岂能例外?朱长史,”他目光如电,刺向朱孝纯,“你口口声声皇产内府,那天启七年,周王府侵占黄河退滩淤地三千顷,可有内府文书?天启九年,王府强买洛阳城外民田八百顷,逼死原主刘大善人,此等‘皇产’,从何而来?”

朱孝纯冷汗瞬间湿透后背:“你…你血口喷人!”

许显纯阴恻恻一笑,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一叠按满手印的诉状和几份泛黄的田契抄本:“朱长史,要不要本官把苦主和当年经办此事的王府庄头,请来与你当面对质?哦,对了,那庄头己在北镇抚司‘招供’得清清楚楚了。”他特意加重了“招供”二字。

朱孝纯面如死灰,身体摇摇欲坠。王府护卫们也面面相觑,气势顿消。

孙应元不再废话,马鞭一指:“奉旨办差!清丈王府所有田庄!敢有阻拦者,视同谋逆!许千户,有劳你的人,盯着点,别让王府的‘账册’走了水!”

许显纯狞笑:“孙总兵放心,北镇抚司的兄弟,最擅长的就是看管‘要紧’东西!”一队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缇骑,紧跟着孙应元的士兵,如潮水般涌入这座曾象征无上尊荣的藩王府邸。孙应元策马立于门前,看着王府深处隐约传来的哭喊和呵斥声,眼神冰冷:“这鞭子,抽的就是你们这些吸食民脂民膏的蠹虫!”

* **江南·苏州府衙:曹文诏的“银元之辩”**

苏州府衙大堂,气氛凝重。十几位身着绫罗绸缎、气度不凡的江南巨贾被“请”了来。上首坐着面色沉肃的曹文诏,旁边是户部派来推行银元的官员和西厂理刑百户高时明。

“曹将军,诸位大人,”为首的盐商总纲沈万金(化名)拱手,面带愁容,“非是我等不愿用新银元。实乃新币初行,市面尚未认可。百姓疑虑,商铺拒收。若强行推行,恐扰民生计,有负圣恩啊!况且,各地银钱成色、兑换比例不一,骤然统一,恐生混乱……”

其余商人纷纷附和,言辞恳切,忧国忧民之态溢于言表。

曹文诏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脸上看不出喜怒。高时明却眯起了眼睛,嘴角噙着一丝冷笑。

“沈总纲,”曹文诏缓缓开口,“本将是个粗人,不懂你们那些弯弯绕绕。只知道陛下圣旨煌煌:推行一元银币,利国利民。至于百姓疑虑?”他忽然提高声调,带着辽东边军特有的彪悍气息,“本将两万铁甲就在城外!谁敢拒收陛下钦定的银元,就是抗旨!本将的刀,认得他是巨贾,认不得他抗旨!”

沈万金等人脸色一变。

高时明适时地阴声补充道:“沈总纲,听说贵号上月刚从海外回来三条大船?船上除了生丝、茶叶,好像还有些……不太方便入关的东西?要不要本官请西厂的番役,帮您‘仔细’查验查验?还有,贵府三公子在秦淮河包养的那位名妓‘赛貂蝉’,啧啧,每月开销不小吧?不知贵号账面上,这笔风流债记在哪一栏了?”

沈万金额角青筋暴跳,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高时明的话,句句戳在他的死穴上!走私、账目、儿子的荒唐事……这些把柄捏在厂卫手里,随时能让他万劫不复!

“高……高大人说笑了!”沈万金强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陛下推行新币,实乃利国利民之善政!沈某……沈某回去定当约束各商号,全力配合!谁敢拒收银元,沈某第一个不答应!”他转向曹文诏,躬身道:“曹将军虎威,沈某佩服!江南商界,定当鼎力支持新政!”

看着一众商人灰溜溜又惶恐不安地退下,曹文诏哼了一声,对高时明道:“高百户,你们西厂这些弯弯绕,有时候比本将的刀还好使。”

高时明皮笑肉不笑:“将军的刀是明晃晃的震慑,下官这些不过是些见不得光的小手段,都是为陛下办差罢了。银子嘛,还是得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出来,流通起来才叫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