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蟠龙柱上,将 “正大光明” 匾额映得熠熠生辉。李幼莘身着崭新的绯色官服,腰间系着陛下亲赐的玉牌,与父亲李长庚并肩立于文武百官前列。龙椅之上,陛下手持诏书,声音清朗:“今李长庚将军率部勤王有功,李家女幼莘智破逆局,特命李长庚复任镇远大将军,掌天下兵马;李幼莘封‘靖安侯’,协理军机要事!”
殿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朝拜声,李幼莘却敏锐捕捉到几道暗藏锋芒的目光。右丞相王鹤年捻着胡须,皮笑肉不笑地拱手:“陛下圣明!只是这女子参政,恐坏了祖宗规矩……” 话未说完,左侧的御史大夫陈庸便高声反驳:“王丞相此言差矣!李姑娘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祖宗规矩也当与时俱进!”
朝堂之上,两派争论不休。李幼莘余光瞥见角落里的礼部侍郎周怀瑾,此人是二皇子昔日党羽,此刻却垂眸不语,袖中似有物微微发亮。她心中警铃大作,暗戳唐笠书衣角。唐笠书会意,悄然退出殿外,准备调动天机阁人手监视。
退朝后,李长庚被几位老臣邀去叙旧,李幼莘则带着慕云萝返回李府。马车刚行至朱雀大街,忽有孩童追逐着滚来一颗绣球,车夫慌忙勒马。就在这时,街边酒肆二楼 “哐当” 一声,窗棂碎裂,三道黑影裹挟着寒光首扑马车!
“小心!” 唐笠书不知何时现身,长剑出鞘如银龙腾空,将暗器纷纷击落。李幼莘趁机甩出袖中软鞭,缠住一名刺客脚踝猛地一扯。刺客倒地瞬间,面罩滑落,赫然是个脸上有道狰狞刀疤的汉子,他咬牙怒吼:“李幼莘!交出龙骧印,饶你不死!”
打斗声惊动了整条街,巡街侍卫迅速围拢。可当众人制住刺客时,那汉子突然口吐黑血,七窍流血而亡。唐笠书蹲下身查看,从其怀中摸出半块刻着 “鹤” 字的木牌 —— 正是右丞相王鹤年府上的标记。
消息很快传到宫中,陛下震怒,当即下旨彻查。李幼莘却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王鹤年老谋深算,怎会留下如此明显的把柄?深夜,她在书房反复龙骧印,玉纹在烛光下忽明忽暗,竟隐约浮现出星图残影。这与苍梧山阵法中的星象不谋而合,她心中一动,或许龙骧印里还藏着更大的秘密。
与此同时,唐笠书带回一个惊人消息:天机阁暗探发现,周怀瑾近日频繁出入城郊一座废弃道观,随行的还有神秘的江湖客。更蹊跷的是,道观里时常传出 “龙骧印现世,天下将乱” 的流言。李幼莘连夜入宫面圣,请求彻查道观,却被王鹤年以 “捕风捉影” 为由阻拦。
第二日,宫中突发变故。御膳房的糕点里被下了毒,数位皇子和后宫妃嫔中毒昏迷。太医院全力抢救,却查不出毒药来源。王鹤年趁机上奏:“陛下,自李将军重掌军权后,京城接连生乱,臣以为,这是有人居心叵测,妄图动摇朝纲!”
李长庚愤而反驳:“王丞相这是血口喷人!分明是有人故意栽赃,混淆视听!” 两派大臣在朝堂上激烈争吵,陛下头疼不己,只得宣布退朝。李幼莘走出宫门时,正撞见慕云萝与三公主慕容嫣争执。慕容嫣尖酸道:“慕云萝,你兄长谋逆,你竟还有脸留在京城!”
慕云萝眼眶通红:“我从未参与兄长之事!而且……” 她看向李幼莘,“若不是李姐姐,皇兄的阴谋得逞,大靖才真的要亡了!” 慕容嫣冷哼一声,甩袖离去。李幼莘安慰着慕云萝,心中却升起疑惑:慕容嫣向来不问政事,今日为何突然针对慕云萝?
夜深人静,李幼莘独自来到李府祠堂。月光透过窗纸洒在祖宗牌位上,她取出龙骧印,将从刺客身上找到的木牌与之对照。突然,木牌上的 “鹤” 字与龙骧印边缘的纹路重叠,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图案 —— 那是前朝梁氏的族徽!
“原来如此!” 李幼莘恍然大悟。王鹤年表面是当朝丞相,实则是梁氏余孽!他挑起朝堂纷争、制造混乱,就是为了夺回龙骧印,重振梁氏!她正要将此事告知父亲,却听到门外传来细微的脚步声。
“谁?” 李幼莘屏息问道。门 “吱呀” 一声打开,唐笠书闪身而入,神色凝重:“不好了!周怀瑾带着江湖人劫持了慕云萝,留下书信说,要用龙骧印换人!” 李幼莘握紧龙骧印,眼中闪过寒光:“走!这一次,我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城郊道观内,周怀瑾把玩着手中的玉笛,看着被绑在石柱上的慕云萝:“公主殿下,委屈你了。只要李幼莘交出龙骧印,我便放你走。” 慕云萝倔强地扭过头:“你做梦!李姐姐才不会被你威胁!” 话音未落,道观外突然响起喊杀声。
李幼莘率着李家军和天机阁众人将道观团团围住。周怀瑾脸色一变,却仍强装镇定:“李幼莘,你若敢强攻,我就杀了慕云萝!” 李幼莘冷笑:“周侍郎,你以为还能威胁到我?你与王鹤年勾结,妄图颠覆朝纲,我早己禀明陛下!”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马蹄声,陛下亲率御林军赶来。王鹤年被侍卫押解着,面色如土。周怀瑾见大势己去,突然将玉笛吹响,道观内冲出数十名蒙着面的江湖高手。这些人个个身手不凡,李家军一时难以招架。
危急时刻,李幼莘想起龙骧印里的星图。她取出龙骧印高举过头,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龙骧印光芒大盛,一道金色光柱首冲云霄。那些江湖高手被光芒笼罩,顿时浑身,失去反抗之力。周怀瑾瞪大双眼,难以置信:“这怎么可能……”
慕云萝被救下,王鹤年、周怀瑾等人被押解回宫。回宫路上,陛下感慨道:“李卿家,若不是你,朕险些又中奸计。只是这龙骧印,当真是神物啊!” 李幼莘恭敬道:“陛下,龙骧印虽有神奇之处,但臣以为,真正守护大靖的,是陛下的仁心,和天下百姓的信任。”
经此一役,朝堂上二皇子余党被彻底肃清,李家的地位愈发稳固。然而,李幼莘深知,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龙骧印的秘密尚未完全揭开,江湖中仍有梁氏余孽蠢蠢欲动。她与唐笠书站在李府屋顶,望着京城灯火阑珊,唐笠书轻声道:“无论前方还有多少风浪,我都陪你一起面对。” 李幼莘握紧他的手,眼中满是坚定:“好,我们一起守护大靖。”
夜色渐深,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