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树被砍的第三日,晚宁在断枝旁种下了一株新梅。
这株梅苗是从御花园移来的,据说是当年先帝赐给沈美人的那株梅的后代。晚宁亲手培土浇水,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一个婴儿。
"才人小主,"小顺子低声道,"尚宫局说没有多余的梅树可补了..."
"无妨。"晚宁擦去额角的汗,"这株就够了。"
她看向梅树断口处——平整的刀痕,显然是用利器快速砍断。能在深夜潜入寒香院而不惊动任何人,必是宫中侍卫所为。而能调动侍卫的,不外乎皇后、德妃、华妃三人。
"小顺子,"晚宁轻声道,"去打听打听,这几日哪位娘娘召见过侍卫统领。"
小顺子很快带回消息:华妃前日曾召侍卫统领问话,说是昭阳宫进了贼。
晚宁冷笑。华妃的昭阳宫守卫森严,哪来的贼?分明是借口。
"才人小主,"小顺子忧心忡忡,"咱们就这么算了吗?"
"算了?"晚宁轻抚新栽的梅苗,"怎么会。"
次日清晨,晚宁去给皇后请安时,特意戴了一对素银耳坠——那是母亲留下的遗物,样式古朴,与宫中流行的华丽风格截然不同。
皇后果然注意到了:"姜才人今日的耳坠倒是别致。"
"回娘娘的话,"晚宁轻声道,"这是家母遗物,说是...故人所赠。"
皇后眼中闪过一丝异样:"哦?什么故人?"
"奴婢不知。"晚宁垂眸,"只听说那位故人最爱梅花。"
皇后的指尖在扶手上轻轻敲击:"是吗?本宫倒想起,先帝时也有位妃子爱梅..."
晚宁适时露出疑惑表情,心中却冷笑。皇后果然对沈美人的事格外敏感。
离开凤仪宫,晚宁又去了德妃的永和宫。德妃正在修剪一盆牡丹,见晚宁来了,笑容亲切:"姜才人来得正好,看看我这盆'姚黄'开得如何?"
晚宁细细观赏,突然轻声道:"娘娘的'姚黄'雍容华贵,只是...奴婢听说先帝时,沈美人院中的'姚黄'才是真绝色。"
剪刀咔嚓一声,德妃剪断了一根花枝:"姜才人怎的突然提起沈美人?"
"奴婢只是想起家母说过..."晚宁故作天真,"沈美人的'姚黄'下埋了一坛女儿红,说是等六皇子大婚时取出..."
德妃的手明显抖了一下:"胡说什么!六皇子早夭,哪来的大婚!"
晚宁立刻跪下:"奴婢失言,请娘娘恕罪。"
德妃深吸一口气,勉强笑道:"起来吧。以后...莫要再提这些旧事了。"
离开永和宫,晚宁嘴角微扬。这两步棋,走对了。
午后,晚宁被召至御书房。皇上正在批阅奏折,见她来了,放下朱笔:"听说你的梅树被砍了?"
晚宁心头一震。皇上竟知道这事?"回皇上,奴婢己补种了新苗。"
"朕命人查了,"皇上淡淡道,"是昭阳宫的侍卫所为。"
晚宁垂首不语。皇上亲自过问这等小事,用意何在?
"朕赏你一样东西。"皇上从案几抽屉取出一个小木盒,"打开看看。"
盒中是一枚玉佩,上雕梅枝,玉质温润。"这是..."
"沈美人的旧物。"皇上首视她的眼睛,"朕知道你己听说不少往事。但记住,有些秘密,知道得越少越好。"
晚宁手捧玉佩,如捧烙铁。皇上这是在警告她?
"奴婢谨记。"
"明日是华妃生辰,"皇上突然转了话题,"你代朕送份贺礼去。"
晚宁心头一凛。皇上明知华妃砍了她的梅树,却要她去贺寿?这是试探,还是...
"奴婢遵旨。"
回到寒香院,晚宁取出那枚玉佩细细端详。玉背刻着一个小小的"淑"字——与母亲绣帕上的字一模一样。看来淑妃与沈美人的关系,远比她想象的密切。
次日,晚宁带着皇上赐的贺礼来到昭阳宫。华妃见是她来,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怎么是你?"
"回娘娘的话,皇上命奴婢代送贺礼。"晚宁恭敬呈上锦盒。
华妃接过锦盒,打开一看,脸色骤变——盒中是一支金簪,簪头雕着梅花。
"皇上还说..."晚宁轻声道,"梅开二度,犹胜当初。"
华妃手中的锦盒差点跌落:"你...你告诉皇上什么了?"
"奴婢什么也没说。"晚宁福身,"娘娘若无其他吩咐,奴婢告退。"
走出昭阳宫,晚宁长舒一口气。皇上的"贺礼"分明是警告——梅树被砍之事,他一清二楚。而派她来送,更是意味深长...
回到寒香院,晚宁发现新栽的梅苗旁多了一壶清水和一小包花肥。小顺子说,是淑妃宫里的宫女悄悄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