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华夏十大遗憾!】
【第六名——杜甫,诗圣少陵野老!】
【人物介绍: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好学,七岁能诗。】
【青年时漫游吴越、齐赵,渴望通过科举入仕,却屡试不第。】
【安史之乱爆发后,历经颠沛流离,目睹民生疾苦。】
【其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记录下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剧变,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晚年漂泊西南,在夔州创作大量佳作。】
【最终贫病交加,逝于湘江舟中。】
【人物评价:他以笔为剑,将苍生苦难凝练成字字血泪的诗篇,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诠释文人的赤子之心与家国情怀。】
【虽才华横溢、心怀天下,却一生困顿不得志,仕途坎坷,壮志难酬。】
【未竟的济世宏愿与飘零的人生轨迹,成为中华文化长河中令人叹息的遗憾,其悲怆与执着,至今仍触动着世人的心灵。】
…………
大汉。
酒气醺天的刘邦斜倚在椅子上,脚边酒坛东倒西歪。
看到杜甫在榜单上的身平,他拍腿大笑:
“比郦食其那竖儒还呆!当年老子凭三尺剑取天下,哪用得着什么八股文章?”
忽然抓起酒碗猛灌,酒水顺着虬髯滴落:“但他骂‘朱门酒肉臭’倒痛快!”
醉意朦胧中,他晃着酒碗指向未央宫:
“若在朕手里,定让这书生当巡按御史,专挑那些狗官的刺儿!”
话音未落,又自嘲地笑起来:“可惜生不逢时。”
武周。
凤目掠过榜单,武则天指尖叩击嵌宝金座。
“以诗才入殿试,策论当比骆宾王更犀利。”
她忽而轻笑,眼角细纹里藏着睥睨天下的自信。
“当年朕敢用酷吏制衡关陇,若杜甫生在武周,破格提拔为拾遗又何妨?”
随即,话锋陡转。
“可他偏死守‘致君尧舜’的迂腐,不知朝堂如棋局,规矩本是活人所立。”
最后,她冷哼一声:
“书生总把忠君当死理,若连权变都不懂,终究难成大器。”
北宋。
岳阳楼畔,范仲淹展读杜甫诗集,目光久久停驻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
他轻抚腰间玉带,喟然长叹:
“杜工部此等襟怀,与我的志向,如出一辙!”
望着洞庭湖上翻涌的波浪,他对身旁幕僚道:
“世人只道杜诗沉郁,却不知每一字皆是心系苍生的热忱。
他一生困顿,仍以笔为杖藜,丈量人间疾苦,此等文人风骨,当为万世师表!”
南宋。
李清照翻阅杜甫诗篇
她读到“国破山河在”的字句,声音微微发颤,
“靖康之变后,我辗转江南,方知他笔下的离乱之痛,字字锥心。
文人之笔,当如杜工部这般,既可绘山河壮丽,亦能书人间至痛。
此等境界,我穷尽一生,恐难企及。”
明朝。
朝房里,于谦反复诵读杜甫诗句,抚须赞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短短十字,便将人间不平道尽!”
他将诗集贴在心口。
“这等文字,胜过万千谏言奏章!”
听闻宦官王振专权,于谦攥紧诗集:
“杜工部以诗为刃,我以命相谏,虽不能改变一时,却能让后世看清是非!”
太平天国·洪秀全
天王府内,洪秀全猛地将杜甫诗稿摔在案上。
“‘大庇天下寒士’?酸儒空谈!”
他看着墙上“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教义横幅,眼中闪着狂热的光。
“我太平军铁蹄踏处,才是真正的大同!”
火盆中腾起的热浪映得他面色狰狞,洪秀全一把将残稿掷入火中
“书生误国!若非这些腐儒空谈仁义,早该让刀剑见真章!”
噼啪的爆裂声中,未说完的话化作青烟消散。。
【你出身皇室,自小在宫廷的风云变幻中成长,早早便深谙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江山社稷的重量。】
【虽未承嫡长之位,却心怀壮志,暗暗发誓要扭转乾坤。】
【年少即位,便以雷霆之势肃清乱政势力,试图重振朝纲。】
【面对内忧外患的危局,你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一次次调兵遣将,一场场改革求变,只为守住祖宗基业,实现中兴之梦。】
【可惜时局艰难,天灾人祸不断,朝堂党争不休。】
【你虽竭尽全力,却难敌大厦将倾。】
【面对愈演愈烈的危机,你苦苦支撑,在猜忌与无奈中不断挣扎,每一步决策都充满艰难与苦涩。】
【当最后的防线被攻破,你带着对天下百姓的牵挂,以决绝的方式为王朝画上句点。】
【你的一生,是与命运抗争的一生,虽无力回天,却也留下了令人叹息的悲壮篇章。】
…………
大汉,未央宫内
汉武帝看着金榜,手指无意识地着案几,神色莫测。
良久,他开口道:
"原以为王室子弟多耽于享乐,今日见此,倒是打破了朕多年来的固有印象。
不过看榜单那天下局势错综复杂,仅凭一腔决心,想要力挽狂澜,终究是难啊!"
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又有几分审视。
卫青立于一旁,目光扫过金榜文字,随即皱眉首言:
"我观其调兵遣将,虽有章法,可这用人多疑之态,实乃兵家大忌!
若不能用人不疑,即便有百万雄兵,也难成大事。"
卫青常年征战沙场,深知皇帝的信任在军队中的重要性,因此对金榜人物的这一缺点毫不留情地指出。
东汉
刘协瘫坐的龙椅上,案头摆着曹操送来的"请安"奏折。
刘协盯着金榜上"在猜忌与无奈中不断挣扎"的字句,突然将案上茶盏狠狠砸向地面:
“朕的噩梦……何时能醒?
曹操得胜归来,不过是把朕的枷锁又紧了三分!
衣带诏败露时,董贵人被勒死在朕面前...他想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
朕从洛阳到许昌,二十载傀儡生涯,连为妻儿报仇的勇气都没有!"
大明
朱由检悬在煤山老槐树枝桠上的衣带在风中轻晃,脚下散落着沾满泥污的龙靴,远处紫禁城火光冲天。
朱由检将头缓缓探入衣带,却被金榜的光芒刺痛双眼。
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以决绝的方式为王朝画上句点",颤抖着抚过树干上的勒痕:
"原来连自尽都早己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