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红薯粉条
红果大哥造的这青砖瓦房,有九米多进深,东西两间卧房都分了前后间。
红果带着月儿住东屋里间,一张一米八宽的高低床就够了。
两张上下铺,香豆和甜豆睡东屋外间。
青豆和绿豆睡西屋里间。
西屋外间放书桌,给他们兄妹四个置办个书房。
红果想了想,还得给月儿打一个学步车。
算下来还真不少件。
三月底有大集,红果带着几个豆,约了王婶一家下山赶集。
先去买鞋,如今天气暖和,棉鞋早不能穿了。
一家子还是去年秋天买的布鞋和草鞋替换着穿。
这眼看春末入夏,要买几双凉爽的布鞋穿才好。
布鞋比草鞋可贵多了,要三十到五十文一双。
这还是平布的,若是绣了花,得一百文以上。
店里最贵的一双绣鞋,要一两银子,说是用了金银丝线。
估计是这店家的镇店之宝,也没打算卖,就搁那给人观赏之用。
红果一人买了两双替换的,王婶觉得太奢侈了,直咂舌。
连月儿还不到半岁,都买了一大一小两双。
“婶子你不知道,这鞋不能老穿,替换着才不容易坏。买一双穿一年就破了,两双替换着,能穿三年。”
王婶将信将疑地,给他们一家三口,也各买了两双。
其实如今两家都不差这点银子,王婶一时脑子还转不过弯罢了。
买了布鞋,又去布庄买做衣裳的布。
月儿只有冬装和几件夹袄,春装夏装都还没来得及做呢。
赶着三月底,活儿不忙,多做几件。
青豆他们也得做。
红果要了一匹粉色给女娃,一匹浅绿给男娃。
又要了一匹紫色的,给自己和王婶做。
这些都买好了,一行人去馄饨铺子吃午食。
红果仔细观察,这铺子里有面条包子馒头馄饨,也有小菜。
她若想开吃食铺子,这些就不做了,免得跟人家抢生意。
吃过午食,让王婶领着几个小的继续逛,她带着山子和青豆去木匠铺子。
许木匠一看,这周娘子要做的大件可不少。
尤其这上下铺的架子床,他还从来没见过,没做过。
“说实话,我没做过,不知道能不能做好。”
许木匠是个老实人,他一年到头给周围十几个村子里娶亲婚嫁的人家打嫁妆,根本忙不过来,不太想接这费心思的活。
“没关系许师傅,我这几张床都不用雕花,只要结实耐用就行,上下铺也不过是多架一层而已,你琢磨琢磨,应该能做出来的。”
红果循循善诱地劝他:
“而且我这图纸就免费送给你了,回头你要是去大户人家做工,这上下铺肯定有大东家要,家里下人奴仆多,这床可实用得很。”
听红果这么一说,许木匠动心了,但又提出一层顾虑:
“你家在山上,最好是自己备了料,我带着徒弟上你家去做活计,不然这大件家具,打好了往山上搬,可不容易。”
红果这倒是没想到,有些为难。
她一个年轻寡妇,带着五个孩子,要是让许木匠领着两个毛头小伙子住到家里去做木工活,可真是麻烦。
别说没地儿给人家住,就光是做饭食,她都顾不过来。
“许师傅,您看这样行不行,您把各组件打制好了,再运到我家组装,到时候搬运我自己找人,不用您操心。”
许木匠一想,这样也行,反正不用雕花。
榫卯结构,组装起来倒也不费事,一两天就能完工。
两人谈妥,连木料带工钱,一共十九两银子。
红果付了十两定金,约定一个月后,她上门来拉货。
许木匠带着徒弟上山组装,不包吃住,完工再付剩下的九两银子。
大事办妥,该买吃的了,肉铺今天有新鲜的猪肘子,红果来了两个。
回家炖肘子吃,还做了肉皮冻。
去年在草棚子里就做过一回,当时原料工具都有限,味道一般。
这回家里什么都有,红果先泡豆子,发豆芽。
肉皮冻里放点豆芽和花生米,爽口不腻,正好中和肉皮油脂的肥腻感。
豆芽发好,肉皮冷水下锅煮,为了去腥,红果切了两片野生姜放进去,还滴了几滴米酒。
煮到肉皮用筷子能戳穿,就捞出来,用竹刀刮去油脂。
这一步特别重要,白色油脂一定要刮干净。
不然最后肉皮冻出锅会油腻腥膻。
刮到肉皮举起来对着光透亮就成。
再切成细丝,越细越好,切好加点粗盐和温水,轻轻揉搓,洗去多余的油脂。
锅里放水,紫苏叶,生姜片,再加入洗干净的肉皮丝,大火煮开。
小火炖煮一个时辰,再将紫苏叶和野姜片捞出来。
中间依次加入花生米和洗干净的豆芽,适量盐和大酱,搅拌均匀。
最后撤出柴火,用大灶的余烬煨一晚上。
第二天早起,Q弹可口的肉皮冻就做好了。
切成片当佐餐小食再好不过,下酒最好。
可惜这古代没看到有八角香叶这些香料,红果加了白酒和紫苏叶,勉强能盖住猪皮的腥膻味。
王婶看了尝了,第一句话就是:“唉,给你罗二叔下酒,再好不过了。”
红果做了不少,一听这话,让青豆跑了一趟,给二叔送了一钵子去。
日子慢悠悠地过,红果每日带娃,去红薯地里看看。
再去地头山后采点卖不上价的草药。
什么金银花野菊花,鱼腥草竹节草之类。
晒干了泡水喝也是好的。
顺带再挖点芋头淮山,还找到野生葛根,也算一重惊喜。
王婶带着翠柳给两家人做春衫夏衣。
半个月后,红薯可以收了,山子去地里忙乎。
红果则去了趟县城,将刀具铺子里的搅拌机拿了回来。
这古代工匠手艺还真不是盖的,红果试了下,搅拌切割机性能简直一流!
这二十两银子花得值!
红果挑了大概二十斤红薯,先做一批试制品。
做粉条要先洗粉,将红薯淀粉做出来。
红薯用猪鬃刷刷干净,切块放搅拌机里加水搅碎,然后用细纱布反复揉搓过滤。
过滤出来的水粉静止一夜,倒掉表层的清水,剩下的就是淀粉。
红薯淀粉可以做羹,做糍粑,很多种吃法,都是美味。
周家当天午食就是红薯糍粑和鸡汤碎米羹,青豆几个娃吃的快咬断舌头。
都没想到普普通通的红薯,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
吃完午食休息一会,红果开始做粉条。
先铲一块淀粉,加水放锅里小火慢慢熬,熬的时候一定要用筷子不断搅拌,不然就容易粘锅。
熬到透明状态,筷子拉起不断就成了熟芡,捞起来加到干淀粉中,再加水搅拌。
最后放到竹筒漏筛里,锅里坐上水,烧热但不要沸腾。
手轻轻拍打漏筛,细条状的粉条慢慢滑落水中。
慢煮一会儿,粉条成型了就捞出来放冷水中,反复清洗几遍,会更加筋道。
红果先捞了一盆用水湃着,晚上吃。
剩下的用细竹竿挂起来,放院子里晾晒。
晒干了收起来就是干粉条,能保存至少半年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