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引蛇出洞
陈墨指尖下的那行字——“住址:城西破瓦窑”。
像一根针,刺破了二姨娘李氏身上那层最完美的伪装。
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名师”。
一封伪造的推荐信。
一桩与书局勾结、持续了数年的骗局。
苏锦言瞬间明白了。
李氏,从来就不是一只只想啄食碎肉的黄雀。
她是一条潜伏在暗流中的毒蛇。
用看似无害的、谦卑的姿态,为自己,也为她背后的人。
构建了一个隐秘而高效的、从侯府向外输送利益的管道。
她之前的胜利,只是剪除了地面上的杂草。
而真正的、有毒的根系,还深深地埋在地下。
她必须立刻行动,在对方察觉到危险之前。
将这条蛇,从洞里引出来。
听雨阁内,苏锦言将那本杂记递给了周忠。
“周管事,你派人去查。我要知道,与这家‘翰墨轩’书局有资金往来的。”
“除了我们府里,还有哪些人。”苏锦言的眼神冷静得可怕。
“另外,查一查二少爷真正的先生,是何许人也。”
信息很快汇总回来。那家翰墨轩,账目干净得不可思议。
几乎只与侯府有大额往来。
而二少爷苏文,根本没有什么一对一的“名师”。
他只是在京城一家非常普通、学费低廉的学塾里念书。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个结论。
李氏,构建了一个完全虚假的“精英教育”骗局。
其目的,就是为了将大笔的银钱,名正言顺地。
从侯府的账上,转移出去。
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仅仅为了自己的私欲?
一个谨小慎微了十几年的女人,会为了钱,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苏锦言不信。她知道,李氏的背后,一定还有人。
她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让李氏方寸大乱。
不得不向她背后的人紧急求助的机会。
她去了福安堂,求见祖母和父亲。
她的计划,听起来冠冕堂皇,且充满了对弟弟的“关爱”。
“父亲,祖母,”她恭敬地说。
“前几日听二娘说,二弟学问大有长进。”
“父亲身为一家之主,也是朝廷栋梁,何不亲自考校一番?”
“既能体现您对子嗣的重视,也能激励府中其他子弟上进。”
这个提议,正中沈仲言的下怀。
他刚刚经历家丑,正需要一个机会。
来重新树立自己“治家有方”的威严。
而考校儿子的学问,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老夫人也点头称是。
很快,侯爷要在三日后,亲自于书房考校二少爷苏文宇功课的消息。
便传遍了后宅。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雷。
在李氏居住的“清雅居”里,炸开了锅。
李氏当场就打翻了手中的茶杯。
滚烫的茶水洒在手背上,她却毫无知觉。
她的儿子,有几斤几两,她比谁都清楚。
在普通学塾里尚且跟不上进度,如何能经得起侯爷的亲自考校?
一旦露馅,她这些年所有的伪装、所有的心血。
都将毁于一旦!
她彻底乱了阵脚。
第三天,夜色如墨,连一丝月光都没有。
定安侯府的西北角门,是专供下人倾倒杂物和泔水的地方。
平日里最是肮脏冷清。
但今夜,周忠带着几个最精干的护院。
像幽灵一样,早己潜伏在了门内外的阴影之中。
他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扇不起眼的角门。
这是苏锦言的命令,她算准了,被逼入绝境的李氏。
今晚,一定会想办法向外传递消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就在子时将近,连周忠都有些怀疑是不是判断失误时。
那扇角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条缝。
一个穿着粗布衣、提着一桶馊水的粗使婆子,低着头,从门里走了出来。
她看起来,和每日出来倒夜香的下人,没有任何区别。
但埋伏在外的护院,却从她那过于急促的脚步。
和不时向后张望的眼神中,看出了破绽。
护院们没有立刻动手。他们像耐心的猎人,远远地缀着。
那婆子七拐八绕,没有走向任何一家书局。
反而进了一间毫不起眼的、早己打烊的茶楼后门。
就在她进去后不久,周忠的人,动了。
几道黑影,如猛虎下山,无声无息地。
封锁了茶楼的所有出口。没有冲撞,没有叫喊。
当那婆子和她接头的人,被堵在后院的厢房里时。
他们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半个时辰后,书房内。
李氏最信任的陪嫁丫鬟——那个假扮成粗使婆子的人。
和一个吓得面如土色的账房先生,正跪在地上,抖如筛糠。
而在沈仲言、老夫人和苏锦言面前的桌子上。
摊开着一封刚刚从那丫鬟身上搜出来的、还没来得及送出的信。
信上,详细地描述了侯爷要考校二少爷的事。
并急切地询问“主家”,该如何应对。
沈仲言的目光,落在了那个被一同抓来的账房先生身上。
“说,你的主家,是谁?”
那账房先生早己吓破了胆,磕头如捣蒜,颤声答道。
“是……是吴……吴大老爷……”
真相,终于大白。
李氏,这个看似与世无争的二姨娘。
从一开始,就是吴家安插在侯府最深、最隐秘的一颗棋子。
她利用自己的不起眼,为吴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侯府的钱财和情报。
苏锦言看着眼前这一切,心中一片冰冷。
她为李氏设下陷阱,却没想到。
钓出来的,是这条早己以为被斩断了的、吴家的毒根。
沈仲言的脸色,铁青到了极点。
他指着那个吴家的账房,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
“他拿这些钱,都去做了什么?”
那账房先生不敢隐瞒,竹筒倒豆子般地全说了出来。
他说完最后一句话,整个书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他颤声说:“吴大老爷说……这些钱,大部分。”
“都用去打点三皇子殿下身边的门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