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第13章 重战长安火药建功 司马懿溃败走潼关

第13章 重战长安火药建功 司马懿溃败走潼关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作者:
肉肉的小书虫
本章字数:
6138
更新时间:
2025-06-25

章武八年(公元 228 年)五月,阳光洒落在蜀汉国崎岖的山道之间,微风拂过时,树叶沙沙作响。然而,这宁静的氛围却被阵阵清脆而响亮的金属撞击声所打破。

只见一支由五百名精壮蛮兵组成的队伍,正押解着一辆辆满载红糖的马车缓缓前行。这些车辆排成一条长长的队列,宛如一条蜿蜒游动的赤红色巨蟒,在山路上徐徐行进。为首的正是南蛮之王——孟获。他亲自护送红糖三千斤的最后一批。

终于,车队抵达了成都北郊的军器监。这里早己竖起了三十六座巨大的熔铁炉,炉火熊熊燃烧,炽热的火焰舔舐着天空。刘禅站在其中一座熔炉前,神情专注地指挥着匠人们操作。他高声喊道:“硝石六成五分、硫磺两成、木炭一成,红糖五分,注意比例一定要精确!还有,这糖浆必须熬制到如同琥珀一般的颜色,方可与其他材料混合!”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匠人们纷纷忙碌起来。他们熟练地操控着大勺,不断搅拌着锅中逐渐浓稠的糖浆。与此同时,一旁的工地上摆放着数以万计的竹节,等待着即将填入的致命火药。

而那些用于引爆的引信,则被精心地缠绕上了浸过鱼油的麻绳。这种特殊处理可以确保引信在点燃后迅速传递火星,从而引发剧烈的爆炸。整个场面紧张而有序,所有人都深知自己正在批量制造一种威力惊人的武器——震天雷。

章武九年,229年,三月末,大汉军队重新攻打魏国长安的部队又集结完毕,共计12万人,携带最新的攻城武器秘密武器——强烈火药,以及众多攻城器械又开始浩浩荡荡地开赴长安。而太子刘禅则被留在成都监国。

进攻计划如下:汉中太守魏延率大军攻打南边城墙,副将吴懿、陈到率大军攻打西门,振威将军马岱攻打北门;围三缺一;平北将军王平挖地道至长安西门城墙下,在城墙根埋上千斤火药,炸塌长安的东门;长安至潼关的道路上埋伏赵云、马良的精骑;等溃退的魏兵到来时再一网打尽……

长安城郊,大汉军士兵们在前排大盾兵,冲车的掩护下,三面开始填塞长安护城河,其实这些只是汉军的佯攻。

看到这一幕,魏将郝昭不禁冷笑一声,他用力挥动手臂,高声喊道:“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罢了!给我放箭!”随着他的命令下达,城墙、敌楼上的魏军弓弩手们纷纷拉弓搭箭,一支支箭矢如同雨点般朝着汉军填河部队。

汉军先锋魏延昂首挺胸地站立在南门外一座高台之上,他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紧紧盯着城头上那些不断晃动着的火把,嘴角微微上扬,扯出一抹不屑的笑容:“郝昭小儿,且看看我们的震天雷!”

话音未落,只见魏延猛地一挥手中令旗,刹那间,汉军阵营之中鼓声雷动,与此同时,三百架经过精心改装的投石机将一捆捆震天雷(十个竹节捆为一捆)高高抛起,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宛如流星坠地。

只听“轰、轰、轰”无数声巨响,震天雷在城墙上猛然炸裂开来,瞬间绽放出一团耀眼夺目的火光。那巨大的冲击力使得坚固无比的城墙也难以承受,被炸出了无数小缺口,墙垛也多有损坏。郝昭满脸惊愕地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恐慌。他转过头去,却发现身旁刚刚还士气高昂,引箭欲射的军士们一个个早己面色苍白……

当第一波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轰然响起的时候,魏大都督司马懿恰好正在南门巡视。司马懿心头一惊,瞳孔骤然收缩,他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不好!这绝非普通的投石机攻击!速速调集虎豹骑前来增援……”

城头魏字大旗还在朔风中猎猎作响,长安西门地底却己传来闷雷滚动之声。汉将王平亲率无当飞军在地下掘进数十日(挖掘两条地道),各将数百捆震天雷放入城墙根底部的地道中,同时引燃三丈长的导火索(方便己方撤出逃生),城楼守军听得脚下砖石发出诡异嗡鸣,手中长矛竟在青砖缝隙间簌簌震颤,“轰隆、轰隆”两声劈山巨响。西门守将王双脚下城墙如同地龙翻身般猛然拱起,三十斤重的青条石被抛向半空,护城河里炸起十丈高的浑浊水柱。烟尘中但见西门城墙己被炸开两处二十余丈的缺口,三座箭楼如同醉酒巨人摇晃着栽进瓮城,带起冲天血雾里混杂着守军残肢断戟。

汉军阵中十面牛皮战鼓同时擂响,刘备站在阵前,用雌雄双股剑剑劈开遮天蔽日的灰雾:“大汉儿郎,杀啊,随朕收复旧都!”浮桥木板上发出沉闷的马蹄声,关兴张苞各引两千锁甲精骑分两翼突进,后面紧续着数万步卒……被震懵的魏军刚睁开糊满血泥的眼睛,便见漫天箭雨倾泻而下。西门守卫王双拖着断腿在残垣间嘶吼,手中令旗早被气浪撕成布条,却仍有数百亲卫以身为盾护住将台。巷战持续到次日破晓,魏延斩杀了王双,雍门大街的青石板被血水泡得发黏,大汉军每推进一步都要踏过堆叠三层的尸山,折断的戈矛竟在街角积成铁丘。

待到残阳再度染红未央宫檐角时,郝昭背靠太极殿蟠龙金柱缓缓坐下,五处箭创涌出的鲜血在汉白玉地面蜿蜒成河。此刻正用佩剑尖端在柱上刻下最后一道剑痕,十二道深浅不一的刻痕记录着他与蜀汉交锋的岁月。“告诉司马仲达...”他望着殿外如血晚霞轻笑一声,剑锋突然转向自己咽喉,“郝伯道守不住长安,却能守住武人的脊梁!”当刘备率众冲入大殿时,只见那具披甲身躯仍保持着拄剑而立的姿态,殿角铜漏滴滴答答的声响混着檐角铁马叮咚,恍若为这位将军奏响的安魂曲。

残阳如血,潼关外的黄沙古道腾起滚滚烟尘,魏大将军、大都督司马懿的玄色帅旗在风中撕成碎片,两万余魏军丢盔弃甲,败兵如决堤洪水向东奔涌。张郃横矛立马于葫芦口隘道,身后三千甲士列成雁翎阵,铁甲映着斜阳泛起暗红血光,为溃逃魏军殿后。西面天际忽有银光破云,但见汉军八千铁骑呼啸而来,阵中跃出一骑白马,乃银铠素袍的赵云。张郃仰天大笑,“故人且慢,吾与汝会会”,镔铁长矛在黄土地面犁出半尺沟壑,惊得战马人立而起。两军鼓角未及擂响,两道寒光己在半空相撞,龙胆枪如银蛇吐信首取咽喉,镔铁长矛却似乌龙摆尾横扫腰腹,金石相击之声不绝于耳。

三十回合过去,张郃黑玄甲己现裂痕,赵云银铠亦染血斑。两匹战马交错时带起旋风,卷着沙粒在二人周身形成黄雾。赵云忽使拖枪计,枪杆贴着钢矛滑向张郃手腕,却在千钧一发之际变招为百鸟朝凤,七点寒星分刺七处要害。张郃镔铁长矛脱手飞旋,躲闪避开前六击,反手抓住矛尾横扫赵云下盘。地面砂石迸溅,龙胆枪尖插入土中半尺,赵云借力腾空,白袍在暮色中展开如垂天之云,枪出如龙首贯张郃肩胛。

六十回合时,夕阳沉入潼关城堞,战场忽暗,唯见兵器相击时迸射的火星。张郃矛法渐乱,气力渐疲。赵云突然长啸一声,枪影化作五道银环将张郃周身笼罩。张郃将军亦暴喝如雷,镔铁长矛舞成旋风,尽力抵挡,却在第五道枪影袭来时慢了半分——龙胆枪穿透护心镜的裂痕,枪尖透背而出时带起一蓬血雨。

鼓声骤歇,魏军阵中悲号震天。张郃拄着半截钢矛单膝跪地,望着潼关方向喃喃道:“仲达...进关了...”忽然伸手抓住透胸的枪杆,用最后气力向前猛冲三步。赵云虎目而视,任由这位宿敌的血染红战甲。当张郃的身躯终于倒下时,手中仍紧握着半截魏字战旗。暮色苍茫,潼关城头亮起点点火把,西风卷着带血的沙粒掠过古战场,汉军阵中不知谁先敲响了丧钟,三军将士竟为敌将垂首默哀。赵云解下白袍覆在张郃尸身上,龙胆枪指天立誓:“传令三军,今夜休战——让魏人收殓忠骨!”

副将马良谏之:“将军神勇,魏军新败,士气正衰,当一鼓作气攻破潼关,如此长安可定己……”

赵云叹曰:“我部皆骑兵,奉圣命乃断魏军长安溃兵退路,阻敌之援军,未曾携带攻城器械,汝看那潼关,高十丈,厚八丈有余,雄关,非骑兵力所能及也……”

是役,曹魏丢失长安——这个军事重城。虽然潼关依旧在魏国手中,但折损张郃、郝昭、王双等宿将,损失(含被俘虏)兵员近五万,己无力再战;而大汉方面没有重要将领阵亡,赵云轻微伤,死伤兵卒3万余。潼关以西再无曹魏势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