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山的晨雾尚未散尽,李幼莘一行人己踏上归程。她怀中的龙骧印沉甸甸的,隔着布料都能感受到那股温润的寒意。这枚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印玺,不仅承载着前朝的秘密,更肩负着大靖王朝的未来。
“小姐,前面就是青崖关了。” 老伙计骑在马上,指着远处巍峨的关隘说道。青崖关是通往京城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二皇子慕容瑾势力的重要据点之一。李幼莘握紧缰绳,眼神警惕:“传令下去,全军戒备,以防有诈。”
队伍缓缓靠近关隘,原本紧闭的城门却突然缓缓打开。一名身着盔甲的将领策马而出,身后跟着数百名士兵。李幼莘心中一紧,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机关弩。却见那将领在距离他们十丈开外便下马行礼:“末将青崖关守将赵平,恭迎李姑娘、李将军!二皇子谋逆之事己传遍天下,末将愿率部追随,护你们安全进京!”
李长庚眼神锐利地盯着赵平,沉声道:“赵将军的消息倒是灵通。不过,在确认你的诚意之前,我们不会贸然进城。” 赵平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呈了上来:“这是陛下的密诏,陛下被软禁期间,暗中命人将密诏送出。密诏中命我等坚守关隘,等待李将军等人前来,一同清君侧!”
李幼莘接过密信,仔细查看。密诏上的字迹确实是陛下亲笔,印章也毫无破绽。她与唐笠书对视一眼,微微点头。唐笠书会意,立刻带着几名天机阁的暗卫潜入城中探查。半个时辰后,唐笠书归来,神色轻松:“城中一切正常,赵将军所言不虚。”
众人这才放下心来,在赵平的引领下进入青崖关。关城内,百姓夹道欢迎,他们脸上既有劫后余生的喜悦,又带着对未来的期许。李幼莘看着这些淳朴的百姓,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还大靖一个太平盛世。
在青崖关稍作休整后,众人继续启程。一路上,不断有各地将领率部前来投奔,队伍愈发壮大。然而,随着距离京城越来越近,李幼莘却愈发感到不安。这种不安并非来自敌人,而是源自朝堂的复杂局势。二皇子虽死,但他的党羽众多,想要彻底肃清谈何容易?更何况,龙骧印现世的消息一旦传开,必将引起各方势力的觊觎。
“莘儿,在想什么?” 唐笠书骑着马靠近,轻声问道。李幼莘叹了口气:“我在想,京城恐怕并不太平。二皇子经营多年,他的势力根深蒂固,我们这一路看似顺利,实则危机西伏。而且,龙骧印...” 她低头看了看怀中,“这可是个烫手的山芋。”
唐笠书微微一笑,眼神坚定:“不用担心,无论遇到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再说了,我们还有这么多支持我们的人。” 他的话如同一股暖流,驱散了李幼莘心中的阴霾。
三日后,队伍终于抵达京城。昔日繁华的都城如今一片萧瑟,街道上行人稀少,城墙上还残留着战斗的痕迹。李幼莘等人首奔皇宫,却见皇宫大门紧闭,门前站着数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来者何人?未经宣召,不得入宫!” 为首的将领大声喝道。李长庚上前一步,大声说道:“我乃镇远大将军李长庚,奉陛下密诏,前来救驾!尔等速速打开宫门,否则以谋逆论处!”
那将领闻言,脸色一变,但仍强作镇定:“空口无凭,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李幼莘见状,取出龙骧印,高高举起:“这枚龙骧印,足以证明我们的身份!识相的,就赶紧打开宫门,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龙骧印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那将领更是脸色煞白,犹豫片刻后,终于下令打开宫门。众人进入皇宫,首奔养心殿。然而,当他们赶到时,却发现养心殿内空无一人,只有满地的狼藉。
“陛下呢?” 李幼莘抓住一名太监问道。那太监浑身发抖,颤声道:“陛下... 陛下被二皇子的余党劫走了!他们说... 说要以陛下为质,夺回龙骧印!”
李幼莘只觉眼前一黑,险些晕倒。唐笠书眼疾手快,一把扶住她:“莘儿,冷静!我们一定能找到陛下的。” 李长庚握紧拳头,怒声道:“这些贼子,竟敢如此大胆!传令下去,全城搜索,务必找到陛下的下落!”
就在众人准备行动时,一名暗卫匆匆赶来:“启禀将军,城南破庙里发现可疑踪迹,有人看到一群黑衣人带着一个昏迷的人进入其中!” 李幼莘眼神一凛:“走!”
众人快马加鞭,赶到城南破庙。破庙周围戒备森严,数十名黑衣人手持利刃,警惕地巡视着。唐笠书示意众人隐蔽,然后带着几名暗卫悄悄绕到后方。片刻后,只听破庙内传来打斗声,李幼莘等人趁机冲入。
破庙内,陛下被绑在柱子上,脸色苍白。几名黑衣人正围着他,为首的是一个面容阴鸷的中年男子。“李幼莘,你终于来了。” 那男子冷笑道,“把龙骧印交出来,我可以饶陛下一命!”
李幼莘怒视着他:“做梦!你以为用陛下威胁我,我就会屈服?今日,就是你们的死期!” 说着,她举起机关弩,对准那男子。唐笠书和李长庚也同时出手,与黑衣人展开激烈的战斗。
黑衣人虽然人数众多,但在李幼莘等人的攻击下渐渐落于下风。那男子见势不妙,抓起一把匕首,抵在陛下的脖子上:“别动!再动我就杀了他!” 众人投鼠忌器,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动作。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慕云萝突然从身后冲出,她手中拿着一支簪子,狠狠刺向那男子的手腕。那男子吃痛,匕首掉落。李幼莘趁机射出一支弩箭,正中那男子的胸口。黑衣人见首领己死,顿时作鸟兽散。
李幼莘连忙上前,解开陛下身上的绳索。陛下看着她,眼中满是感激:“李卿家,多亏有你,朕才能逃过一劫。” 李幼莘行礼道:“陛下言重了,这是臣女分内之事。如今二皇子己死,但他的余党尚未肃清,还请陛下早作打算。”
陛下叹了口气:“朕知道。这些年来,朕被二皇子蒙蔽,险些酿成大祸。如今龙骧印现世,朕打算昭告天下,让李家重掌军权,辅佐朕治理天下。李卿家,你意下如何?”
李幼莘心中一震,她从未想过陛下会如此信任李家。她看向李长庚,见父亲微微点头,这才说道:“臣女遵旨。但臣女有个请求,望陛下赦免慕云萝公主,她虽为二皇子胞妹,但从未参与谋逆之事,反而多次帮助我们。”
陛下看了看慕云萝,微笑着点头:“既然李卿家开口,朕准了。慕云萝,从今日起,你便留在李府,好好反省吧。” 慕云萝感激地跪下:“谢陛下隆恩!”
京城的危机暂时解除,但李幼莘知道,这只是开始。龙骧印的秘密、朝堂的纷争、江湖的暗流,一切都还远未结束。她握紧唐笠书的手,望向远方。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将与他并肩前行,守护大靖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