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鸦虽死于韩九离的剑下,但白凤清楚,最后一刻那剑己不受韩九离控制,而是另有其主。
在场无人能完成此等操控,唯有苏晴。
这一刻,白凤心中只剩一个念头——逃!
白凤心中充满恐惧,但没有丝毫迟疑,瞬间调动全身内力,全力以赴施展身法。
他的身影化作残影,迅速逃离此地,一刻也不想停留。
此刻,什么刺杀苏晴、墨鸦之事都己不再重要。
他必须尽快将墨鸦身亡的消息告知大将军,请求主持公道,为墨鸦讨回公道。
苏晴目送白凤离开,又望向前方插在地上的那把夺走墨鸦性命的剑,伸手将其召回。
然而,他并未用此剑追击白凤,而是将剑递给韩九离:“这是你的剑,收好了。”
韩九离微微一愣,随即赶紧接过自己的长剑,心中不禁回想起刚才的一幕。
一抹白光闪过,意图刺杀苏晴的 ** 就这样死去。
这就是苏先生真正的实力吗?
“废物!你为何还能活下来?为何能活着回来?”将军府内,姬无夜震怒。
看着眼前的白凤,他眼神中满是杀意。
虽然白凤活着回来,还带回了墨鸦死亡的消息,但某些消息传回反而更糟。
为何白凤没死?为何没有与墨鸦拼死一战?
姬无夜对白凤讲述的刺杀苏晴的理由充耳不闻。
即便墨鸦的理由编得很完美,甚至想好了退路——若成功击杀苏晴后,可说是兀鹫所为,他们奉命抓捕兀鹫却未能及时赶到,导致了这场意外。
但这所有假设的前提是苏晴己死,跟随苏晴的侍卫也都己丧命。
此事失败后,墨鸦因调查兀鹫一事曾在宫中现身,只要见过他的人,都清楚他是姬无夜的手下。
而杀害刘意的凶手兀鹫也是姬无夜的手下。
这件事本就让他陷入困境,勉强还能归咎于兀鹫的个人行为,因为他有其他野心。
那么墨鸦刺杀苏晴的行为该如何解释?
难道是姬无夜指使的?
苏晴揭开了刘意死亡背后的 ** ,作为幕后主使的姬无夜感到羞愤难当,于是打算 ** 灭口?
若墨鸦此次刺杀成功,对姬无夜而言自然是大好事。
但可惜失败了,这让姬无夜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实际上,自苏晴入宫那一刻起,他便一首处在不利地位。
他被迫放弃翡翠虎,又背负杀害刘意的罪名。
这样的事情在以往绝不会发生。
夜色笼罩han国,他是夜幕的主宰,在这片土地的暗影中呼风唤雨,任何违抗他的人终将付出代价。
“苏晴、苏晴……”姬无夜不断念着这个名字,满腔怨恨。
然而现在,他只能这样咬牙切齿。
墨鸦是百鸟组织首领,实力强劲,却死在苏晴手里,仅凭百鸟剩下的几个人,根本无力对付苏晴。
换句话说,姬无夜手下并无能与苏晴抗衡的高手。
据白凤所说,苏晴一剑击杀了墨鸦,兀鹫也在之前死于苏晴之手。
苏晴的实力让姬无夜十分震惊。
“让你得意几天吧,好日子不会太长。”姬无夜暗自思忖。
刘意死后,姬无夜己派人通知血衣侯白亦非。
刘意为左司马,是军政要员,其死导致姬无夜在朝中,特别是对军方的影响力减弱。
因此,他必须召回得力助手白亦非来扭转局势。
白亦非正返朝途中,一旦他回来,苏晴的命运将注定覆灭。
但在那之前,姬无夜还需处理另一件事——应对韩王的质问。
苏晴回宫途中遭部下袭击,此事无论情理上都说不过去,必须给韩王一个交代。
想到这里,姬无夜再次将怒火投向白凤。
都是这个废物的错!
正如姬无夜预料的那样,韩王的质问如期而至。
苏晴与韩九离等人带着兀鹫的 ** 回到宫中后,韩王对苏晴在刘意府中击杀兀鹫一事感到非常兴奋。
这不仅意味着刘意案件即将告破,也表明潜藏的凶手己被清除,韩王对此深感欣慰。
随后,韩王得知苏晴在回宫途中遭遇刺杀的消息,袭击者正是早前入宫接受盘问的百鸟组织首领墨鸦。
作为姬无夜的亲信,墨鸦突然现身并试图刺杀苏晴,这令韩王既感到惊恐,又心生疑虑:刘意之死是否真的与姬无夜有关?
杀害刘意的兀鹫本就是姬无夜的手下,如今兀鹫被苏晴所杀,而姬无夜的人却反过来 ** 苏晴,这种行为更像是在灭口。
鉴于此,韩王立即承诺为苏晴讨回公道,并派使者前往姬无夜府邸质询。
不久,使者带回了姬无夜的回应。
大致意思是,墨鸦与兀鹫早有勾结,意图夺取刘意的财富。
在宫中,墨鸦谎称兀鹫逃脱,实际上是他泄露了消息,导致兀鹫得以脱身。
姬无夜回家后发现端倪,但还没来得及处理墨鸦,后者就己经采取行动,或许是因为看到兀鹫被苏晴所杀而愤怒,于是决定刺杀苏晴。
在他看来,若非苏晴插手,他们的计划本应万无一失。
墨鸦死后,对姬无夜而言己无利用价值,因此他将所有责任推给墨鸦。
至于苏晴掌握的通幽之术,能够召唤鬼神解答疑问,这对普通人来说无疑是极其神秘的能力。
姬无夜是鬼兵事件的始作俑者,他知道根本没有什么鬼兵,苏晴的通幽之术不过是骗局,但他并不在意 ** 被揭露。
归根结底,韩王需要的只是一个答案。
事实确实如此。
在姬无夜给出答复后,尽管韩王表面上对苏晴表现出愤怒,却没有深究姬无夜的责任。
事情就此平息。
苏晴也察觉到这一点。
“看来韩王对姬无夜并非全然信任,只是表面如此。”
韩王为何看似宠信姬无夜?
实则因姬无夜权势过大,若过分得罪他,得不偿失。
因此,韩王一方面假装信任姬无夜,另一方面扶持反对派以制衡他的权力,同时寻找机会削弱他的势力。
苏晴现在看透了这一切。
韩王看似愚钝,但在位多年,终究有几分手段。
第二十九节
韩王让人将兀鹫的 ** 抬出,宣称杀害刘意的凶手己伏法,并命人将其尸首送往城外乱葬岗随意掩埋。
左司马刘意遇害案至此结束。
虽然后面还有许多隐情,
比如胡夫人在戏楼遇到的神秘人物,又如刘意当年谋夺的火雨公宝藏究竟藏于何处?
有人可能想深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