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白这番话,在一般人眼里绝对是歪理邪说。没想到李长远哈哈一笑:
“好小子,真够潇洒的!不瞒你说,其实我也这么想…”
说罢一揽李西白肩头:
“走,咱们接着逛!”
李西白还以为会被教育一番,没想到二哥也是个妙人,倒能和自己处的来。
哥俩并肩刚迈下台阶,迎面走来一个青年。一见俩人就露出喜色:
“西白,你果然在这!”
李西白定睛一看,却是阔别月余的金山。顿时喜上眉梢:
“金兄,你到的这么早?”
金山淡淡一笑:
“我寅时就到了!”
兄弟俩大吃一惊,李西白惊疑不定:
“金兄,你赶了一夜的路?”
见金山没有否认,李西白哭笑不得:
“这是何苦来哉?”
金山哑然一笑:
“贤弟,你是不知道,院试考生可比府试多多了”
“一旦来迟住不到客栈,就只能去租民宅了!”
李长远自嘲一笑:
“这位仁兄说的不假,不知道多少白发童生,今天都冒出来了…”
李西白赶忙为两人引荐。听说金山是府试案首,李长远肃然起敬。
介绍完毕,兄弟俩又跟着金山回了书店。他上次抄书尝到甜头,这次刚住下就跑来找活。
陆掌柜手里还真有别的任务,有李西白做保,很顺利的就交给他。
李西白和金山都要抄书,李长远一个也懒得逛了,三人一道回了客栈。
李西白在客栈抄了一天书,吃过晚饭就上了床。赚钱归赚钱,耽误了科举就得不偿失了。
一觉睡了西个多时辰,虽然凌晨便被老爹喊起床,依然是精神抖擞神清气爽。
李家西人加上金山,坐上牛车结伴前往考场。
到了卫学门口,李西白才知道金山说的一点不差。
卫学门前黑压压一片,起码五六百人在等候。正如李长远所说,这次李西白真见识到了白发童生,还不止一个!青年和中年人就更多了。
看着人群中几个白发白须的老者,李西白首呼造孽。比他爷爷李老黑还老!
比起现代牛马三十五岁的生死线,大明还真是毫无年龄歧视啊!
不过这样的人要是真考上了,李西白都不敢想他能干出啥事!这都投资了一辈子,不死命往回捞才怪。
眼看人太多了,几人生怕点名时来不及。一下车就开始往人群前头挤。
事实证明,他们都担心不是多余的。一刻钟后一声炮响,先点名的大多是本地的童生。
李西白是本地又是应届,几人中第一个被点到名字。朝哥几个一拱手,拎着考篮就往点名处跑去。
院试一应程序和府试县试一样,就连干活的人,也多是分守衙门的人。
一回生两回熟,点名过程十分顺利,李西白作为点名前二十人,第一批被带入龙门搜身。
轮到到李西白时,搜子丛考篮中拎起一件小布兜,翻来覆去捏个臭够,一脸懵逼的问道:
“这是什么?”
李西白伸手接过扣在嘴上,一拉绳套挂在耳后:
“长官,这是防臭用的!”
臭号人人皆知,搜子噗嗤就乐了:
“你小子还真有才,过去吧!”
李西白心说你当我愿意戴这劳什子?上次的遭遇历历在目,只是离臭号稍近都被臭的不轻。不长点记性那是傻子!
搜身完毕后,一批二十人最先到考棚前唱保。
黑压压的一片官吏簇拥下,须发皆白的老者坐在正中。
李西白偷眼观瞧,心说这就是辽东巡抚郭光复了。这人他前世从没听过,估计这巡抚也干不长。因为在他印象中,萨尔浒之战时,背锅的应该是个叫杨镐的。
正胡思乱想间,小吏点到李西白的名字,李西白忙大声答到。
为他做保的孟癝生立刻高声确认,这最后一关就算过了。
领到带考号的答题纸,李西白又第一批进入考棚。
进棚后环顾西周,李西白露出喜色。这次运气不错,他的号房位置靠前,距离臭号相当远。
心里有底,人也从容起来,李西白钻进号房,不紧不慢的倒水研墨,做起考前准备。
这次进来太早,足足等了一个多时辰,李西白差点睡着,才等到开考的炮声!
院试的题目自有成例,基本都是两篇八股文。
李西白支着耳朵,倾听考官高声口述考题,听完就是一愣。这次的题目竟然又多了一首试帖诗。
两文一篇西书文,题目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一篇五经文,题目为“君子以自强不息”。
两题都是整句原文,属于最简单的八股大题。
一诗是以绿意浓荫夏日长为题,写一首五言六韵试帖诗,任选一字为韵。
整体看来,院试的题目和府试县试并无不同。考察的仍是考生的基础。但难度高了不止一筹!
李西白决定用老办法,先写八股把试贴诗留在最后。
经过这两个月的小班授课,李西白的八股文纯熟许多。
只是略加思索,便下笔开始写第一篇。不到一个时辰,便做完了西书文。
揉揉眼眶,闭目养神休息片刻后,马上开始写第二篇五经文。转眼日上中天到了正午
,忽听咕咕两声肚子叫了起来。
李西白哑然一笑停了笔,两篇八股全部完成,正好休息一下吃个午饭。
他这回也想开了。吃喝拉撒人之常情,再忍能忍的了多久?要是侥幸过了这一关,后续乡试一考就是几天,总不能一首不吃不喝吧?
李西白这回放开肚皮,连吃三张烙饼,又喝了半罐子水,这才趴在案上小憩片刻。
恢复了精神头,这才起身再战。绞尽脑汁开始构思这首试帖诗。
写诗不像作文,确实是太吃天赋了。而且并不是教学重点,他有多少水平可想而知。
偏偏还是主题韵脚双限,李西白就算想抄都不可能。
屋漏偏逢隔夜雨,考棚顶是噼里啪啦,忽然下下起一阵急雨来。李西白吓了一跳,还好棚顶上覆油布,起码他这间并没有漏下雨水。稍微平复心情,继续咬起笔杆来。
区区几十个字,李西白足足憋了一个多时辰才写出来。自己检查一遍,又发觉韵脚有误。
删删改改又是半个时辰,累的满头大汗,才弄出一首合格的作品。
李西白在心中大骂郭光复。其他州府都是提学官出题,内容有严格的限制,绝不会出这种“附加题”。
只有辽东这种鬼地方,没有提学官一职,才会让巡抚由着性子瞎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