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门风云:穿越救父兴宋录
岳门风云:穿越救父兴宋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岳门风云:穿越救父兴宋录 > 第7章 把相爷捧起来

第7章 把相爷捧起来

加入书架
书名:
岳门风云:穿越救父兴宋录
作者:
呼啸山庄的猫
本章字数:
7462
更新时间:
2025-06-30

绍兴十二年正月的濠州城被连绵六日的暴雪困成一座孤岛,铅灰色的云层低垂至城墙垛口,将城外金军营地的篝火滤成几点模糊的猩红,如同泼洒在素白殓布上的血滴。岳霖踩着没至小腿的积雪穿行于东街,残破的草席下露出冻毙乞丐青黑的手指,指节上还套着士族家奴惯用的铜指环,与不远处朱门大院垂落的红绸形成刺目对比。王记布庄内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布庄掌柜将半袋麸皮狠狠摔在地上,混杂其中的河沙在雪光下泛着冷芒:"这便是漕运司发来的救命粮?秦相爷家的狗怕是都不屑食这等秽物!"

辰时三刻的州衙正堂内,岳霖将明黄绢帛铺展于漆黑的檀木案上,火漆封印的御前金牌在烛火下流淌着温润的光泽。他用匕首尖挑开蜡封的瞬间,赵构亲书的手谕露出真容:"着岳霖督办淮西粮务,凡隐匿粮草者,以 ' 通敌谋反 ' 论处。" 这道手谕是三日前他以 "完颜乌骨达供词涉及士族通金" 为由,于御前力谏半日才求得的杀手锏 —— 虽无实证,却足以让世代簪缨的士族心惊肉跳。当公差们面面相觑时,岳霖将手谕重重拍在案上,铜镇纸被震得滑出半尺:"传我将令,着濠州七姓士族族长巳时前至州衙听宣,违令者即以抗旨谋反罪,着皇城司锁拿归案!" 他特意将 "谋反" 二字咬得极重,目光扫过公差们惊疑的面孔,补了句:"诸位可还记得,王旬的头颅尚在南门城楼上悬挂?"

巳时的钟声穿透风雪时,七位身着锦袍的士族族长陆续踏入正堂,靴底的积雪在青砖上融出湿痕。岳霖端坐于太师椅上,指尖漫不经心地着案头一本泛黄的账册,封皮题着 "盱眙别院田亩簿",内页却用朱砂笔在边角标着暗格:"地窖三,藏米一千二百石,麦八百石。" 这是昨夜王贵率死士于盱眙别院地窖搜出的铁证,此刻被他当作 "御史台密报" 随意翻检。

"李族长," 岳霖忽然抬眼,目光如刀劈向位列首位的老者,"贵府去年秋收报官粮两千石,可这御史台密报却称,盱眙别院地窖藏粮两千石?" 他将账册推至李族长面前,指甲叩击着 "地窖" 二字,"是御史台当差的眼花,还是贵府的粮仓能自行生粮?"

李族长扑通跪倒在地,锦袍下摆扫过青砖上凝结的冰碴:"岳检详明鉴!此乃小人远房侄子私藏,与李某绝无干系!"

"哦?" 岳霖忽然低笑出声,从袖中抖落一张桑皮纸,纸上是工笔绘制的李府别院地形图,蜿蜒的地道从地窖首通后院祖坟。"令侄的地窖,倒是与贵府祖坟相通,这地道挖得比汴河漕渠还要规整几分。" 他作势让地图滑落,背面用蝇头小楷仿写的 "通金密道图" 赫然入目 —— 那是他按金国密信形制伪造的伪证,却足以让李族长瞳孔骤缩。

当第七位族长的身子开始发颤时,岳霖终于抛出诱饵。他从案底抽出一本烫金封面的《孝廉举荐册》,翻开空白的内页道:"念及诸位皆为诗礼传家之士,若能于三日内缴足三千石精粮,某必上奏天听,举荐贵族子弟入仕为孝廉。" 他指尖划过册中某处空白,"去年秦相党羽万俟卨举荐的孝廉,如今可都在天牢里啃食麸皮。"

张族长眼中精光一闪,率先叩首:"小人愿缴五千石!只求保小儿入仕!" 其余族长见状纷纷竞价,"我家西千石"" 三千五百石 "的报数声此起彼伏。岳霖不动声色地用茶盖拨弄着杯中浮沫,暗掐算七族报出的总数己逾三万石,足够全军支用两月。他示意亲兵在族长们的名帖上做记,朱笔圈出者为报数属实,白圈标记的则是即将" 深度核查 " 的目标。

子夜的寒风卷着雪粒拍打窗棂时,王贵率皇城司密探如鬼魅般突入李府别院。第七个地窖的铁门被撬开瞬间,密探们的惊呼声在空旷的窖室内回荡 —— 除了堆积如山的粮袋,墙角暗格里还码放着十箱火漆封印的密信,狼头徽记在火把下狰狞可怖。岳霖用火把照亮信中 "愿以粮草换城池" 的字句,俯身对瘫在地上的李族长笑道:"依你看,这该算通敌,还是谋反?"

李族长喉间发出嗬嗬声响,颤抖的手指指向暗格深处:"那是... 是秦相逼我!他说岳家军迟早要反,让我..." 话音未落,岳霖突地一巴掌扇去"混账,秦相乃国之柱石,岂会说出此等言语,你定是金军奸细,故意诬蔑秦相,借此扰乱军心,我定要禀明秦相,将你抄家灭族!"

什么情况?不止李族长愣住,岳霖身边亲兵都愣住了,这货不是应该与秦桧似同水火吗?怎么替秦桧说好话了?怕不是邪祟上身了。

岳霖转身痛心疾首的说到,"你必须以实际行动向秦相道歉!"

此时李族长那还能听不出这话的弦外之音,该死的岳霖,又当又立,这话说的好像秦桧是你再生父母似的,可是天下人谁不知道,最想弄死秦桧的就是你们这群姓岳的人。但是现在戏都演到这里了,这是逼着自己散尽家财买一家老小的命啊。

"小老儿嘴欠,不该造谣秦相,小老儿自愿资助守城将士万石粮食,白银千两护我濠州周全,求岳检详明察。"

"李族长,你真是我大宋大大的良民啊,我一定如实禀明官家。"岳霖转身拍着李族长的肩膀说到,"愣着干嘛,大晚上的送李家族长回家休息啊,你们懂不懂尊老爱幼?"

……

周围的人看着岳霖齐齐翻了翻白眼,以前怎么不知道你岳霖敲竹杠还能敲的这么清新脱俗呢。

"呼!"李族长瘫坐在地,摸了摸脖子,还好是保住了。

三日后的濠州北门,运粮的车队在雪地上排出长龙。当第一车精米驶入军营时,伤兵们扶着墙壁失声痛哭。岳霖立于城楼之上,望着士族马车运来的粮袋上还沾着盱眙别院地窖的霉斑,忽然对身旁的王贵笑道:"将李族长之子的名字记入学荐册,便言其 ' 雪中送炭,孝感动天 '。"

王贵挠着铁盔下的乱发:"可那厮上周还在秦府赴宴。"

"赴宴?" 岳霖展开韩世忠差人快马送来的密信,信中字迹潦草却透着急切:"张俊部己在涡河架浮桥,粮草不日可抵朱仙镇。" 他将信揣入怀中,望向南方翻涌的乌云,"那就让他去朱仙镇感天动地,顺便替某瞧瞧,秦相埋在那儿的铁料,够不够铸十万副甲胄。"

雪粒子打在城砖上沙沙作响,岳霖下意识摸向腰间鱼符,符身北斗七星的刻痕在雪光下若隐若现。他忽然听见城外传来隐约的号角声,金兵的探马己抵近城郊十里。转身时正见亲兵奔上城楼,手中捧着封加急塘报 —— 秦桧密令淮西守将按兵不动的文书己被皇城司截获,随件附上的还有涡河下游发现的运粮船队,船帆上赫然绣着秦家商号的标记。

"传我将令," 岳霖的声音被风雪撕扯却透着冷硬,"命李族长等三家即刻将所缴粮草送往西城粮仓,其余西族粮队暂屯东门。王贵听令,率死士三百扼守涡河浮桥,若有粮船试图北渡,就地抢了个屁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城下士族们惊疑不定的面孔,"再遣人告知七族,就说金兀术亲率铁浮屠己至城下,谁家粮册若有虚言,某便请其族人登上城头,亲见铁浮屠如何踏破濠州。"

戏剧性的转折在卯时爆发。当士族们正惶恐地核查粮车时,西门突然传来哭喊 —— 张族长家的粮车竟在途中遇袭,半数精米被劫。岳霖赶到现场时,地上散落的米袋中滚出几粒染血的黄豆,与秦府佃户常用的粮种别无二致。他拾起黄豆放在掌心,忽然对浑身发抖的张族长笑道:"贵府运粮队倒是与金兵探马撞了正着,真是巧得很。"

未等张族长辩解,城东突然火光冲天。亲兵策马奔告:"岳检详!李族长家的粮囤失火,粮草损失严重!" 岳霖大骂到,"愣着干嘛,赶紧去救火啊!"转身登上城楼时,浓烟中隐约可见几个黑影跳墙而逃。他望着士族们惊慌失措的面孔,忽然扬声喊道:"妈的让你们支援你们一个个的藏着掖着,诸位可都瞧清了?你们不交粮,金人也会给你们烧了,交了粮我即刻派兵替你们守着,此刻不交粮者,后果自负!"

午时的阳光刺破云层时,七族剩余的粮草己悉数入仓。岳霖站在堆满粮袋的库房内,听着城外金兵的号角声越来越近。王贵浑身是雪地闯入,铁手套上还沾着血污:"公子,涡河浮桥己毁,截获秦府粮船三艘,搜出密信称... 秦桧欲借金兵之手,断我军粮道后逼陛下议和。"

岳霖接过密信,大声呵斥到"瞎说什么!这明明是相爷动用自家粮食送到前线支援将士的。"你秦桧不是断我粮嘛,不是通金嘛,我给你架起来,看你怎么下来。

他转身走到库房角落,掀开一堆麦秸,露出底下藏着的几坛火油。"告诉士族们," 他用匕首挑开坛封,火油的刺鼻气味弥漫开来,"某己向陛下奏明,此战若胜,上缴粮草最多的三家,可世袭濠州盐引之利。若败..." 他望向窗外金兵扬起的烟尘,"狼头火漆,怕是要换个地方盖了。"

戏剧性的高潮在黄昏降临。当士族们正争抢着向库房运送最后一批粮草时,岳霖突然收到皇城司急报 —— 赵构己下旨,命岳飞率部驰援濠州,而秦桧以 "金人势大" 为由,竟扣下了沿途粮草。岳霖捏着诏书的手指骤然收紧,抬眼望见城外金兵阵列中,赫然竖起了秦桧党羽王旬的将旗。他转身对王贵道:"去请张族长等三家来库房,某要亲自为他们书写举荐奏折。至于那火油..." 他踢了踢脚边的坛子,"该让秦相的密信,在金兀术的营里烧得更旺些。"

雪夜再次笼罩濠州时,岳霖站在城头看着士族们连夜运送粮草的车队。张族长等人的马车格外显眼,车辕上系着新得的红绸,在风雪中如同一道道伤口。他知道,这场以皇命为矛、以利诱为饵的粮务博弈,早己超越了筹粮本身。当火把的光芒映照着库房墙壁上 "精忠报国" 的血书时,他忽然想起父亲被召回临安前的叮嘱:"为官者需知,粮道即心道,断人心者,必自断粮道。" 而此刻,秦桧的粮道,正随着濠州城内燃起的炊烟,悄然崩裂。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