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生1983
碧海潮生1983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碧海潮生1983 > 第6章 锅里的油香与门边的笑容

第6章 锅里的油香与门边的笑容

加入书架
书名:
碧海潮生1983
作者:
介门虫先生
本章字数:
7326
更新时间:
2025-07-07

晨光驱散了海雾,也照亮了破屋里新添的几样“家当”。墙角灰黄的米袋还剩下小半袋,一捆暗绿色的海带散发出独有的咸鲜气息,挂在灶台旁通风的木楔子上晾着。一个缺口的粗陶碗里,五个微微透粉的土鸡蛋正安静地卧在干稻草上。

叶辰蹲在灶前,小心翼翼地拨弄着火塘里半熄的木炭余烬。他用木棍扒拉出几块边缘还泛着橘红的火炭,摊在灶膛口灰白的草木灰上。然后拿起一片洗干净的瓦片当小锅,倒了浅浅一层昨天新买的灰黄色菜籽油——劣质,杂质不少,但这是货真价实用粮票换来的油!

瓦片在炭火的舔舐下微微温热起来,油面冒起细小的泡泡,一股久违的、带着生腥气的油香,开始在冰冷的空气里弥漫开。这味道,在前世可能被嫌弃,现在却是幸福的信号。

他从那堆早上新摸回来的小杂螺里,挑出七八颗个头略大的石螺和芝麻螺。虽然肉少,但胜在新鲜。放在瓦片油里快速扒拉几下,螺壳立刻发出“噼啪”轻响,表面染上油亮的酱色。一股极简版的海鲜爆油香气猛地炸开,霸道地充盈了整个破屋!

“滋啦!”

紧接着,他拿起一个鸡蛋,在灶台边角轻轻一磕,金黄色的蛋液滑溜地淌进滚热的油窝里!瞬间凝结,膨胀,边缘泛起的焦边!

海螺的鲜味、土鸡蛋浓郁得不像话的油脂香、还有那劣质菜籽油特有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股朴实又充满诱惑的丰腴香气!伴随着“滋滋”的煎蛋声,像只无形的手,猛地攫住了门外刚巧路过的一道纤细身影的注意力。

李阿香正端着个破木盆,里面装着几件刚洗完的旧衣服,打算去屋后晾晒。她脚步轻快了些,脸颊上似乎也透出一点活泛的气息。昨夜叶辰给的腌蛏子,婆婆和她就着稀粥,都说“味道咸香得很,有嚼头”,是难得的改善。

这股猛烈的香气让她不由得停在院口,下意识地朝着叶辰那敞着门(通风去烟)的破屋望去。

只见昏暗的灶口前,豆大的油灯将蹲在那里的叶辰背影拉得很长。烟气缭绕中,他正用一截树枝做的筷子,小心翼翼地将瓦片上的煎蛋翻面,动作还有些笨拙。旁边油锅里滚过油的杂螺鲜红。尽管穿着破旧的单衣,侧影在跳跃的橘红火光映照下,却透着一种与这贫寒茅屋不甚相符的……富足安稳气息?是锅里那真实翻滚的食物香气带来的错觉?还是此刻他身上那种有了米下锅、有了油爆香的笃定感?

李阿香看着那焦边泛起的煎蛋,再想想昨晚叶辰塞过来的腌蛏子肉,心口微微发暖。这叶辰……似乎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了。不仅运气好,心也好。昨天的大黄鱼和蛏王卖了好价钱,也没见他张扬,闷声买了米油盐,今天锅里就能煎蛋了……日子,是真的一点点熬出头了?

“阿香姐?”叶辰听到门口的动静,转过身,看到了端着木盆的李阿香。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眼底却没了之前的死寂或惊恐,只带着一点被烟火熏染过的平常神色。

“哎……哎!”李阿香被叫了一声,脸颊微烫,像是偷看被当场抓住。她赶紧低头,又忍不住飞快地抬眼瞥了下瓦片里的煎蛋和螺肉,小声说:“在……做早饭?闻着好香……”声音里带着一丝真诚的羡慕和羞赧。

“嗯,简单弄点。”叶辰点点头,用树枝筷子戳了戳煎蛋,确认熟了,才捞出来放在旁边洗干净的破贝壳(当碟子)上。金黄油亮的煎蛋躺在深色的螺肉旁边,色彩

李阿香眼神亮了一下,随即又飞快低下头,看着自己木盆里的湿衣服:“那……那你吃……我去晾衣服了!”她说完,不再停留,匆匆绕过院子,去了屋后。脚步声带着点微妙的轻快。

叶辰收回目光,拿起滚烫的煎蛋和油螺。蛋香浓郁,螺肉紧实Q弹有嚼劲。几滴珍贵的酱油(昨天买了盐剩下的几毛零钱买的酱油膏兑水)点上去,滋味更是鲜美。他珍惜地一口一口吃着。腹中的温暖真实驱散了所有寒意。

赚钱,吃饱肚子,这才是硬道理。吃饱了,人才有精气神。有精气神了,日子才有盼头。 看着锅里还剩一点点底油,叶辰琢磨着中午得再去滩上转转,这两天运气不错,争取再凑点能值钱的海货,换点粗粮。

上午退潮时间略晚。叶辰依旧去“鬼见愁”外围,但避开了昨天被张海柱堵上的那片礁石。他在几处岩石缝隙和水流交汇、相对平缓的浅沙坑仔细搜寻。今天运气不爆棚,没有大鱼,也没撞上蛏子窝。倒是凭借细致的观察,在一大片看似普通的礁石根部青苔和海藻覆盖处,发现了好几丛吸附着的龟足(也叫佛手贝),以及一小片生长在湿泥和细沙混合处的沙蚕(海蚯蚓)。

龟足模样奇特,外壳灰黑坚硬,爪状肉质部分躲在缝隙里。沙蚕则是细长红褐色,在泥里钻行。这两种东西,在供销社收购单上属于比较冷门但特定时间能卖上价的“稀罕物”,尤其城里有些讲究口味的人就爱这一口。

收获量不大,龟足只有一小捧,沙蚕十几条。但叶辰还是小心分开装好。龟足怕脱水,用小片海草裹着,连同一小把早上没炒的杂螺放进脸盆底部浸着点海水。沙蚕放在小破布袋里,挂在腰间。

晌午的集市开始热闹起来。叶辰没去昨天的角落,而是混在几个卖杂货的老渔民旁边。他把装龟足的小破布包打开一角,让那些灰黑爪状、模样古怪的“佛手”露出来。沙蚕没首接摆,只摆了几颗油螺当“门面”。

果然,物以稀为贵。等了好一会儿,昨天在供销社窗口嗑瓜子拉长脸的妇女(供销社员工)来买腌菜时瞥见了。

“咦?佛手螺?这东西不多见了啊!”她停下脚步,多看了两眼。叶辰这龟足虽然量少,但个头,看起来很新鲜。

“上午刚退潮抓的几棵,新鲜的。”叶辰立刻回应,语气平和。

“……啥价?供销社代收点,价可不高。”妇女试探问。

叶辰心里有数,这类东西供销社定价随行就市,浮动大。他也没开高价:“婶子看着给点添头,混个盐巴钱就行。”他指了指龟足旁边的几颗油螺和藏在布袋里的沙蚕,“搭点这个,换点粗粮?”

一番不算激烈的讨价还价。龟足加上那些螺和沙蚕,最终换到了小半斤红薯干(供销社粗粮折抵)、半块老姜(驱寒)、一小块腌萝卜干。

拿着小半袋磨牙的红薯干和一小块萝卜干往回走,叶辰心里没什么失落。龟足和沙蚕毕竟是添头,能换到也算额外收益。米袋里还有存货,饿不着。怀里半块老姜暖烘烘的,腌萝卜干的咸香气首钻鼻孔,也算改善口味了。

刚走到村口磨盘边,就见村花许慧慧穿着件崭新的、水蓝色的确良衬衫(在村里很是打眼),和两个差不多年纪的姑娘凑在一起看供销社新摆出来的几块花布。她眼尖,远远瞥见叶辰从集市方向走来,肩上扛着(装着东西的破布袋)、怀里还抱着点什么。

她眼睛一亮,推开同伴小声道:“等等!”然后几步迎上叶辰,清脆的声音带着点娇憨的好奇:

“叶辰?赶海回来啦?今天弄到什么好东西啦?”她目光扫过他肩头的布口袋和怀里露出半截的红薯干袋子,最后落在他裤脚沾的泥巴上,“哎呀,看你身上湿的,又跑滩上去了?”

说着,还下意识地挺了挺胸脯,崭新的的确良衬衫在阳光下微微反光,衬托出少女姣好的身段。脸蛋白净,红唇轻启,一双大眼睛水汪汪地看着叶辰,带着点对“赶海好手”独有的好奇和……一点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叶辰脚步没停,语气平常:“嗯,弄了几个螺贝。”他举了举怀里揣着的红薯干袋子,“换了点红薯干。”

看到许慧慧凑近时身上淡淡的雪花膏香气,他稍稍退了半步,避开那股味道,继续往前走。对这位支书侄女的好奇心,他只当是她对集市热闹的天然关注。村里吃饱饭、稍微有点家底的姑娘,眼光自然高,他这副刚从滩涂上下来的样子,自己都觉得够呛。

许慧慧见他没有停下多聊的意思,特别是那退后半步的动作,让她脸上那点刚刚漾开的笑容僵了一下,一丝尴尬飞快地掠过眼底。她嘟了嘟嘴,但也没再追上去,看着叶辰依旧沾着泥点但步伐沉稳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拐角。旁边的女伴捂嘴笑着打趣:“慧慧,人家忙着挣钱呢,哪顾得上陪你说话。”许慧慧轻哼一声,扭过头去看花布,脸颊却微微有些发烫。

推开家门,把红薯干倒进装粗粮的破瓦罐里。萝卜干和姜放在灶台上。

滩涂小账(十二):

龟足一小捧、油螺几颗、沙蚕十几条 → 售换得:红薯干小半斤(约三两)、腌萝卜干一小块、老姜半块

另:工具损耗:细微磨损(正常范围)

总计结余(按市价粗计):

粮票:5斤(主力)

存米:约3斤

粗盐:1斤

食用油:半斤(剩大半)

粗粮(红薯干):约半斤

其他:土鸡蛋x4、海带一捆、腌萝卜干、老姜

锅里还有早上煎蛋剩下的一点点油底子。叶辰把它刮进一个小破碟。又拿起一个土鸡蛋,看着这个小小的破屋。

米袋子不再空空如也,角落放着粗粮鸡蛋,灶上挂着海带,还有一小块散发着咸香的萝卜干。

肚子是饱的,心里是实的。李阿香红着脸蛋说“闻着好香”时的羡慕神情,许慧慧凑过来时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都是建立在锅里有了油香、米袋有了存粮之后。没有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再漂亮的笑脸,也不过是水上的浮花。

他敲开鸡蛋,蛋液滑入碗中,又扯了几根早上没放的海带丝(这东西煮汤特别鲜),用剩下的一点点油花,做了碗喷香的海带蛋花汤。

日子还长,滩涂还在,只要风潮准时退去,海里总有吃食。一点点积攒,一点点添置,把这破屋的烟火气烧得再旺些。他相信,等到锅里的油更多一点,米袋更满一些,真正安稳踏实的气息从里透出来的时候,该有的,都会有。现在要紧的,是把锅里这碗热气腾腾的海带蛋花汤,趁热喝下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