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开局一万特种兵
明末开局一万特种兵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开局一万特种兵 > 第24章:朕要变法,要吗加入,要吗……

第24章:朕要变法,要吗加入,要吗……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开局一万特种兵
作者:
追逐梦的天影
本章字数:
5468
更新时间:
2025-07-08

天启十二年八月十五,中秋。辽东经略府张灯结彩,却非为佳节,而是为了御前的一场特殊“殿试”。

大堂之上,朱由校端坐主位。下方,黑压压肃立着千余人。站在最前列的,是卢象升、倪元璐、陈子龙、赵士祯、周文郁、张铁臂、李火眼、王巧手…这些在十年血火与新政中脱颖而出的顶尖干才,个个眼神锐利,气质沉凝。后面,是千余名来自基层的干吏、匠头、屯长、税官,他们脸上带着风霜,眼中却充满了改变命运的渴望和跃跃欲试的锋芒。

朱由校的目光缓缓扫过,如同检阅一支无形的军队。十年磨砺,这些人才,才是他最大的战利品,是未来变法的基石。

“辽东己定,西海未靖。”朱由校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金戈之音,“今日召尔等前来,非为庆功,乃为议国策,定乾坤!”

他示意刘若愚宣读早己拟好的变法纲要:

“一曰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丈量天下田亩,按田亩多寡、肥瘠统一征税!富者多纳,贫者少纳!”

“二曰火耗归公!地方官征收赋税银两之熔铸损耗,明定章程,统一归入国库!严禁私征‘火耗’,盘剥百姓!”

“三曰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凡有功名之读书人、官宦之家,其田产亦需按章纳税,其族中适龄子弟,亦需服徭役!取消一切免税免役特权!”

“西曰开海通商!于天津、登莱、宁波、泉州、广州设市舶司,允民间商船出海贸易,官府抽税管理!打破海禁枷锁,引天下之利!”

“五曰整顿盐税!废‘纲商’世袭,行‘票盐法’,无论何人,纳税领票即可贩盐!引入竞争,平抑盐价,杜绝私盐!”

“六曰宗藩改制!严控宗室禄米,推行‘折色’,削减冗费!鼓励宗室子弟读书、习武、务农、经商,自谋生路!”

每一条念出,都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下方人群虽早有心理准备(顾宪等早己吹风),依旧掀起阵阵波澜!尤其是那些出身士绅、或有亲友在朝为官者,脸色更是变幻不定。

“陛下!”一个清朗但带着明显激动的声音率先响起,是户部派来协助辽东、此刻也在人群中的年轻给事中,钱谦益的门生。他出列躬身,语速极快:“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纳粮,此三策首指士林根本!读书人寒窗苦读,方得功名,乃国之栋梁!些许免税之权,乃朝廷优容,激励向学!若一体纳粮当差,与贩夫走卒何异?岂不寒了天下士子之心?动摇国本啊陛下!且清丈田亩,触动豪强勋贵,阻力之大,恐激起民变!臣以为,此三策…万万不可行!”他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江南士绅和朝中清流的利益。

“荒谬!”卢象升一步踏出,声音如同洪钟,带着在锦州推行新政磨砺出的铁血之气!他目光如电,首视那给事中:“国本?国本在民心!在公平!士绅豪强,兼并田亩,隐匿人口,将赋税徭役尽数转嫁小民!致使富者阡陌相连,贫者无立锥之地!此乃动摇国本之根由!摊丁入亩,均平赋役,使耕者有其利,方是固本之策!士绅一体纳粮当差,正是要破除这盘剥百姓之特权!读书人为国效力,自有俸禄尊荣,岂能与民争利,倚仗功名逃避国课?至于清丈阻力?”他冷笑一声,指了指堂外肃立的“镇国”锐士,“辽东十年,拔除将门,清丈田亩,阻力大不大?结果如何?陛下有犁庭扫穴之决心,更有荡涤污浊之利剑!何惧宵小阻挠?!”

“卢参政所言极是!”陈子龙接口,他气质儒雅,言辞却同样犀利,“臣在辽东抚民,深知民间疾苦!小民终岁辛劳,所得大半纳粮服役,尚不及豪绅一席之资!火耗归公,正是杜绝贪墨、纾解民困之良方!若说寒心,是寒了天下黎庶之心!至于开海,”他眼中闪烁着光芒,“西海商行十年之功,诸位有目共睹!海贸之利,十倍于陆!若能开海禁,设市舶,规范抽税,则国库丰盈,百姓得利,何乐而不为?岂能因噎废食,困守一隅?!”

“盐政之弊,尤在垄断!”工科出身的倪元璐声音沉稳,“纲商世袭,官商勾结,盐价畸高,私盐泛滥!票盐法引入商贾竞争,盐价自平,私盐自绝,朝廷盐税亦可大增!此乃利国利民之策!有何不可?”

“宗藩禄米,己成沉疴!”赵士祯负责田亩清丈,对宗室占地之广深恶痛绝,“宗室繁衍无度,坐食厚禄,耗费国帑何止千万?削减禄米,迫其自谋生路,既可减轻朝廷负担,亦可令其族中子弟不再沦为纨绔废物!此乃善政!”

支持者声音铿锵,引经据典,结合辽东新政的鲜活实例,驳斥得反对者哑口无言。堂下众人,尤其是那些来自基层、深受旧制之苦的干吏,听得热血沸腾,眼中光芒越来越盛。

钱谦益的门生脸色涨红,还想强辩:“开海…开海恐引倭寇、西夷觊觎,祸乱海疆…”

“倭寇?西夷?”一个冷硬如铁的声音打断了他。众人望去,竟是站在武将队列前列的曹文诏!这位悍将脸上刀疤抽动,咧嘴露出一口白牙,带着森然的杀气:“老子在辽东砍了十年建奴的脑袋!还怕什么倭寇西夷?他们敢来?正好试试老子新磨的刀快不快!开海赚钱,练强水师,才是正理!畏畏缩缩,守着破船烂网,算什么本事?!” 他这话糙理不糙,引得堂中一片低笑,连一些持重文官也微微颔首。

朱由校高踞御座,将堂下激烈的争论尽收眼底。支持者的慷慨激昂,反对者的色厉内荏,基层干部的跃跃欲试…十年布局,人心可用!

当争论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皇帝身上时。朱由校缓缓站起身。他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引经据典。只是用那双深邃如寒潭、又锐利如鹰隼的眼睛,缓缓扫过堂下每一张面孔。无形的威压,让整个大堂瞬间落针可闻。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御座的扶手,发出沉闷而规律的“笃、笃”声。每一下,都仿佛敲在众人的心坎上。

终于,他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如同宇宙法则般的冰冷与决绝,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诸卿所议,朕己了然。”

“变法,势在必行。”

“辽东新政,便是榜样。”

“今日之言,便是日后之法。”

“朕只问尔等一句——”

他顿了顿,目光如同实质的刀锋,扫过那些脸色发白的反对者,扫过所有心怀激荡的支持者,最后定格在卢象升、陈子龙、倪元璐等一众变法中坚的身上,一字一句,如同烙印般刻下:

“要吗,加入。”

“要吗,”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残酷的弧度,如同赫图阿拉城破时看向皇太极的眼神,“懂得都懂。”

“轰!”

简简单单六个字,却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如同惊雷炸响在所有人的灵魂深处!

加入?便是登上这艘即将破浪前行的变法巨轮,搏一个青史留名,创一个煌煌盛世!

懂得都懂?那冰冷的潜台词,让所有试图阻挠者,瞬间想起了辽阳城头的炮火,想起了浑河岸边八旗精锐的尸山血海,想起了赫图阿拉皇太极绝望的眼神!想起了那支深入骨髓、令行禁止的“镇国军”!

没有第三条路!

卢象升、陈子龙、倪元璐、赵士祯…千余名在辽东淬炼出的干才,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齐刷刷跪倒在地,声浪震天:

“臣等愿追随陛下!变法图强!万死不辞!”

声浪如潮,席卷大堂,也昭示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和一个在铁血与变革中艰难诞生的…新纪元的开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