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营的议事厅内,秦川和主要成员都集中在这里,探讨对于这次灾难的应对之策。当然,孙可研和刘铁匠以及李木头并没有参与。
铁算盘站起身:“对于这场大灾的应对,我认为官府赈济的可能性不大,严管的可能性会大些,我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因天灾,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我们可以激起百姓的愤怒,聚拢百姓抢官粮,甚至可以首接拿下一个县。缺点是人太多,可控性太差。
中策:以我们赤心营为主,控制周边一定范围,利用我们的粮食和草药优势,将队伍扩张到两百人以上,将牙行的草药高价卖出,积累财富。缺点是发灾难财。
下策:将我们现有的粮食和草药提供给周边的百姓,扩大我们的声望,提升我们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缺点是付出的比较大,短时间看不到回报。”
铁算盘一口气说出了他心目中的上中下三策,还帮着众人一并分析了三策的优缺点。
众人都陷入了沉默,王五首接打破了沉默:“秦将军,我感觉军师说的上策好啊,打下县城,我们的实力自然大增,说不定不出三年就能和洪承畴扳扳手腕。”
张铁:“我也觉得上策好。”
二柱站起身,看了一眼秦川,说道:“我觉得下策好,虽说付出的大了点,可是我们收获了民心啊,军师之前也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不就是我们要走的大道吗?”
钱五西翻了个白眼:“我觉得下策不可取,这样做我们虽然得了民心,可我们也同样失去了底气,一支没有粮食和药材的义军谁会支持啊?”
王定边站起身,看向秦川:“将军,我觉得中下策都可用,上策不可取,上策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人数极速上升,但基础不牢靠,各自为战,组建出来的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秦川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子,他也仔细的琢磨着铁算盘提出的三个策略,在秦川看来。
上策可以让他快速崛起,甚至声名远播,代价就是有可能首接面对洪承畴,和洪承畴这样的将领决战,他是渴望的,不过肯定不是现在。
他同意王定边的说法,那样凑起来的人马就是乌合之众,先不说战斗力如何,真打起来,想组织起来都不容易。
至于下策,名声他想要,只是这个代价太大了,他现在是付不起的。
秦川开口道:“我想了一下,我们还是采取中策吧,稳步发展,逐渐蚕食周边,待时机成熟时我们方可一战成名。”
“是。”
随后赤心营就在进山入口的牙行旁边施粥,不过只是小米稀粥,一天一次,吃肯定是吃不饱的,只能保证饿不死。
与此同时,施粥点的旁边还建立了个施药汤的点,每人每天限领半碗。
药汤主要成分是黄连、金银花、连翘、黄芪等,具体效果好不好?秦川不知道,这方子也是他从附近一个大夫那里听来的。
王五看着排着长队等待领稀粥的百姓,又看向秦川:“将军,你这不就是采用的下策吗?咱们这一天得消耗多少啊?”
秦川微微一笑:“你看到的是军师给的三策,可我看到的就只有一策。”
王五挠了挠头,满脸疑惑:“将军这话属下实在不明白,明明是三策,为何又说只有一策?”
秦川背着手,望着不远处熙熙攘攘的人群,缓缓说道:“铁算盘说的上中下三策,其实都有一个核心,那就是民心。上策是利用民心来壮大我们;下策倾其所有,虽得民心却失了根基。唯有中策,既能发展实力,又能让百姓感受到我们的善意。”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看这施粥施药,表面上是消耗,实际上是在播种。百姓们虽然吃不饱,但至少不会饿死。喝了药汤,也能起到一些预防作用。这样一来,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秦川说了之后指着坐在人群中的铁算盘:“看见没有,军师正在帮我们挑选新的兵员。”
王五听后点了点头:“谢谢将军,我明白了。”
一旁的张铁若有所思的凑了过来:“将军的意思是,这施粥、施药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百姓记住我们的好?”
秦川摇摇头:“并非幌子。我们是真心想帮百姓渡过难关,但也要量力而行。”
正说着,一名探子匆匆赶来:“报!官府己经开始封锁道路,严查过往行人,说是要防止流民聚集闹事。”
秦川眉头一皱:“他们的行动好快啊!继续打探。”
“是!”
夜幕降临,议事厅的油灯微弱的光照下,两个人影正在交谈着。
“你的意思是我们现有的东西撑不了多久了?连半个月都撑不到?”
“是的将军,我们的储备并不多,这几天来喝粥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样下去恐怕我们又得限量了。”
秦川沉默了片刻:“不能限,每天就一顿,要是再限肯定会有很多人饿死或者病死的,我们不能让这附近也传染疫病。”
“那粮食和药材怎么办?”
“这个我来想办法,你记录的,现在有多少人可以加入我们的队伍中?”
“按照我的标准,我从流民和本来这附近的村民中一共选了一百三十个。”
“好,这一百三十个人我现在全部拨给你,我要把王五他们找抽调出来做点事。”
“好。”
秦川从议事厅回到房间,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在想这个时候还能找谁搞点粮食呢?对方还得粮食多,真的要去抢官府吗?以自己目前的实力可以做到吗?
在秦川的绞尽脑汁之下,他终于想到了一个人,这人不止有粮还有药材,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人真的很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