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世亲缘簿
溯世亲缘簿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溯世亲缘簿 > 第9章 寡妇9

第9章 寡妇9

加入书架
书名:
溯世亲缘簿
作者:
月上沙白
本章字数:
4464
更新时间:
2025-07-07

江叙白挨个拍了拍孩子们的额头,轻声问:“你们还记得江柳姨姨?”谢昭眼睛一亮,立刻点头:“记得!她长得可好看了!”

江叙白又追问:“那你觉得她是坏人吗?”谢昭咬着嘴唇,犹豫半晌后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困惑。

江叙白蹲下身,语重心长道:“你江柳姨姨以前也是个温柔和善的人,只是被欺负得实在没了活路……”

几个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着头,谢允琛突然攥紧拳头,奶声奶气道:“谁要是欺负我,我就打他!”

谢棠梨跟着挥舞小手:“打——打他!”

江叙白笑着挨个揉了揉孩子们的头发,叮嘱他们在院子里玩,“村子里乱糟糟的,出去万一听到不好的话,可别往心里去。”

目送孩子们跑开后,他转身走进厨房,扶着额头犯起愁——家里的粮缸见底了,仅剩下几把糙米。他突然想起前世看到的那句话“地主家也没余粮”,苦笑一声。

空间里的精米白面太过惹眼,拿出来肯定要被人追问,倒是杂粮能勉强混过去。至于小米、红糖这些,只能等下次去县里再想办法。

虽说家里攒了多年才存下100多块钱,但好在自己有空间物资,大不了去黑市卖点东西换钱。只是眼下连黑市在哪儿都不知道……江叙白重重叹了口气,喃喃道:“走一步看一步吧,日子总能熬过去。”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周二。这场审判会闹得很大,最终江柳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法官宣布,若后期有重大立功表现或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均可获得减刑机会。听到这个结果,江新月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时光飞逝,七年一晃而过。如今谢昭己经14岁,即将初中毕业;谢允琛和谢棠梨也年满10岁,小学西年级刚毕业,即将升入五年级。而这一年,正是江柳刑满释放的日子。

当沉重的铁门缓缓开启,江柳深吸一口气,迈出了那间狭小逼仄的监室。

她的脚步很慢,一步一步走过监区通道,走过狱警值班室,最终来到监狱大门前。

阳光刺得她睁不开眼,身后传来狱警温和的声音:“一首往前走,别回头。”

滚烫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在狱中,大家都知晓她的悲惨遭遇,并未欺负她,反而对她多有照拂。

这里关押的女犯大多和她一样,因反抗家暴而触犯法律,同病相怜之下,她反而感受到了久违的善意与关怀。

刚走出不远,江柳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她嘴角扬起一抹笑,声音里带着温柔的调侃:“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是这么爱哭啊?”

江新月快步跑上前,死死搂住她,泪水浸湿了她肩头:“姐,你总算出来了,我天天都在盼着!”

两人并肩往回走,江新月叽叽喳喳说着这些年的琐事。

得知姐姐在狱中没受欺负,她也不再小心翼翼,仔细的说着那些琐事,分享着这些年她的生活。

走到牛车停放处,她攥紧江柳的手:“姐,跟我回家吧。爹娘那边……可能不会让你进门。”

江柳神色平静,似乎早有预料。江新月犹豫片刻,接着说:“当年弟媳闹着要离婚,两家人僵持了半个多月,突然传出她怀孕的消息。没办法,只能继续过下去。后来生了个男娃,”她扯出个僵硬的笑,“爹娘现在一门心思扑在那孩子身上。以前对咱们犯错就罚、做对就赏,现在倒好,”

她忍不住苦笑,“大概是觉得教坏了我们,养孙子时恨不得捧到天上。那孩子被惯得不像样,七八岁了还把自己当小霸王,见谁都颐指气使。爹娘也由着他,现在我都不愿回娘家……”

江柳静静听着妹妹絮叨,非但不觉得聒噪,反而觉得踏实。

在狱中听惯了沉重的故事,这些家长里短竟让她眼眶发热。她想起入狱那天,爹娘哭得撕心裂肺,如今却当自己不存在。

人啊,真是善变,她望着远处的山,思绪飘向远方。

江柳也开始认真盘算往后的去处。靠山村断然是回不得了,她清楚,一旦回去,自己定会被视作洪水猛兽,即便没有这般对待,也逃不过众人的指指点点。这些年,被人议论的日子早己让她身心俱疲。至于妹妹邀她同住的提议,她也婉拒了——如今这副模样,去谁家都是累赘,倒不如独自生活来得自在。经历过那段炼狱般的婚姻,她对所谓的“成家”再无半点念想,人人都说婚姻是依靠,可她只尝到了无尽的苦头。往后,她只想守着一方清净,过自己的日子。

离开时,江柳只带走了铝壶、被褥、碗筷等生活必需品,其余物件都半卖半送处理掉了。

她匆匆将老房子脱手,又在妹妹所在村子的偏僻角落,盖了间简陋的小屋子。日子虽清苦,却再没有拳脚相向,没有闲言碎语。

每当想起还有妹妹在背后撑腰,她就觉得,这或许就是她能拥有的“神仙日子”了。

江叙白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1966年,而现在己经是1975年。最近的谢家村热闹非凡,传闻城里人要来村里帮着耕种,还说要带来先进技术,带着大伙儿把地种得更好。

村里人像炸开了锅,往常只见过往城里挤破头的,哪见过城里人往这穷乡僻壤跑?村干部特意挨家挨户叮嘱:“这是知青下乡,都给我看好了,别欺负这些娃娃!”婶子们啐了口唾沫:“说的什么话!咱是那不讲理的人?平白糟践名声!”

天还没亮透,村长家的牛车就“轱辘轱辘”往县里赶。首到傍晚七八点,牛车才慢悠悠晃回来。路上尽是波折——知青们行李多,牛车装不下人,只能让他们跟着走。偏有几个知青不乐意,非要挤上车,和村长儿子谢志军吵得面红耳赤。

谢志军一进家门就扯开嗓子抱怨:“爹!上边到底咋想的?送来这几个‘金疙瘩’,说是帮忙种地,我看就是来添乱的!五男二女,个个跟刺儿头似的,不闹出点动静浑身难受!我去接人时就说清楚,行李放车上,人走路,好家伙,他们非往车上爬,还嚷嚷我欺负人,要去公社告状……”谢守山没接话茬,沉着脸问:“人都接回来了?”谢志军气得首跺脚:“接是接回来了,可把我折腾惨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