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一点的东西都给了韩老九挑着回去,他不肯坐牛车,走路也没多远。
杜果儿满脑子的都是吃,至于韩母买的布料什么的,她不觉得会给自己买,这古代的布有多贵,一般人家一两年能添个衣服就算是舍的了,这才给自己买了一身衣服,够了。
看看脚下,这草鞋挺磨脚的,幸好原身的脚皮厚的可以当双鞋,这穿着,不仅仅不难受,还挺柔软的,没有什么硬不硬,只看自己和对手谁厉害,哈哈哈,杜果儿笑着继续往前走,我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昨晚上自己拿出五十文给了韩老九,要他早一点去买点荤油,现在自己的嫁妆钱还剩下二百五十文,在现在还没弄清物价多少的情况下,杜果儿不准备花钱了,赚钱不易,身上总要留点跑路钱的。
只是没想到一大早韩母还给自己零花钱,这实在是和传说中的婆婆形象差距太大了,所以,小说里的东西都是自己看一看,听一听,有什么觉得不对或者有疑惑的,还得实地考察为准。
韩母拉着杜果儿,自家这个媳妇在家里还是很正常的,今日赶集,就有点傻愣愣的样子,不知道是很少见人还是咋的,自己还是拉着点,这丢了也是难得找。
“娘,卖小公鸡的.....”
杜果儿站住脚,那边有卖鸡的,地上摆着三只鸡,其中有一只小小的小公鸡,旁边两只是好大的老母鸡。
韩母拉着她过去,问老母鸡的多,这小公鸡的好像没人要,走过去这功夫,一只老母鸡就被卖掉了。
“你这老母鸡怎么卖?”韩母问。
买什么老母鸡啊,娘是不是傻了,买小公鸡,小公鸡啊。
“五十五文,我这鸡老肥了。”
“太贵了,这鸡太老了,不能生蛋,也费柴火炖....”
“刚才那只还六十文呢,我看这只小一点,只要你老五十五文。”
卖鸡的是一个中年的汉子,手脚干干净净的,好像不怎么干活的样子,就是有点贼眉鼠眼,让人觉得不舒服。
“娘,这人的鸡不会是偷的吧,你看他的样子。”
杜果儿不想被人揍,还知道拉开韩母悄悄的说。
“不会,这是大桥村的人,家里是喂鸡的,不是坏人,就是长这样子。”
“那我给你买两只,你要多少钱?”
都知道老母鸡补人,看着这老婆子带着小娘子,不是女儿就是媳妇的,肯定是吃鸡补身子,
“两只七十文,要你就拿去。”
看着韩母犹豫的样子,杜果儿着急了,没必要买老母鸡,真的,自己去抓鱼吃,一样的有肉,赚钱不容易.....咽了一口口水,杜果儿还是很争气的说话了。
“娘,不要两只鸡,这么贵,没必要买了......母鸡太贵了。”
要公鸡,娘,快开口还价,我都己经铺垫了,这一套,自己懂,在给老板守摊卖衣服的时候,顾客就是这样的还价的。
“那咱就先看看,不买了。”
韩母转身就走,杜果儿一看,这,这不是这样子的啊,不是要互相配合,然后果断拿下小公鸡吗?
没办法,也只能跟着韩母走,这一转身,就听见卖鸡的在后面喊,“婶子,要不然,你把这小公鸡买了呗,一样炖着补身子。”
韩母听了,站出了脚,“十五文。”
“那不可能,最少三十文,这可是一只鸡啊。”
“公鸡也能值,你这是小公鸡,都还没立冠子呢。”
“二十五文,再少我就自己回家炖了。”
卖鸡的好像有点生气的样子,嘴里嘟囔着。
“二十文吧,我要我娘给钱。”
杜果儿走过去,“这鸡还没大,回家还要喂段日子,费粮食呢。”
卖鸡的没说话,杜果儿看着,“娘,这大哥说卖,你来给钱。”
卖鸡的.......我没说卖啊。
手里拿着二十文,看着韩母把地上的小公鸡抱走了,卖鸡的摇摇头,算了,自家的小公鸡这一次孵出来的太多了,这一窝,亏了。
“还行,会还价。”韩母夸杜果儿,心里满意,这性子好,不是那种一说话就低头,半天凑不出一句话的软蛋子。
“娘,有小公鸡了,我们也留鸡蛋孵小鸡吧?两只鸡少了点,咱家鸡窝打着呢。”
“好,只是你得给鸡找吃的。”
“嗯。”
哎,要是老头子还在就好了,前几年家里也是有房子有田,喂了鸡鸭,还能喂头猪呢。
要不是大伯眼睛坏了,自家老头子又病了好几年,也不会卖了房子卖了地,家里啥都卖空了,就连娶媳妇的钱都拿去换了一块山地,老头子啊,你没福气啊。
不知道为什么韩母忽然就沉默下来了,杜果儿也只当她累了,一个人跟着韩母,热热闹闹的看着赶集的人,卖什么的都有,零零碎碎的,原来这山里的人也有这么多。
那日里在县衙看着空荡荡的街道,还想着古代人口真少,看来自己是想多了,这不赶集可不得在家里干活吗?也就是只有二流子,浪荡子才在街上晃悠吧。
正想着,韩母拉住了杜果儿的手,“果儿,咱们去医馆。”
医馆?难道韩母哪里不舒服?
没事没事,就算不舒服,自己也要好好对韩母,这是到现在为止对自己最好的人了,韩老九不算,他还拿土疙瘩揍自己呢。
“大夫,你给我儿媳妇把把脉。”
被韩母拉着走到一个胖胖的男人面前,“来,果儿,给大夫看看。”
“娘,我好些呢。”
“没事,看看。”
居然是给自己把脉,看看吧,有这个情节的,一般来说是想看看好不好生养吧,看过很多本小说了,这个心里准备是有的,其实自己也想看看,这个身子有没有啥不对劲的,命很值钱的,至少自己觉得值钱。
“小娘子一切都好,只是有点气血虚亏,好好养一阵子就行了,不需要抓药。”
大夫看了一眼韩母手里的小公鸡,母鸡还是要补一点,不过肯给媳妇买鸡吃就算是好婆婆了。
韩母很满意,好果儿,这身子弱,就好好养养,家里反正没啥重活,等着开春养好了,说不定家里就要添人口了。
只是两人还没有圆房,不知道自己那个儿子是不是心里还惦记着黄叶子,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