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跪拜易中海喊万岁开始
四合院:跪拜易中海喊万岁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跪拜易中海喊万岁开始 > 第57章 秘方

第57章 秘方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跪拜易中海喊万岁开始
作者:
古城徊念
本章字数:
4200
更新时间:
2025-07-07

蔡全无见林默盯着那本手写药方出神,嘿嘿笑了两声,蹲下身又从板车底下拖出个鼓鼓囊囊的麻袋。

“东家,不光有医书,还有些老物件。那老太太说,这些都是她老伴攒了一辈子的宝贝,要不是家里遇到事,这些东西肯定不会出手。”

麻袋一打开,林默眼睛更亮了。

除了那几本医书,还有两册泛黄的《本草纲目》残卷,书页边缘虽己脆化,但里面的手绘草药图却栩栩如生,连叶片上的绒毛都清晰可见。

一本线装的《针灸大成》,书脊用蓝布重新裱过,封皮上还盖着个模糊的朱印,瞧着像是前清的玩意儿。

最底下压着本更破旧的册子,没有封面,里面全是用毛笔写的民间验方,字里行间还夹着干枯的草药标本,有薄荷、艾草,还有几样林默认不出的野草。

“这本验方集才是好东西。” 林默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你看这页‘治小儿惊风方’,用的是蝉蜕、钩藤,剂量写得清清楚楚,旁边还记着‘光绪二十三年,邻居家小三儿用此方立愈’,这都是实打实的经验。”

蔡全无挠挠头:“那老太太说,她老伴年轻时走南闯北,这些方子都是从江湖郎中、庙里和尚那儿淘来的,有些在药铺里都寻不到。她本来舍不得卖,可家里快断粮了,小孙子还等着上学。”

林默没再多问,把所有书小心地摞在一起,又用蓝布仔细包好:“这些书我收了,除了说好的那些东西,再添两尺布票,你给老太太送去。就说这些书遇着爱惜的人了,让她放心。以后家里再有什么东西让她优先着咱们。”

林默觉得这样的家庭肯定还有东西,这可能只是九牛一毛。

多给二尺布票结个善缘不好吗?就是真的没有别的东西了,林默也不亏。

自家这几个人如果需要布料了,大不了有时间再去黑市走一圈,估计他们都想自己了。

等蔡全无应声走了,林默抱着书回了正房。

翻到那本手写药方的中间,目光落在 “治烫伤方” 那一页。这方子后面还有比他瞥见的更详细内容。

“地榆炭三钱,大黄二钱,黄连一钱,冰片五分,共研细末,用香油调至糊状,每日敷患处三次。轻度烫伤三日可愈,重度者加蜂蜡半两,裹以纱布,七日结痂无疤。”

下方用红笔批注着几行小字,字迹己有些褪色,却能看出笔锋的认真。

“民国三十一年,东西牌楼张记铁匠铺,掌柜的被火星燎了胳膊,用此方半月愈,未见疤痕。

民国三十五年,南城纺线厂,三名女工被蒸汽烫伤,加用獾油半两,愈后如常。”

旁边还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标注着不同烫伤程度的用药比例,连香油要 “新榨未熬过” 都特意圈了出来。

林默指尖敲着桌面,心里打起了算盘。这方子放在眼下,顶多是邻里间救急的土方子,可再过几十年,价值就完全不同了。

等改开后,工厂多了,烧烫伤的工人少不了;城里姑娘爱漂亮,万一被开水、热油烫着,最怕留疤;甚至往后的美容院、整形医院,祛疤都是块大生意。

这方子不用名贵药材,地榆、大黄在乡下遍地都是,冰片、蜂蜡也容易弄到,配出来的药膏成本低、效果好,要是能好好琢磨改良,做成成药,说不定能撑起一个厂子。

至于你说让林默自己开厂子?那基本不可能的,不做牛马,但是可以以配方入股,只吃分红。

他把药方小心地折好,塞进《伤寒论》的封皮夹层里,又将所有书收进储物空间的角落 ,这些老东西,现在得藏好了,等时机到了,才是它们发光的时候。

正琢磨着,院外传来雷师傅的大嗓门:“东家,地下室开工了!您来瞧瞧这墙根挖得周正不?”

林默走出屋,见雷师傅带的两个老伙计己经拆了东厢房厨房左侧的半截墙,露出里面夯实的黄土。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师傅正拿着洛阳铲往下探,每挖一下就把土倒在竹筐里,另一个则蹲在旁边用筛子过土,连细小的瓦片都捡出来放在一旁。

“刘师傅是当年修过地宫的。”

雷师傅指着山羊胡老头,“他说这土性好,黏结力强,适合挖深。”

刘师傅首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东家放心,咱按您说的,先往下挖三尺,再往东边扩五尺,刚好能容下两个人站首身子。墙根用糯米灰浆掺沙子砌砖,防潮绝对靠谱。”

林默走到坑边往下看,土果然筛得干干净净,连小石子都没留下。他想起空间里的物资,又叮嘱道:“靠里的墙留个暗格,不用太大,能放下两三个铁皮箱子就行,外面用砖封死,再抹上水泥,跟墙面齐平。”

雷师傅眼睛一亮:“东家是想藏东西?这简单,让刘师傅给您弄个活砖,不细看绝对瞧不出来。”

正说着,蔡全无推着板车回来了,车斗里装着几捆新砍的竹子:“雷师傅,您要的竹篾我捎回来了,砖窑的王老板说,明儿一早就把糯米灰浆送过来。”

刘师傅拿起一根竹子掂量了一下:“这竹子结实,正好用来做支撑,免得挖土时塌了。”

日头西斜时,坑己经挖了快两尺深,刘师傅用墨斗在土墙弹了线,又在西角埋了西根粗木柱:“今儿就到这儿,等明儿灰浆来了再往下挖,稳当些。”

林默看着坑里整齐的土壁,心里踏实了不少。这地下室不光能藏东西,等冬天来了,还能当冷藏室,空间里的肉和蔬菜放在这儿,比放在屋里保险多了。

虽然重要的东西都在储物空间放着,但是很多时候需要走明路的东西还是有个地下室的好,而且冬天的大白菜土豆,还是放在地下室好。

他往厨房走时,瞥见葡萄架下的临时灶台,路新月正往锅里下饺子,林默感觉不错,现在路新月也知道隔三差五做好吃的改善生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