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也走过来,看着地上的裂缝,猴脸凝重:
“师父,这东西……太邪门了!神出鬼没,防不胜防!”
“所以,我们更要抓紧时间!” 凌穹眼神坚定:
“天亮就出发!去五庄观!” 他想起了原著中那个地仙之祖,镇元大仙。
也许……只有那个级别的大能,才能提供些许庇护,或者……线索?
他转头看向惊魂未定的众人,尤其是脸色发白的林小曼:
“都休息好!养足精神!后面的路……会更难走!”
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每个人凝重的脸庞。
废墟之外,夜色深沉如墨,仿佛有无数双冰冷的眼睛,在黑暗中窥视。
黎明撕破观音禅院废墟上空的阴霾,却驱不散众人心头沉甸甸的阴影。
昨夜“暗影”的突袭如同跗骨之蛆,提醒着他们前路的凶险。
昏迷的黑熊精被简单处理了一下(主要是防止他提前醒来添乱),
依旧由猪八戒扛着。
孙悟空左肩的伤势,在九转玉露丹的效力下好了大半,但妖元仍需恢复。
小白龙精神尚可,只是肩胛处的旧伤在昨夜的激战后,
偶尔会传来一丝隐痛,凌穹的决定无人质疑。
五庄观,地仙之祖镇元大仙的道场,
是眼下唯一能想到的、可能提供些许庇护或线索的地方。
一行人默默收拾(主要是把那具干枯的鼠尸用破布裹得更严实,
由孙悟空用金箍棒挑着),离开了这片充满不祥的废墟,朝着西南方向疾行。
或许是靠近五庄观的缘故,沿途的风物渐渐不同。
山势变得清奇秀美,灵气也浓郁了许多。
奇花异草点缀林间,珍禽异兽偶现踪影,透着一股仙家气象。
连空气中那股被“暗影”窥伺的阴冷感,似乎也淡薄了不少。
走了大半日,翻过一道灵气氤氲的山梁,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前方一座仙山,瑞气千条,霞光万道!
山势并不险峻,却透着一股磅礴厚重的道韵。
山间古木参天,苍翠欲滴,许多树木的形态都极其古老,散发着沧桑气息。
一条玉带般的溪流从山顶蜿蜒而下,水声淙淙,灵气西溢。
半山腰处,一座古朴宏大的道观依山而建。
观墙由巨大的青石垒成,爬满了碧绿的藤蔓,透出岁月的痕迹。
观门并不奢华,是两扇厚重的古铜色木门,上方一块古朴匾额,
上书三个大字,笔力雄浑,道韵天成——五庄观!
道观周围,灵气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的雾气,
呼吸一口都让人精神一振。
仙鹤在云端盘旋,灵鹿在溪边饮水,一派祥和宁静的仙家景象。
与之前经历的险恶和诡异相比,此地简首是世外桃源!
“哇!好漂亮!这地方看着就安全!” 林小曼(高翠兰)坐在小白龙背上,
忍不住赞叹,小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孙悟空和猪八戒也明显松了口气,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连扛着黑熊精的猪八戒都觉得肩膀轻快了些。
“不愧是地仙之祖的道场。” 凌穹也暗暗点头,
心中对那位传说中的镇元大仙多了几分期待。
一行人来到观门前。
还未等叩门,那两扇厚重的古铜色木门便“吱呀”一声,自行打开了。
门内走出两个道童。
一个约莫十三西岁,穿青色道袍,眉清目秀,眼神灵动中带着一丝傲气(清风)。
另一个年纪稍小,穿着月白道袍,圆脸微胖,看起来敦厚些(明月)。
清风明月看到门外这支奇特的队伍:一个骑着神骏白马的俊俏和尚(凌穹),
后面坐着一个漂亮女子(林小曼),旁边跟着毛脸猴子(孙悟空),
和猪头壮汉(猪八戒),猪八戒肩上还扛着个昏迷不醒的黑熊精,
孙悟空的金箍棒上还挑着个破布包裹(鼠尸)……
两个道童明显愣了一下,脸上露出古怪的神色。
清风眉头微蹙,上前一步,稽首道:
“无量天尊!几位……从何而来?到我五庄观有何贵干?”
语气还算客气,但眼神里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却藏不住。
凌穹翻身下马,双手合十还礼(道佛礼混用):
“阿弥陀佛!贫僧唐三藏,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拜佛求经。
路过宝观,特来拜会镇元大仙,求个方便,借宿一宿,化顿斋饭。”
“唐三藏?” 清风明月对视一眼,似乎想起了什么。
明月开口道:“原来是大唐圣僧。
家师镇元大仙前日受元始天尊之邀,往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不在观中。”
凌穹心中一动,果然和原著一样,镇元子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