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摆了摆手,眸光如寒刃劈裂暮色,面色沉肃间下颌微扬:“汉升还是带一万五千锐士前往,尽可放手开战!”
“天塌了,有朕顶着!”
此时,刘宏上位者的气势,在这一刻尽显无疑。
众人见到刘宏如此模样,微微有些触动,这是从长安以来,第一次见到刘宏有如此总揽全局的魄力!
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机遇与危机往往是并存的!
众人没有再次劝阻,他们知道,即使这一次即使有再大的风暴,也要扛过去.....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翌日。
铅灰色云幕压得极低,寒鸦在营垒枯枝上哑叫数声,振翅时抖落几片霜屑。
成都外的大营里,战旗被西北风吹得猎猎作响。
旗角撕裂空气的锐响,混着甲叶摩擦的沙沙声,织成肃杀的晨曲。
黄忠按剑立在将台,开始点兵,准备前往僰道驻守和平叛犍为郡内的蛮人。
刘宏站在远处,目光凝重的望向黄忠,同时扫过这万人的军队,在这些兵卒里,他想要尽可能的记住一些面孔。
这些士兵,不知是谁的父亲,儿子,兄弟,但他们的家人,定然会在家中,默默盼望着他们的归期。
“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犹自寄寒衣......“刘宏唇间溢出的呢喃被风撕碎。
但也注定了,在这些人中,要有一部分是回不来的。
其身骨会被埋在南四郡之中,终将会化作南四郡的春泥。
其名字,也会随着其阵亡,一同消失在这天地间。
多年后,就仿佛从未来过此世间一样。
贾诩见刘宏站在高台上,望着黄忠和士兵,关怀道:“陛下,此处寒风冷冽,还请返回大帐中吧!”
在这医疗匮乏的时代,要是染了风寒,不死也得脱一层皮,尤其是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贾诩更不希望刘宏出现什么状况。
站在高台上的刘宏,宛如一尊石像,没有任何动作,只有直直的目光,盯着下方一众士兵!
久后,刘宏声线低沉,缓缓开口道:“文和,这群兵士,注定会有一些人回不来的,就让朕在这为他们送行吧!”
听到刘宏此话,贾诩没有再过多言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身形往刘宏旁边靠了靠,尽量的为其抵挡一些冷冽的寒风。
随后贾诩的目光也跟随着刘宏的目光一同望向这群即将出征的士兵。
......
两个时辰后,当最后一名士兵甲叶上的霜花在暮色中隐去,那列蜿蜒如墨的队伍终于在刘宏视野里缩成细点......
贾诩看着视线尽头消失的队伍,喉间溢出的话语被寒风揉得细碎。
“陛下,回帐吧!”
刘宏微微点了点头,回应道:“回吧!”
随后二人沉重的步伐走下高台,穿过空荡荡的大营,往城内大帐中走去。
此时的成都,已经戒严了,城门也已经关闭,禁止百姓自由出入了。
整个成都,都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随着刘宏一行人,缓缓抵达抵达成都城外,贾诩也上前用令叫开城门。
踏入成都的刹那,往日里商贩吆喝声能掀翻瓦当的街市,此刻只剩朔风穿堂而过的呜咽。
青石板路上积着薄雪,唯有秃枝上残存的几片枯叶,被朔风卷着在青石板上打着旋,发出沙沙的轻响。
孤寂,惆怅,是刘宏现在唯一的感觉。
刘宏走在大街上,目光瞥见眉头紧皱的贾诩,忽然微笑着开口道:“文和,这次平定益州后,朕准备向天下,明发征贤诏,汝觉得如何?”
听闻刘宏的话,贾诩微微一怔,随后缓了缓心神。
满脸疑惑的看向刘宏,重复道:“征贤诏?”
看着满脸愁容,且面带疑惑的贾诩,刘宏笑着开口道:“文和,不必如此忧愁。”
“此战,就权当练兵就好,不用过多考虑胜败!”
贾诩听着刘宏宽慰的话,微微感到惊讶,此战是皇权集团的转折点,刘宏现在居然改变了想法,一反常态!
说完,刘宏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这征贤诏,顾名思义,就是征辟贤才,为朕所用!”
这是刘宏面对此次军事战败后,考虑的又一路线。
如今光和五年,许多名士名将,还没有登上历史的舞台,只要他活的够久,就定然能再度扭转乾坤!
所以,他便将前些日子突然灵光一现,想到的(剽窃曹老板的)主意,说出来,跟贾诩商议商议,问问其看法。
贾诩,没有急着言语,而是低头暗自思忖,他觉得此事对天下寒门寒士是好事,但恐怕阻力,也无比的大!
想了一会开口道:“陛下,此事是不是有些着急了,要不还是从各地举荐中选取?”
贾诩知道当初鸿都门学事件的阻力和影响,恐怕这事比当初鸿都门学阻力还大。
听着贾诩的建议,刘宏摇了摇头,他不是不想完善举荐制,但如今的举荐俨然成了世家大族的政治工具。
起码在当下不好用。
随后缓缓开口道:“文和,现在的举荐制似乎不太好用,许多人才都被埋没,就比如汝和汉升子龙,不都是这样吗?”
刘宏说的在理,实情就是这样,要不是他自带上帝视角,他同样是两眼一抹黑,就如今改变路线的益州之战一样.......
贾诩微微颔首,实情确实是这样,随后低音开口道:“但,洛阳.....”
他没有往下继续说,聪明人只提两个字,就等于说完了所有话。
“洛阳嘛!就让洛阳抗议好了!朕不在洛阳许久,朝政不也是正常运转吗?”
“哈哈!”
随后拍了拍贾诩的肩膀,大笑着,自顾自的向城内大营走去。
刘宏说的是实情,朝廷需要一个人,坐在皇帝的位子上就可以了,至于这个人年龄多大,有没有能力,这些都是次要的,全然不影响朝廷的运转。
反正大部分权力都在宦官,士族,外戚手里。
刘宏在返回成都的路上,主意就打定了,即使战败,也不回洛阳,反正不管怎么搞,他是不想死在床榻上。
即使要死,也要战死在沙场。
最起码,在后世史书记录的时候,会为这位以帝王之姿,战死沙场的皇帝,多加修饰美言!
最少在名声上,死的要好一些!
而贾诩听到刘宏的言论,微微一怔,双眼圆睁的看向正在向大营走去的刘宏。
他没想到,刘宏此时,还有心情在打笑。
随后无奈的摇了摇头,也快步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