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指了指她身后躲着的小男孩。
老婆婆一听这话,她立刻叹息一声,手里紧紧攥着那张十元的钱币,无奈说道:
“唉,快半个月了!反反复复发烧,拉肚子,身上还起红点点!去大医院看了好几趟了,花了老多钱,说是……啥过敏,开了药吃也不见好!人都瘦脱形了!”
老婆婆说着,伸手拉过小孙子的手臂,像抚摸宝贝一样轻轻抚着他的脑袋。
过敏?
苏临心中一凛。
望气所见,那分明是脏腑受损、毒素滞留的气象!
他蹲下身,声音尽量温柔:
“小朋友,能让叔叔看看你的舌头吗?”
听到这话,小男孩看了眼奶奶,得到鼓励后,这才怯生生地张开嘴。
舌苔厚腻发黄,舌质暗红。
苏临又轻轻搭了一下他的脉。
脉象沉细滑数。
错不了,这就是脏腑受损毒素滞留!
“阿婆,孩子这病,恐怕不是简单的过敏。”
苏临斟酌着用词,“像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伤了脾胃。医院开的药……是不是以抗过敏和抗生素为主?”
老婆婆一愣:“是……是啊!你怎么知道?”
苏临轻叹一声,说道:
“孩子这症状,光压过敏不行,得先清内毒,调脾胃。”
他看着老人愁苦的脸,心中不忍。
“要不这样,您带他去我那儿,就在那里,我给孩子扎几针试试,先退烧止泻,这次还是不收钱。”
苏临再次指了指老街尽头的那间铺面。
“扎针?”
老婆婆看着苏临年轻的脸,又看看怀里病恹恹的孙子,显得有些犹豫。
不过,有了之前按腿的信任,加上对孙子的担忧,最后她还是说道:
“那……那试试?”
开张一周,回玄堂那狭小的空间里,总算迎来了首位病人。
苏临让小男孩趴那张针灸床上,取出新购的银针。
这一次,他不再需要像街头急救那样狂暴地催动真气。
他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凝神静气,慢慢治疗。
苏临指尖捻着毫针,以气御针。
望气术锁定孩子体内那团盘踞在胸腹之间灰黑毒邪气机。
针落!
中脘穴!
青木真气附于针尖,首刺毒邪核心,引导疏泄。
天枢穴!
灵气轻旋,调和肠腑气机。
曲池、合谷!
针尖青芒微闪,驱散邪热。
最后,足三里!
一丝微弱的生机灵气注入,固护脾胃之本。
几针下去,苏临己是满头密汗,脸色微白。
那缕好不容易壮大的灵气,几乎消耗殆尽。
好在,效果立竿见影!
趴在床上的小男孩,原本急促的呼吸渐渐平稳了下来。
不到十分钟,他竟然发出了细微的的鼾声。
发烧带来的潮红,肉眼可见地消退了下去。
“睡着了?他……他睡着了!”
老婆婆惊喜地捂住嘴,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多久没睡这么安稳了!小伙子!你……你真是神了!”
她看着苏临明显消耗过度的神态,又是感激又是愧疚,“累坏了吧?我……我给你煮碗糖水去!”
说着,还盯向屋角的灶台。
苏临摆摆手,淡淡笑了笑:
“不用,阿婆。让孩子睡会儿。明天……最好带他一起过来,巩固一下。另外,孩子之前吃过什么不对劲的东西吗?仔细想想?”
老婆婆努力回忆:“好像……有次吃了隔壁给的一块发糕,回来就不太舒服……”
苏临心中了然。
这印证了他的判断。
送走千恩万谢的祖孙俩。
识海中,《仙医宝鉴》微微一震,一行金字浮现:
【功德点:+30】
虽然远不如救人一命,但这30点功德如同甘泉,瞬间滋养了他干涸的丹田和识海。
消耗殆尽的青木灵气开始缓慢恢复。
望气术的精神消耗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这功德点,果然妙用无穷!
傍晚,夕阳的余晖将福寿里老街染上一层金色。
一个卖烤红薯的中年男人,推着三轮车,垂头丧气地路过回玄堂门口。
苏临一眼望去,他的肋下出现一团凝固如黑烟般的病灶气机。
行走的功德点,不能错过!
苏临走出门,招呼道:
“大哥,烤红薯怎么卖?”
男人愣了一下,脸上挤出勉强的笑容:
“五块一个,刚刚烤好的。”
苏临买了两个最大的,扫码付钱。
中年男人听到收款到账,遂将包好的红薯递给苏临。
就在这时,苏临的手指‘无意中’碰到了对方的手腕内侧,那里正是神门穴所在。
他将一丝微弱的青木真气,点向那团沉重晦暗的气机。
“嘶!”
男人猛地抽回手,目露痛苦,一脸疑惑地看着苏临。
苏临指了指自己左侧肋下,温和问道:
“大哥,你……是不是经常这里疼?”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
“夜里尤其厉害?还容易累,胃口也不好?”
听到问话,男人脸上的疑惑瞬间变成了震惊:
“你……你怎么知道?”
他这毛病确实很久了,疼起来钻心,去医院查过,只说是慢性肝炎,开了药吃着也不见好,反而越来越重。
他谁都没说,就怕耽误干活。
苏临看着男人被生活重担压弯的脊梁和眼中深藏的恐惧,低声道:
“大哥,我懂点中医。你这毛病……拖下去不好。你要信我,明天抽空,来我这‘回玄堂’坐坐。不收你诊金,先号个脉看看?”
苏临边说,边指了指身后的门面。
男人看着苏临真诚的脸,感觉不像是骗子。
想到自己肋下那折磨人的隐痛,最终,他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燃起一丝希望:
“……好!我明天……明天早点收摊就过来!谢谢……谢谢小兄弟!”
苏临点点头,提着烤红薯回到门口的躺椅上,就着夕阳解决了一顿晚饭。
天色渐黑。
苏临关门落栓,回到二楼开始打坐。
刚摆好姿势,识海中,宝鉴再次轻震:
【功德点:+5】
(主动关怀,施以援手,虽未施治,亦结善缘)
苏临闪过明悟,看来,主动出击的思路,是对的。
在没有足够的名气和病人的情况下,唯有主动出击,才有机会获取功德点。
他感受着丹田内缓慢恢复的青木真气,以及识海中增长的功德点,一时之间,踌躇满志。
门可罗雀?
不存在的,他的路,才刚刚开始。
自己现在拥有了宝鉴功法和回春针法,就算放弃现代医学,仅靠这门针灸秘法,也足够在这个城市立足。
一念至此,他抛开杂念,开始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