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求凰深宫谋生路
凤求凰深宫谋生路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凤求凰深宫谋生路 > 第61章 开业大吉

第61章 开业大吉

加入书架
书名:
凤求凰深宫谋生路
作者:
上官溧诗
本章字数:
4712
更新时间:
2025-07-09

第六十一章《开业大吉》

九枝琉璃灯悬黛瓦下,灯影摇曳,将池黛琪面容分割成明暗碎片。她拢了拢云锦袖口的绣金线,指尖掠过腰间鎏银香囊,冰凉触感让她微顿。

“诸位听好——”她抬首,清泠嗓音刻意压低,如碎玉击薄冰,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若有人问东家来历,便说掌柜姓池,祖籍江南,专贩胭脂风月。另添一句——”她目光扫过躬身听训的伙计,唇角浮起淡笑,“每带一位新客来,送半笼汤包。用这鲜香招徕人,才是咱们黛玉斋的门道。”伙计们眼中好奇、敬畏皆有,更多的是对新营生的期待。她要的是绝对服从,更要这人间烟火里,藏着她精心织就的网。

夜色在第三次汤沸声中愈发浓稠,像化不开的墨。

“掌柜的,”一个伙计提着竹篾笼子,面带踌躇地凑近,声音压得极低,“张屠户送来的活禽……看着不太精神,这……”他欲言又止,眼神瞟向笼内。

池黛琪神色不动,抬手掀开笼盖。一股禽类膻味混合着不易察觉的腐败气息扑面而来。笼内,一只黄羽芦花鸡蔫头耷脑地蜷在角落,羽毛黯淡,连芦花色都显得灰败。更刺眼的是,它一侧翅尖上沾着几块暗红斑块,灯光下如同凝固的血污。

“无妨,”她唇边浮起一丝淡笑,拿起案头那柄小巧银剪,铰断一缕发黑的灯芯。灯花“噼啪”爆响,火苗亮了一瞬,“且留着。明日朱雀街要炖十瓮鸡汤,正好试试火候。”

伙计提笼退下,蔫鸡的咕哝声淹没在后厨的烟火气里。

破晓时分,细雨暂歇,天光微明。池黛琪立在黛玉斋最高的飞檐上,鎏金面具遮去大半面容,只露一双沉静的眼。晨风带着湿意拂过,她望着朱雀街渐起的人声,喉间泛起一丝涩意——当年在冷宫,她缩在砖缝里,连半块热饼都求不来;今日这方飞檐下,她手一扬,无数金叶从掌中洒落,如金色细雨。叶面刻着黛玉斋的缠枝莲暗纹,在晨光中闪烁冰冷光泽。金叶飘落,割开了对面醉红楼飘来的笙歌,也打破了朱雀街的人群惊呼涌起。

“要让所有人抬头时,都记得黛玉斋的香——比宫墙里的冷,更烫。”她望着金叶坠向人群,心底的暗涌漫过眼尾,指尖攥紧檐角铜铃,震得铃舌轻响,“这一次,我偏要活成烫的。”

雨丝又落下,浸润着青石板路。黛玉斋内,琉璃灯影氤氲,蒸笼揭开,晶莹的蟹黄汤包散发着鲜香热气。

雨丝斜织。黛玉斋支起了八扇透雕缠枝莲纹的槅门。池黛琪斜倚在后堂湘妃竹榻上,指尖着竹节,目光透过槅门落在檐下滴水。后厨飘来的蟹黄鲜香裹着姜醋辛烈之气,与对面醉红楼透过雨幕渗来的脂粉香气在空气中无声绞缠。

“张屠户的鸡,炖好了?”她忽然轻笑出声,指尖在身旁茶盏边缘一叩,打破沉寂。那笑声让侍立伙计心头一紧。“取最澄亮的那勺汤来。”

瞬间,朱雀街的空气被一股浓郁的香气浸透。那香气醇厚霸道,带着禽肉熬煮的胶质感,彻底压倒了醉红楼的脂粉香。池黛琪指挥一名清秀伙计素手执勺。琥珀色的鸡汤如同融金,从巨大的汤瓮中被高高舀起,拉出一道金瀑!

那滚烫的金瀑,精准地倾泻而下,泼向早己闻香而至、探头探脑的张屠户那双沾满泥污的皂靴!

“嗤啦——”

热汤浇在冰冷的皮靴和湿泥上,发出刺耳的声响,腾起一股带着腥膻的白雾。张屠户猝不及防,“嗷”地一声跳起来,紫膛脸瞬间涨成猪肝色。

“您家这病鸡,”池黛琪的声音响起,穿透人群喧哗和雨声。她站在门口,唇角微扬,嗓音甜糯,眼底却凝着寒霜,“连吊汤都不配。还浪费了我们一口好锅。”

她目光扫过聚集的街坊,语气带着天真的残忍,“倒适合埋在曼陀罗花根下当肥料,也算物尽其用了。”

人群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震天哄笑。在无数鄙夷目光下,张屠户羞愤交加,抖着手把一袋铜钱摔在黛玉斋门口湿漉漉的石板上。他甚至没脸讨要那三笼鸡的钱,只想立刻逃离。

黛玉斋开业那日,蟹黄汤包的香气混着姜醋辛烈,如一张无形的网,将朱雀街乃至相邻几条巷弄的人都勾了过来。青石板路上,行人脚步渐缓,鼻尖翕动着循香而来,不多时便在店外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给我留笼汤包!”“先上碗鸡汤,我这饿了半晌的肚子可等不及!”伙计们掀着绣莲纹的门帘来回跑,木托盘上的蒸笼腾着白汽,瓷碗与木桌相碰的脆响、顾客的吆喝声、灶上的锅铲声,混作一团,倒比外头雨幕更热闹几分。

穿月白衫的书生挤到柜台前,额头沁着细汗:“掌柜的,再来两笼汤包!”池黛琪抬眼,见他面前的空笼叠了三个,唇角微扬:“客官好胃口,这就给您添。”话音未落,身后又传来脆生生的唤声:“姐姐!”几个衣着华贵的少女,皆是京城商户家的千金——早闻黛玉斋的汤包“鲜得能掉舌头”,今日特来尝鲜。

“快给我来笼蟹黄的!”金澄钰拽着池黛琪的袖子首晃,“我那铺子离这儿半条街,隔着墙都闻着香了,害我连账本都看不下去!”话音刚落,邻桌的老茶客捋着胡子接口:“可不是?我在朱雀街住了二十年,头回闻着这么勾人的香气,比当年醉红楼的花酒味儿实在多了!”满座哄笑,连外头排队的人都跟着笑,惊得檐下的雨珠簌簌落进青瓦的水漕里。

后厨的蒸笼“哗啦”又掀开一笼,蟹膏的金黄油亮在蒸汽里若隐若现。伙计端着托盘挤过人群,大声喊着“小心烫——”,立刻有手快的客人接过,迫不及待夹起汤包,轻轻咬开个小口,吸溜一声嘬尽汤汁,眉梢都飞起来:“妙!这汤鲜得首往骨头缝里钻!”

暮色渐沉时,黛玉斋的八扇槅门仍大敞着,檐下的琉璃灯次第亮起,将里外照得透亮。池黛琪拨着算盘,账册上的数字越摞越高——今日卖出的汤包足有百笼,连那罐底的鸡汤都见了底。她抬眼望向外头,排队的人竟还未散,几个伙计举着灯笼维持秩序,有人举着铜钱喊:“我们不着急,等下一锅!”

“掌柜的,”帮工的老婶子擦着桌子凑过来,眼角笑出细纹,“您瞧这阵仗,明儿怕得更早开灶,不然可不够卖!”池黛琪指尖停在算盘上,望着满室的灯火与喧嚷,唇边的笑更深了——她要的,从来不是一时的热闹,而是这朱雀街、这京城,乃至更远处,都记着黛玉斋的香。这香,要烫得人记一辈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