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深宫:步步藏锋
权谋深宫:步步藏锋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权谋深宫:步步藏锋 > 第26章 祭雪初谋

第26章 祭雪初谋

加入书架
书名:
权谋深宫:步步藏锋
作者:
锦云沉
本章字数:
7412
更新时间:
2025-07-07

宫城深冬,寒风凛冽,寂雪初降。琼枝玉树间覆上一层薄薄霜雪,映得长乐宫檐角如琉璃生辉,却透着一股清冷肃杀。御花园中残荷枯枝伏低,唯有几株墨梅吐蕊,在风中幽香浮动,似在暗示风暴将来之前的片刻宁静。

慈宁宫内暖阁深处,炉火静燃,龙涎香气袅袅升腾。太后高坐于暖榻之上,身披银纹貂裘,凤目微眯,威仪不减。殿中侍立着内务府总管刘海与礼部侍郎王慎,皆低头屏息,不敢有丝毫造次。苏婉宁斜坐在一旁,身着素雅宫装,姿态柔顺,唯有垂下的眼睑掩藏不住一丝锋利的光。

“腊月初八冬祭在即,礼部准备得如何?”太后声音幽冷,从半垂的帘幕后传出。刘海忙上前一步,恭敬禀道:“回太后,冬祭大典所需供品、礼器均己备齐,礼部尚书沈大人亲自统筹,各宫妃嫔届时陪祭。因无皇后主祭,昭贵妃将统领后宫典仪,诸事皆按例行操办。”他顿了顿,飞快瞥一眼苏婉宁,又道,“淑妃娘娘亦熟谙宫礼,可为襄助。”

太后闻言微微颔首,却不置可否。她端起茶盏轻啜,放下时故作随意般问:“和妃入宫也有时日,虽然身份特殊,但身为晋国妃嫔,该学的规矩也教得七七八八了吧?”王慎连忙应道:“和妃娘娘勤勉用心,这些日子每日都有礼仪嬷嬷教习宫中典制与祭祀仪轨,想来己无大碍。”

太后闻言冷冷一笑,眸光一转落在婉宁身上:“淑妃,你平日与那陈国来的和妃接触最多,可觉得她能担此重任?”婉宁心中一凛,面上却露出一丝恭谨笑意:“回母后,丽华妹妹秉性端谨,只是毕竟初入宫闱,对许多礼制怕还生疏。臣妾以为,冬祭乃国之大典,礼仪繁复,若有一丝差池,恐有损先祖颜面。丽华妹妹若承担太重,只怕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如由孙女多分担一些典仪,以防不测。”她语声柔和,字字为陈丽华着想,实则暗指陈丽华难堪重任。

太后听后并未立刻回应,修长指尖轻扣椅柄,缓缓道:“皇帝让昭贵妃主掌祭典,本宫本不便多言。不过,”她语气微顿,目光凌厉如刃,“外邦和亲之人,是福是祸,需得在祖宗面前验上一验。既然和妃己熟读宫礼,不妨就让她在祭典上表现一番,也好让满朝文武与百姓看看,她是否担得起晋国妃嫔的身份!”

婉宁眸中寒光一闪,心底暗喜,面上却急声道:“祖母,丽华妹妹初来乍到,若有差池,岂不……”“够了!”太后冷然打断她,“哀家意己决。祭典上,让和妃亲诵祝文,奉上首祭之香。”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变色——首祭之香,乃全祭之始,一旦出了岔子,便是大不敬!刘海与王慎交换一个慌张的眼色,却无人敢出言相劝。

婉宁垂首掩去唇角一丝冷笑,心下盘算:“祝文冗长晦涩,稍有疏漏便会贻笑大方。更何况首香稍有不慎熄灭,便是凶兆!陈丽华,这可是你自取其辱的好机会。”她柔声劝道,“母后所言极是。丽华妹妹既为我晋妃嫔,自当在宗庙前尽忠。只是典仪非小事,还是需谨慎筹备。孙女愿协助和妃,确保万无一失。”太后眼皮也不抬,只淡淡道:“你不必做这个老好人。真出了岔子,哀家唯问她一人。”

短短数语,决定了一场风波的起点。王慎与刘海战战兢兢告退出去。婉宁也起身告退,临走前太后忽道:“婉宁,好生看着点。莫叫祖宗蒙羞。”语气森冷,意味深长。婉宁心头一震,忙敛衽应“是”。待出了慈宁宫,她抬头望向宫墙外漫天肃杀寒意,心中冷笑:“母后放心,此番定叫那外邦女子颜面扫地,再无翻身之日!”

与此同时,昭贵妃苏临汐亦收到礼部一纸急报,告知太后钦定和妃于冬祭上诵祝文、上首香的决定。听雪阁内暖炉静静烧着银霜炭,苏临汐看完折子,柳眉深锁。兰枝垂手侍立,低声道:“娘娘,太后这不是存心为难和妃吗?祝文繁难,稍有差池太后定要借题发挥。何况……”她没敢继续说下,但苏临汐又岂会不知:何况首香若灭,必归咎于执香之人,后果不堪设想。

苏临汐轻叹一声,缓缓起身走到窗边。窗外寒风卷起片片落雪,天空灰白,她伸手拢紧衣袖,眼中思绪翻飞:“前世并无陈丽华入宫,此次和亲改变了许多事。但太后与婉宁之心如旧,一样容不得外邦妃嫔。她们必定要借机陷她于不义。”想到此处,她眸色渐冷,“陈丽华此番劫难,若不相助,金氏之计又要得逞,晋陈两国再起波澜。”她回首看向兰枝,声音低缓却坚定:“去和妃殿走一趟,就说本宫为了祭典,与她提前演练祝文和礼仪。”兰枝领命而去。

和妃所居听雪轩在后宫西侧,院中遍植腊梅,此刻朵朵梅花压枝,暗香盈袖,却难掩一丝冷清之气。陈丽华正独坐于书案前,面前摊开的正是冬祭祝文册。她凝神细读,每个音节都在心中默诵,眉宇间透出一抹坚毅。然而手中的卷轴仍有微微颤意——她岂会不知,这份突然落在她身上的重担背后,藏着怎样的刀锋?

翠影为她添上一杯热茶,轻声道:“娘娘,您己经看了一下午,再歇一歇吧。”陈丽华摇头:“不得马虎。祝文是祭祀之魂,一字一句皆关大局。我绝不能出了错,负了皇恩。”说是如此,指尖却因长久紧握书卷而有些发白。清荷站在一旁,眼圈微红:“娘娘,这明显是太后存心……存心为难您。”她声音哽咽,不敢说出更重的话来,“奴婢实在替您不值。”

陈丽华闻言心头一酸。清荷是随她自陈国而来的贴身侍女,前阵子冤屈得雪后,仍对主仆蒙冤心有余悸。陈丽华柔声道:“傻丫头,不值又如何?身在这深宫,一步一掷皆由不得自己。如今之计,唯有尽力做到无懈可击,旁人才能拿不出我的错处!”她握紧拳,指甲几乎陷入掌心,内心默念,“父皇将我托付给晋国,我绝不能辱没陈国颜面,更不会轻易被人击倒!”

正说着,门上传来通报:“昭贵妃娘娘驾到——”陈丽华一惊,连忙起身迎接。只见苏临汐身披月白色斗篷,衣裙曳地,神色温和中带着关切。两人见礼坐定,挥退了左右侍女,只留兰枝与翠影远远伺候。

苏临汐略一打量陈丽华憔悴的面容,温声道:“妹妹近日为祝文之事费神了。”陈丽华苦笑道:“承蒙太后抬爱,实不敢懈怠。”苏临汐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本誊清的祝文册,递过去:“这是我吩咐礼部誊写的注释,标明了每句祝文的典故和音律重音,或可助你理解记忆。”陈丽华眼前一亮,双手接过,翻看两页,果然详实非常,不禁感激道:“姐姐有心了!”

苏临汐轻声道:“今日来,还有几句话想提醒你。冬祭大典森严,祖宗牌位前容不得半点差池。你诵祝文、上首香之时,务必心无旁骛,步履从容。若觉不对,也万不可慌张失措。”陈丽华深吸一口气,郑重点头:“多谢姐姐教诲,妹妹谨记于心。”

她顿了顿,眉宇间闪过一丝愧疚,“前些日子若非姐姐暗中相助,清荷与我只怕己在劫难中沉沦…丽华无以为报,只愿以诚相待,绝不负姐姐厚爱。”苏临汐微微一笑,扶住她的手,柔声道:“我们皆身在局中,唯有同舟共济,方渡惊涛骇浪。何况和亲之事本因我而起,我不会坐视你出事。”

陈丽华望着苏临汐清澈却深不见底的双眸,心中既感激又隐隐敬佩。这位晋国宠妃,看似柔婉,实则心机与魄力兼具,怪不得能屹立深宫多年。两人相视一笑,一时竟有种惺惺相惜之感。

暮色渐沉,苏临汐起身告辞。临别前,她压低声音道:“明日祭典,我会留意西周。若发现不妥,会及时提醒于你。记住,无论发生何事,切莫慌乱失态。皇上和群臣都在,稍有不慎就入人彀中。”陈丽华郑重应下,“妹妹省得。”

夜幕降临,寒风吹彻院落。苏临汐披风翻飞,快步登上凤辇回宫。一路上,她凝望漫天残雪,思绪暗涌:“金氏与婉宁既设此局,绝不止想她出丑,恐还有后招……”心念及此,她自袖中取出一封早己写好的密信,递给随行心腹,“速送给冷大人,嘱他冬祭当夜务必加强布防,留心可疑之人。”心腹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另一边厢的凤仪殿内,烛火明灭。婉宁独坐罗汉床上,听闻探子来报:“昭贵妃去了和妃殿,两人密谈良久。”她柳眉轻蹙,冷哼一声:“苏临汐倒与那个外邦狐媚子走得近,真当联手就能抵挡本宫?”她挥退探子,招手屏退左右,只留心腹婢女紫缎侍侧。

“嬷嬷那边都安排好了?”婉宁低声问。紫缎忙点头:“您放心,教习和妃礼仪的鲁嬷嬷,早按您的吩咐,将祝文中两句关键乐章音律教偏了半拍,又隐去了一个敬祖停步礼。届时和妃依错了节奏,必要惹恼太后。”

婉宁目光闪过一丝阴翳:“还有首香……”“香料己备妥。”紫缎从袖中取出一只纤细的银针和一小包药粉,“这是极细的阴磷粉末,抹于线香中段,燃至时遇空气立灭无踪。届时首香定然半途熄灭。”婉宁听罢扬起唇角:“做得好。只要香灭,她便是百口莫辩的罪人。”

紫缎迟疑片刻,又道:“只是娘娘,万一和妃运气好,一切顺利无碍呢?”婉宁脸色一寒:“顺利?哼,有我在,她休想顺利!”她缓缓站起,在烛光下踱步,神情如覆冰霜,“必要时,再制造些‘不顺’出来。总之要让她在众目睽睽下失仪!你传话给金大将军安插在祭典侍卫中的人,只要一见机不对,便制造混乱,务必拖她下水!”

紫缎领命而去,婉宁倚栏眺望夜空,只见漫天阴云压顶。一阵冷风卷过,吹得殿门哐当作响。婉宁紧了紧披风,眸中狠戾毕现:“陈丽华,此番我要你身败名裂!苏临汐,就算你有通天手段,也护不了她!”她低声喃喃,“冬祭将至,让暴风雪来的更猛烈些吧……”

夜,更深了。禁钟悠扬敲响子时,万籁俱寂。深宫之中,却有数股暗流在悄然涌动。一个身影从凤仪殿偏门掩出,快速朝御花园方向潜行;而在太平卫值房外,一名侍卫得令,翻身上马冲入夜色。寒风如刀,卷起朵朵残雪,预示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斗法即将揭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