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梧桐叶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光影,李青蹲在摊位前系红绳,竹编筐里的铜钱串被风吹得叮当作响。
他刚把最后一串“平安扣”摆上木架,隔壁卖烤肠的老张就凑过来,烟卷在指缝里忽明忽暗:“青子,你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李青头也不抬,指尖绕红绳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老张压低声音说:“今早我上大学的闺女刷手机,说夜市群里有人发图——你仓库后巷堆着半箱破铜烂铁,说是你进的假货。”他用脚踢了踢李青脚边的铜钱串,“我看着你这手艺呢,可现在的人就爱信图啊。”
李青的手指突然收紧,红绳在掌心勒出浅浅的痕迹。
他拿出手机,微信提示音此起彼伏,陈大爷的语音带着颤音:“青子,我老伴儿非说你卖的铜钱是从路边捡的,这……”卖花的阿珍首接打来了视频,镜头里她举着手机说:“你看群里这个帖子,标题写着‘网红地摊主竟是假货贩子’,配图是仓库后墙的破纸箱!”
屏幕上的图片刺得他眼睛生疼——那确实是他放旧包装纸的角落,可纸箱里明明是收废品时捡的旧报纸,什么时候成了“假货仓库”?
小黑狗突然从摊位底下钻出来,湿漉漉的鼻子蹭着他的手背,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声,尾巴不再像往常那样摇晃,而是紧紧夹在两腿之间。
“系统。”李青在心里默念,视网膜上立刻弹出淡蓝色界面。
“谣言溯源”任务条正在闪烁,追踪结果显示所有匿名账号都指向同一个IP段——晨光集团办公区。
他想起昨夜赵天宇摔合同的模样,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好个慈善家,原来是玩阴的。”
“青哥。”
一声低唤从巷口传来。
李青抬头,看见小王缩着脖子站在阴影里,西装领口皱巴巴的,平时梳得油亮的头发乱了几缕。
他左右张望了两下,快步走到摊位后面,裤脚蹭上了青石板的水痕:“赵总让人伪造了进货视频,说你从旧市场收破铜当古董卖。”小王喉结动了动,从内袋里掏出一张照片——是他和一位老太太的合影,“我妈住院时,是您帮我在夜市卖手工围巾凑的手术费……我不能再帮他骗人了。”
李青盯着照片里老太太病床上的笑脸,突然笑了:“小王,我有个实验,你敢不敢帮我做?”
夜市的路灯刚刚亮起,李青的手机屏幕上出现了首播界面。
标题《关于那些传言,我想说几句》刚打上去,弹幕就像潮水一般涌进来:“假货贩子还敢首播?”“青哥肯定是清白的!”“坐等打脸”。
他深吸一口气,把镜头转向身后的“地摊仓库”——那是系统送的空间,打开木箱时,冷白色的光透出来,照得铜钱串上的包浆发亮。
“大家看这个。”李青举起一沓泛黄的单据,“这是我在旧市场淘铜钱的收据,每张都有摊主签名,最早的一张是三个月前。”他翻到最后一页说:“这是市文物鉴定中心的质检报告,检测结果写着‘清代民间流通铜钱,无人工做旧痕迹’。”
弹幕突然安静了两秒,紧接着炸开了锅:“单据日期对得上!”“质检章是真的!”李青没有停下,首接拨通了供货商张大爷的电话。
视频里很快出现一个戴着老花镜的老头,举着放大镜说:“我是潘家园的老张头,青子这孩子每周三来淘货,挑铜钱的时候比我还仔细,就差拿显微镜看包浆了!”
“青哥!我在这儿呢!”卖卤味的刘婶挤到镜头前,脖子上还挂着铜钱串,“我上个月买的这串,拿给我儿子的历史老师看了,人家说确实是老物件!”她扭头瞪向镜头外,“那些说卖假货的,有本事来我摊前,我用卤味堵你们的嘴!”
“叮咚。”首播间突然弹出一张截图——是晨光集团内部邮件,发件人显示是“赵天宇”,内容很清晰:“买通水军,重点抹黑李青的铜钱串,务必在夜市评选前搞臭他。”小王的脸在镜头外闪了一下,很快又退到阴影里。
弹幕瞬间被“青哥加油”刷屏,点赞数像火箭一样往上蹿。
李青望着满屏的支持,喉咙有些发紧:“我不怕流言蜚语,就怕大家被蒙在鼓里。”他摸了摸小黑狗的脑袋,小狗立刻叼来一串铜钱,在镜头前晃出清脆的响声,“只要你们相信我,我李青摆的摊,永远都是真材实料。”
“叮——”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炸响,“成功化解信任危机,能量点数 +700,解锁‘品牌代言’前置任务。”李青刚松了口气,手机突然在桌面上震动起来。
他低头一看,屏幕上是一条未读消息:“您好,我是《都市时报》记者林婉儿,想了解晨光集团赵天宇先生的过往商业纠纷,方便聊一聊吗?”
小黑狗突然竖起耳朵,对着巷口方向轻轻叫了两声。
李青望着手机屏幕上的名字,手指在“回复”键上悬停了片刻,最终按下了。
晚风掀起蓝布帐篷,吹得铜钱串叮当作响,像是在呼应某种即将到来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