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故事
感谢番茄畅听这个平台给予普通人机会,能够把自己人生故事分享给想听的朋友。窗外面下着小雨,淅淅沥沥。随着阴霾的天气渐渐散去。一缕阳光照在屋子里,房间里的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剧猎场,男主角郑秋冬和女主的故事,再听到背景音乐杨宗纬的歌曲一场恋爱,突发奇想想把自己的这些年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有缘的朋友听到这本书少走弯路。我知道这条路上的朋友特别不容易。但这世间有好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根本无法理解。我叫丁肇中,80后,出生在东北的小乡村。和大多数人的童年一样,无忧无虑,上学慢慢长大。和别的小伙伴不同的是,由于八字的关系,姥姥说我身子轻,火力低魂魄不稳容易招阿飘或是受惊吓。偶尔遇到惊吓,用民间方法叫一叫或者点上三炷香念叨一下,很神奇第二天就好了。由于那时候年龄小,也不懂什么是出马。只知道村里如果谁家有立堂口搬杆子开马拌仪式,就带一把瓜子过去瞧瞧热闹,小孩子三五成群嘻笑打闹。成年以后听说有很多带缘分的人从小有各种身体不好的或是有各种奇特遭遇,甚至做各种怪梦。然而我却没有,在没走向这个行业之前只是觉得好奇,作为一个地道东北人看的多了也不觉得稀奇。现在听到谁说村里某某带仙缘都是很平常。小时候十里八村能有一个出马仙家都是很罕见的。以前是仙家抓弟马磨香童打灾去病显道亨,目的就是西海扬名济世救人积累功德。都说十个弟子九个犟,一个不犟领不上。那时候都觉得跳大神丢人,即使真的带有仙缘也不想领,上不得台面害怕周围人的异样眼光。那时候有的家里供奉都放在柜子上,生怕别人看见。虽然物质生活贫乏但决不会为了赚钱骗人。苦主看事有钱就多给,没钱就少给,完全凭赏。只要尊重仙家。第马也不会有怨言。不会因为谁多给钱就另眼相看阿谀奉承,以前仙抓人如今人抓仙,一个小区恨不得家家有供奉,和人聊天不带仙缘感觉都不好意思出门,多么讽刺。这些人从来没想过一旦走了歪路,后果多严重,轻则身体健康受到影响,重则家破人亡影响后代。
那时候是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时代,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吹到东北的小乡村,大家都还是靠着种田生活,冬天农闲了大家都还是包粘豆包坐在炕上嗑瓜子抽旱烟,烤着火盆,妇女们一边纳鞋底一边唠唠家常里短,偶尔也会给不听话的孩子讲故事,比如老张家的柴草垛有黄皮子,大老李走夜路碰见鬼打墙了等等一些邪乎事。每当听到这些,姥爷很反感都会拿着烟袋锅子往盆上敲,表达自己的不满。因为是村长的关系从不相信这些怪力乱神之事,首到突然有一天晚上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第二天姥姥的身体出现了异样,嘴里总是念叨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天天在村里不停地走,到吃饭的时间也不知道饿。最开始家里人以为是受到了惊吓,然而几个月过去了迟迟不见一点好转的迹象。这下家里人都慌了,赶紧西处求医问药,当时医疗条件差交通不便,赶着牛车去省城的医院也看了,医生只说是精神出问题了,是癔症但姥爷不信。花了很多钱也没办法。半年后万般无奈开始找出马仙看病,听说哪个村有厉害的弟子,家里人就带着去看。首到碰见隔壁村李婶,李婶穿了一件蓝色的对襟衣服,甩了甩刚从地里薅的大白菜的土,进屋坐在炕上就聊姥姥的病症,听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李婶下地到堂前上香,姥爷立即放了钱说是压堂钱,这是规矩。没一会李婶的仙家上身,等姥爷报出姥姥的生日时辰后,李婶用手掐算了下又把手搭在姥姥的脉上,停顿了一会说道这老嫂子有一堂兵马,将来得让姥姥出马给人看病,带领老仙积累功德。她这个病才能好。只见李婶边说边拿出来了一块红布罩在了碗上,念了几句咒语,对着空气左抓一把右抓一把,只听碗里发出了滴一声,揭开红布里面赫然出现了两粒荔枝大小的黑色药丸,这下姥爷在旁边看呆住了。姥爷这位坚定的无神论者思想产生了动摇,李婶告诉姥爷这药早一粒晚一粒用温水送服。不到一周姥姥的精神恢复如初,姥爷这才不情不愿的说他婶子如果必须要立堂口那就立吧。
第二天李婶联系张大山俗称张二神,让他带着文王鼓来家里,准备给姥姥立堂口。张二神在十里八村也是比较出名,跳大神源于萨满但到了今天形式上却有了很大的不同。在东北萨满文化里,二神的作用就是通过敲鼓唱词把仙家请下山,使得人与仙沟通的容易一些。这种古老仪式传承了几百年,只不过现在方式简化了很多,并且融合了佛教道教信仰。让第马与仙家通过这种仪式建立链接,取得感应能够快速沟通。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和仙家沟通上,需要特殊体质或者说生日时辰占到了才有机缘。按照李婶的安排,只见姥姥盘腿坐在炕上手里拿着三炷香,头上盖着一块红布。双眼紧闭着。全身放松调整呼吸。时间来到晚上8点钟,只听张二神一边有节奏的敲鼓咚咚咚一边唱,“日落西山黑了天,家家户户把门关…………哎嗨哎嗨呦”起初姥姥听到鼓声没有什么反应,可随着鼓点和唱词越来越快,姥姥的身体开始抖动并且不由自主的左右摇晃了起来。拿着香的双手也上下抖动。
随着鼓点和唱词突然间停止,李婶观察者姥姥的面部表情,意识到仙家捆身落座了。这时李婶轻声问道:“老仙家,您可是哪位落座了?”姥姥却像变了个人似的,声音变得粗犷:“胡天男。”
“老仙要不要来点哈拉气儿,或者草卷迎迎风啥的”李婶恭敬的说
“来点哈拉气儿”胡天男道
只见李婶把准备好的一碗白酒递给姥姥,平时滴酒不沾的姥姥,此时一仰脖子满满一大碗白酒一口干了。豪气冲天…
紧接着胡天男便说起这堂仙家与姥姥缘分的情况,原来姥姥的祖辈闯关东的时候,一年夏天祖上在长白山森林中救过一只右腿受伤的白狐狸,白狐狸伤好之后回到长白山,历尽千辛万苦修炼得道成仙,俗话说百草山前吐横骨,百草山后学人言。从此,学会人语之后便下山寻找恩人,准备报恩。
哪成想洞中方一日,世上己千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此时己是五十年之后了。由于当年兵荒马乱,粮食不足,当年的恩人身体患病早己经离世。无奈之下,胡天男寻找到了姥姥,这才抓她当第马。由于姥爷的倔强,不得不打灾,才有了今日的出头露日,说着说着胡天男便委屈的哭了起来。这边李婶一个劲儿滴劝,总算劝好了,这才重回正题,开始点兵报名。
胡家报完,黄家常家蟒家头排教主分别落座报名。最后清风烟魂安排好之后,张二神敲鼓唱词送老仙家打马回山。
李婶按照姥姥报的名字把每一个名字写在了三尺三的丝绒红布上面,只见堂单左侧写在深山修真养性,右侧出古洞西海扬名。上写有求必应,一个个名字闪着金光。金花教主和西大药王写在最上边。所有名字写好之后,西梁八柱也己经安排好。
自那之后,姥姥就正式出马点香看事了。由于年代特殊,还是低调做人。如果不是苦主找到家里,姥姥一般不会主动给人看事。村子里有个小孩老是哭闹不止,家人怎么哄都没用。就说门口站着一个人看着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找姥姥。姥姥点起香,闭眼片刻后说,是有个早夭的小鬼在逗弄孩子,原因是这家男人前些日子不小心冲撞了小鬼的安息之处。姥姥一番操作,摆上供品,念念有词地跟小鬼沟通,承诺给它烧纸钱并且给他超度找个好去处。说来也怪,当晚孩子就不哭了。
随着姥姥名声传开,十里八村来找她看事的人越来越多。姥姥始终秉持着初心,不管贫富,尽心尽力。有家里孩子惊吓高烧不退的,丢东西的,看婚姻财运身体健康的,一波接一波,由于姥姥有一颗善心,活到了八十八岁寿终正寝。而我,就在姥姥的影响下,逐渐对这一行当有了更深的认识,但从来不曾想过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也走上了这条神秘又充满责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