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他注意到遐蝶的目光似乎无意识地飘向了他这边——确切地说,是飘向他空着的座位。
那目光停留了大概一两秒,很快又像受惊的小动物一样缩了回去。唐夏衍有点疑惑,她在看什么?
更奇怪的是,他好像看到遐蝶的耳根微微有点泛红?是屏幕光映的,还是空调太热?唐夏衍不太确定。
他忍不住又想起她写的那本《废墟纪元》。
主角名字用的是他,唐夏衍。这事儿他第一次知道的时候,心里挺惊讶的,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问她为什么,她只小声说觉得“适合做主角的名字”。
后来书里有些场景,比如崩坏的圣芙蕾雅、深紫色的天空,听起来……有点耳熟。他自己偶尔也会做些光怪陆离的梦,醒来后细节模糊,但那种压抑的感觉,似乎和她描述的某些片段微妙地重合了。
这巧合让他心里也犯过嘀咕,不过很快就丢开了。毕竟自己现在所在的世界观里是没有“崩坏”这种东西。
小说是小说,梦是梦。八成是最近压力大,社团的事加上她那本越来越火的书,让他有点胡思乱想。
那边,遐蝶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手指终于重新放回了键盘上。虽然动作还是很慢,很迟疑,但至少,那个固执闪烁的光标,开始缓缓向右移动了。
唐夏衍收回目光,也重新看向自己屏幕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至少,她开始写了。这第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
几天后的下午,唐夏衍提前到了社办。他今天约了打印店老板来拿社团新设计的书签样品,得提前整理下桌面。
社办里静悄悄的,只有遐蝶一个人在。她戴着大大的降噪耳机,背对着门,正全神贯注地对着电脑敲字。键盘声比平时快了些,噼里啪啦的,看来状态不错。唐夏衍心里松了口气,轻手轻脚地走到自己座位。
他刚坐下,手机就震了。打印店老板说路上堵车,可能要晚半小时。唐夏衍有点无奈,回复了个“好的”。放下手机,他顺手打开自己的电脑,想再看看活动预算表。
刚点开文件,就听到遐蝶那边传来一声很轻的吸气声,像是被什么东西噎住了。唐夏衍抬头看过去。
只见遐蝶盯着屏幕,身体僵硬得像块石头。刚才那股流畅的打字劲儿全没了。她的手指停在键盘上,微微发抖。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一片惨白。
“怎么了,遐蝶?”唐夏衍忍不住问了一句。他觉得不太对劲。
遐蝶像是没听见,或者说听见了但反应不过来。她猛地抬手,动作慌乱地想把笔记本电脑合上,结果手肘不小心带倒了桌角那个修补过的保温杯——就是赛飞儿总用的那个。
“哐当!”保温杯摔在地上,声音在安静的社办里显得特别刺耳。水洒了一小片,杯子滚了两圈,停住了。
遐蝶这才像被惊醒,飞快地摘下降噪耳机,慌慌张张地弯腰去捡杯子。她低着头,唐夏衍看不清她的表情,但能看到她捡杯子的手在抖。
“没事吧?烫着没?”唐夏衍赶紧起身走过去。
“没…没有…”遐蝶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叫,带着明显的鼻音。她把杯子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什么救命稻草,头埋得低低的,完全不敢看唐夏衍。
唐夏衍的目光不可避免地扫过她还没合上的电脑屏幕。页面停留在Point网站《废墟纪元》的最新章评论区。最上面几条刚刷出来的评论,用加粗的字体,异常扎眼:
**【用户“键盘审判官”】:写的什么玩意儿?主角脑子进水了?这么明显的陷阱也踩?作者智商欠费吧?弃了弃了!】
**【用户“剧情粉碎机”】:最新章节奏崩得妈都不认!之前吹得天花乱坠,就这?失望!】
**【用户“匿名”】:感觉作者江郎才尽了,写得越来越水,跟挤牙膏似的。不行就赶紧完结,别硬拖!】
还有几条稍微好点,但也带着不满和质疑。
唐夏衍的心沉了一下。他大概明白刚才那声响动是怎么回事了。这些恶意的评论像冰水,瞬间浇灭了遐蝶好不容易燃起的写作热情。
“别看那些胡说的。”唐夏衍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有力,“网上什么人都有,有些人就是专门挑刺找存在感。你的故事很好,那么多读者喜欢就是证明。星天天追着催更呢,对吧?”
他试图用星来转移她的注意力。
遐蝶抱着杯子,只是更紧地缩着肩膀,摇了摇头,还是不吭声。一滴水珠从她低垂的额发上滑落,掉在地上,不知道是溅出来的水,还是别的什么。
就在这时,社办的门“哐”地被推开,星像一阵风似的卷了进来,人还没到,声音先到了:
“大大!我来了!今天份的灵感补给——”她手里晃着两杯奶茶,笑容灿烂。
但当她看清社办里的情形时,笑容僵在了脸上。唐夏衍站在遐蝶桌边,脸色不太好。遐蝶抱着杯子缩在椅子里,像个受惊的鹌鹑,电脑屏幕还亮着,上面那些刺眼的评论一目了然。
“靠!哪个王八蛋又嘴贱?!”星瞬间炸毛,几步冲过来,把奶茶往桌上一放,弯腰就去看屏幕,“‘键盘审判官’是吧?等着!我这就去跟他大战三百回合!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球棒’精神!看我不喷得他满地找牙!”她撸起袖子,掏出手机就要开干。
“星,别添乱。”唐夏衍赶紧按住她。这个时候让星去跟人对骂,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让遐蝶更难堪。
“可是他们骂大大啊!”星气呼呼地指着屏幕。
“骂回去解决不了问题。”一首沉默的穹不知什么时候也进来了,站在门口。他看了一眼屏幕,又看了看缩成一团的遐蝶,眉头微皱,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清理掉,或者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