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雨丝裹着艾草香漫进老屋时,陈枫正蹲在阁楼角落,第三遍擦拭那个布满铜绿的铁皮箱。箱盖上的锁扣早己锈死,他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撬开,霉味混着纸张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箱底泛黄的照片在昏暗中泛着微光,照片里年轻的大伯站在雪域高原,背后是终年不化的冰川,军大衣的下摆被狂风掀起,他手中托着的金属块棱角分明,表面流转的蓝光与引星盘上的纹路如出一辙——那赫然是星核的雏形。
“小枫,下来吃青团!“母亲的喊声从楼下传来,惊得他慌忙将照片塞进怀里。阁楼木梯在脚下发出吱呀呻吟,每一级台阶都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重量。他低头避开母亲探询的目光,却撞见爷爷坐在八仙桌边,浑浊的眼睛正死死盯着他口袋里露出的照片边角。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指紧握着烟杆,烟锅里未燃尽的烟灰簌簌落下。
饭桌上蒸腾的热气模糊了视线,陈枫捏着青团的手指微微发颤。糯米的软糯在齿间化开,却品不出丝毫甜味。父亲夹来的腌笋落在碗里,发出闷响:“听说你最近总往图书馆跑,是不是遇上啥难处了?“话音未落,爷爷的烟杆重重敲在桌沿,烟灰簌簌落在青团上:“别拿那些有的没的糊弄人,你大伯留下的东西,不该碰的就别碰。“老人剧烈地咳嗽起来,浑浊的痰液里带着血丝,染红了手帕。
周晚的草莓味阿尔卑斯糖在齿间融化,却抵不过此刻的苦涩。陈枫望着窗外被雨水打落的樱花,想起大伯日记里潦草的字迹:“1998年7月17日,昆仑山异常磁场反应,发现星陨铁碎片......“那时他以为只是老兵的臆想,此刻却像被雷劈中般豁然开朗。那些深夜里在传承空间的探索,那些与阵灵对话时的困惑,突然都有了方向。
“五一和清明连假,我想......“话没说完,母亲的筷子己重重搁在碗上。她鬓角的白发在灯光下刺得人眼疼:“你爷爷说得对,你大伯就是在高原把身子熬垮的。“她突然哽咽,眼眶泛起泪光,“上次下河救人还不够吗?非得把命搭上才甘心?“父亲在一旁沉默地抽着烟,烟雾缭绕中,陈枫看见他鬓角新添的白发。
陈枫攥紧口袋里的照片,金属棱角硌得掌心生疼。传承空间里阵灵消散前的叮嘱在耳畔回响,地星封印的裂痕、枢机计划的瓶颈,像潮水般涌来。他刚要开口,爷爷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浑浊的痰液里带着血丝:“想去就去吧,有些债,总得有人还。“老人的声音沙哑却坚定,“但记住,活着回来。“
深夜的画室飘着松节油的气味,周晚的速写本摊开在画架上,最新一页画着他专注研究星图的侧脸。画中他紧锁的眉头、下垂的睫毛,都被细腻地勾勒出来,右下角还画着一颗小小的、发着蓝光的星核。陈枫握着手机的手悬在发送键上,对话框里“我要去昆仑山“的字样被反复删除又重输。首到画室门被轻轻推开,周晚抱着保温桶站在月光里,发梢还沾着夜露:“张松说你最近总查高原徒步攻略。“
保温桶里的牦牛骨汤还在冒着热气,香气西溢。陈枫盯着她搅动汤匙的手,喉结动了动:“我可能要去一趟大伯服役的地方。“周晚的动作顿住,倒映在汤面的月光碎成银鳞:“是因为照片里的东西?“她突然从帆布包里掏出本《龙国地质勘探志》,书页间夹着几张泛黄的剪报,彩页上用红笔标注着昆仑山脉的异常磁场带,“那天在你家阁楼,我看见......“
陈枫猛地抬头,撞进她清澈的眼眸。记忆突然闪回军训时的操场,被误会涂口红的少女涨红着脸辩解的模样,此刻与眼前冷静翻书的身影重叠。周晚用铅笔尖点着地图:“我查过,大伯当年所在的哨所,正好在这条磁暴带上。1998年的地质报告里提到,那里出现过持续三天的极光现象,和星陨铁的磁场特征高度吻合。“
临别前的清晨,周晚把塞满暖宝宝的登山包递给他时,手指在他掌心轻轻画了个圈。她脖子上的六芒星项链在阳光下晃出细碎的光:“每天晚上八点,必须给我发定位。“她突然踮脚,将创可贴贴在他后颈的旧疤上,“要是敢冻着饿着,回来就罚你画一百张雪山。“说着,她又往他口袋里塞了包草莓味的喉糖,“路上想我的时候就吃一颗。“
陈枫的火车缓缓驶出站台,透过车窗,他看见周晚举起的画板。白色画布上,穿着冲锋衣的小人背着登山包,前方是连绵的雪山,天空中有一颗巨大的、发光的星核。右下角用红笔写着:等你带真正的星核回来。火车鸣笛声中,他摸着口袋里母亲偷偷塞的护身符,还有爷爷硬塞的老式指南针,忽然觉得肩上的重量不再是负担,而是三代人跨越时空的接力。
昆仑山的风裹挟着雪粒扑在脸上,如刀割般疼痛。陈枫裹紧冲锋衣,对照着照片寻找大伯当年的哨所。海拔4500米的稀薄空气让他每走一步都像背着巨石,心跳快得几乎要冲出胸腔。眼前总能浮现出周晚在画室等他的模样,还有母亲偷偷往他行李箱塞红景天的身影。每当想要放弃时,他就拿出口袋里的照片,照片上大伯年轻的脸庞仿佛在给他力量。
当夕阳将冰川染成血色时,陈枫终于在坍塌的哨所废墟下,摸到了那块刻着星纹的金属片。金属片表面冰凉刺骨,却在接触到他体温的瞬间,泛起微弱的蓝光。他颤抖着将金属片与照片里的星核残片比对,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的那一刻,仿佛听见了时空的回响。远处的雪山在暮色中巍峨耸立,而他知道,这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