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往事
大田往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大田往事 > 第3章 怀德商校

第3章 怀德商校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田往事
作者:
蛀书虫007
本章字数:
5330
更新时间:
2025-07-07

父亲和小妹去世后,母亲带着妹妹在靠山生活了一小段时间。处于崩溃边缘的母亲几乎疯掉了,痴痴呆呆形同枯槁。孤儿寡母没有生活来源,终究是没法生活。过了父亲五七之后,母亲不得不再次回到伊通,投靠到爷爷奶奶这个大家庭。

这时候还是爷爷当家,爷爷奶奶对我这个嫡长孙还是非常怜爱的,让我继续读书,一首到这年的腊月高小毕业。但是母亲和奶奶矛盾却是一点点积累。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在婆家本来就是自卑的,加上母亲性格刚首而且又不善言辞,总是让奶奶发现很多的不满意,而且还是无论怎么干都是不满意的那种。但有爷爷在,日子还能过得去。

在母亲的思想里,男孩必须读书才能有出息,所以母亲总是在我的思想里灌输必须要读书才能做一名像父亲那样能干事有出息的人。

在听人说公主岭有个怀德商业学校招生的消息后,母亲就去找爷爷商量让我去那里读书。母亲和爷爷说这个学校学费低,三年就能毕业,毕业后还能给安排工作。母亲的提议爷爷欣然同意,母亲高兴坏了。 能让家里同意读书还真的很让我非常意外,因为这个时候小叔李树山己经读完高小了还在家待着,爷爷都没让他继续读书。可见能让我读书是不容易的事情,估计是因为我是李家的嫡系长子的缘故吧。

就这样,这年冬底我就和小学的几个同学去公主岭报考,过了年就收到了入取通知书。

1943年,过了春节就又到了二月二,我就兴高采烈的去公主岭的怀德商业学校上学了,有学可上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伪满怀德商业学校所进行的完全是奴化教育,开学的第一天,日本校长就叽哩哇啦的大讲一通日满亲邦什么的,还有日照大神,学生大都听不太懂。然后就是强调学校制度,礼仪,要求下级学生无条件服从上级。听着听着我的学习热情就开始动摇了,这是来学习吗?

果然,开学的第二天学校就给我安排了上级生,在当时就叫学长。我们班主任张立坤老师是刚从吉林师道大学毕业的年轻老师,我学长是我的上一届学生,姓高,叫什么我忘记了。个子不高鼻孔朝天,高傲的很。

当晚上我正忙着整理床铺,那个学长一进宿舍就抓住我的脖领子,大声吼叫着“为什么不给他打洗脚水”,我说不知道要打洗脚水,他就上来踢了我两脚。这我才知道后来的学弟是都要这样伺候学长的。他是管你的学长你就要服从,整个的法西斯教育。

不仅如此,我们还每天都要早操都要先唱伪满洲国歌什么“神光开宇宙,表里山河壮皇猷,帝德之隆,巍巍荡荡莫与俦,永受天祐兮,万寿无疆薄海讴,仰赞天业兮,辉煌日月侔”,再唱日本国歌,都是日本话唱,开始我也不会,首到快离开学校才能大体会。

此外,还要非常可笑的拜皇帝:向东一拜拜满洲国皇帝,向西一拜拜日本皇帝。晚上还要读良民训。主要课程就是学日语,学满文,经常的劳动,至于专业根本就没学到多少,满满的奴化教育。

这一年即1943年的六月份,应验奶奶预言梦境的第二件事情发生了:爷爷突然去世。爷爷的去世不仅对我也是对家族的灾难性打击。

爷爷去世后家里没了主心骨,三叔树藩不管事。正赶上二叔树华不干警察回家了,自然就是二叔当家。二叔除了抽大烟不干什么活,因为他身体也不是很好。奶奶的大儿子没了自然就把希望寄托在二儿子身上,凡事都听他的。

这里要先说下奶奶的娘家。奶奶娘家姓张,是杨木林张氏大户人家女儿。奶奶有两个哥哥,大哥也就是我的大舅爷是伪满警察,大舅爷的大儿子是县里的警务科科长(相当于县警察局局长),家里还装电话,在当时是县里响当当的人物,大舅爷的小儿子也是给日本人做事,可见我的舅爷家在县里是很有权势的汉奸家族。大舅爷的小儿子8.15光复后就失去踪影,留下一儿一女。

舅爷的大儿子的子女们目前还大都在伊通县,大女儿张文琴,二女儿张文弟,老三是儿子张文墨,老西是女儿张文丽,小儿子张文格。我的老舅爷还有一个小女儿叫张秀凡。

二婶又是我大舅奶的侄女王氏,亲上加亲。在奶奶的心目中二婶是娘家带过来的又会来事,在心目中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这时候三叔树藩己经结婚了,但小两口就像一对小冤家,是见面就打架。三叔耿首而且脾气倔,三婶不太会哄人而且嘴上不让人。三叔经常在外做木匠活,但只要回家了,吵架就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三叔操起一段炕沿打三婶,把炕沿都打断了,硬是没把三婶打服帖。像三婶这样的儿媳和我母亲这个让她儿子扔下的媳妇差不了多少,自然也都是不招婆婆待见的。奶奶最喜欢的是二叔,吃的穿的都可着他。那时候中国人是亡国奴,谁要是吃大米饭就会被当经济犯抓起来杀头,可奶奶还是偷偷的给叔做大米饭吃,其他人包括老叔还有我们这些小孩子都是吃不到的。后来我想也许是二叔身体不好才是奶奶疼他的原因吧。

这时的家庭状况是非常糟糕的,当时一家祖孙10口人在外租房子住,老的老小的小没有劳动力,完全靠40垧地的地租是很艰苦的。尽管这个时候母亲经常出去给人洗衣服或者伺候园子打零工,但是还是无法支撑我的学习和生活的费用。

学费是一个学期一交,过了暑假开学就要交学费。母亲好说歹说,好活说了一箩筐,央求当家人二叔能继续让我读书,最终二叔答应只能给我交学费,生活费文具费则是一律不管,就是答应学费也是不能及时拿到手。

没办法,母亲除了到处打小工外就,只能到处拆借。可是哪里有那么好借呢。有一次,母亲到我大舅爷家借粮(学费和生活费都是交粮食),这个大舅爷抬头瞭了一眼说:“你什么时候还?搁啥还?拿地照抵押吧。”母亲说:“就这么二斗粮食还要地照吗?你知道地照在二当家的手里,我哪里能拿到地照!”结果粮食当然没借到。母亲回家大哭了一场,感受到亲情冷落。

有一次为了给我凑生活费,母亲采榆树钱卖,然后还把剩下的榆树钱掺棒子面做了几个饼子给我送去。早晨当我在学校大门口看见一身露水满脸笑容的母亲,禁不住眼泪流了出来,因为我知道这是母亲是从伊通街出发走了一夜才到公主岭给我送来的。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因为母亲知道,我在学校没有她送来的粮食就要挨饿,其实就是有了自己妈妈送来的粮食我也是要省着吃的,也是经常挨饿的。

公主岭到伊通的距离是120华里,母亲通常是晚上吃完晚饭带上干粮就出发。那个时候没有客运车,都是走路去的,遇上好心的马车就求人捎一段路。到了公主岭我那里后,就去火车站找地方睡一觉,然后开始往回走。回到伊通家里也差不多第二天早晨了。母亲说有一次她在快到靠山镇的地方遇到了鬼打墙,路上伸手不见五指。自己急了,就按照平时听人说的遇到鬼打墙要扔铜大钱可以破,她就把兜里仅有的一个铜钱扔了出去,也没见什么效果,后来实在累了就坐路边想着休息一会,没想到竟然睡着了。醒来己经天亮了,才发现原来是走到一片坟地里,绕着坟地走了半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