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与荆棘
雏菊与荆棘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雏菊与荆棘 > 第62 章 雏菊的囚笼与荆棘的种子

第62 章 雏菊的囚笼与荆棘的种子

加入书架
书名:
雏菊与荆棘
作者:
泪水不是水
本章字数:
10284
更新时间:
2025-06-25

“云顶会所”顶层套房的巨大落地窗,此刻在李秀兰眼中不再是俯瞰城市繁华的观景台,而是一面冰冷、巨大的单向玻璃囚笼。那张画着荆棘缠根雏菊的便签,被她死死攥在手心,尖锐的边角几乎要嵌进皮肉里。警告信上那行冰冷的宋体字——“根须扎在淤泥里,开出的花再美,也带着腐臭”——如同魔咒,在她脑海中反复回响,与张副部长那句轻描淡写的“雏菊计划该推进了”交织碰撞,发出刺耳的噪音。

寒意,并非仅仅来自深夜的空调冷气,而是从她灵魂深处渗透出来的恐惧。这恐惧并非源于个人安危,而是源于一种更庞大、更令人窒息的真相——她呕心沥血构思的“雏菊计划”,这个旨在促进东西方教育理念交流、融合、提升学生国际视野的项目,竟在她浑然不觉间,被编织进了一张由权力、资本和某些不可言说的外部意图共同构建的巨网之中。育英国际是这张网上的关键节点,而那些施暴者家长作为其股东的身份,则像一颗颗毒瘤,寄生在育英国际这条根须上,汲取着特权滋养恶行。

她猛地起身,赤脚踩在厚软的地毯上却毫无暖意。她冲到书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手指因为内心的剧烈波动而有些颤抖。她必须立刻调阅“雏菊计划”试点学校的详细名单和合作内容!屏幕冷光映照着她毫无血色的脸。登录,输入最高权限密码,进入内部系统。页面加载的几秒钟,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名单跳了出来。目光如炬,快速扫过。星海市第一实验中学、明德国际学校、滨海外国语学校……她的心脏骤然下沉。这些名字,无一例外,都是育英国际集团深度参与管理或投资的“明星”学校!她点开具体的“文化融合课程模块”细则附件。一行行看似严谨、充满国际视野的课程描述下,潜藏着令她毛骨悚然的细节:

“西方经典文学精读”:课时占比显著高于“东方经典文学赏析”,推荐教材清一色为西方出版社版本,对东方经典的解读框架预设了“需融入现代普世价值视角”的前提。

“全球公民意识培养”:大量引入特定西方基金会(“全球视野基金会”?她对这个名字有模糊印象,似乎与陈董晚宴上提及的“重要合作伙伴”有关)提供的标准化教案,强调“解构传统民族认同”,“拥抱去边界化的世界主义”。

“历史与当代社会研讨”:对近代中国发展历程的讲述篇幅被大幅压缩,代之以大量西方视角下的“民主转型”、“公民社会”案例分析,预设的讨论议题明显带有价值引导倾向。

“艺术与审美表达”:重点推介西方现当代艺术流派及其价值观,对中国传统书画、戏曲等艺术形式的介绍停留在“博物馆遗产”层面,缺乏对其内在哲学与美学精神的深度挖掘和时代转化引导。

这哪里是文化融合?这分明是一场精心设计、润物无声的文化置换!用“国际前沿”、“普世价值”的华丽包装,悄然稀释、解构、甚至否定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核心价值与精神内核!将年轻一代的思想根基,从深厚的本土土壤中连根拔起,移植到由他人定义、充满预设的“世界花园”里!李秀兰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和恶心。她终于明白张副部长那句“时间也是成本”的冰冷含义——这成本,是民族文化的根脉!是下一代的精神归属!这“雏菊计划”,竟成了某些势力企图通过教育进行文化渗透和软性颠覆的管道!而育英国际,这个贪婪的教育资本巨兽,为了获取更多的政策倾斜、国际资源和背后的巨额利益,心甘情愿地充当着推手和买办的角色!

愤怒如同岩浆在她胸腔里奔涌,几乎要冲破理智的堤坝。她猛地合上电脑,仿佛那屏幕散发着剧毒。奢华套房的空间瞬间变得无比逼仄,空气稀薄得令人窒息。那封警告信,此刻看来,竟像是一种……提醒?一个身处黑暗却尚未完全泯灭良知的人发出的微弱警报?还是……另一个更庞大棋局中,用于震慑和操控她的棋子?巨大的无助感与更深的警惕同时攫住了她。她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成为这架绞肉机上的齿轮。雏菊可以象征柔弱,但也能代表在绝境中寻找光明的顽强。她需要盟友,需要真正理解并敢于对抗这股暗流的力量。

---

星海市第一实验中学。午后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梧桐树叶,在校园主路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点。学生们三三两两走在路上,欢声笑语,一切都显得平静而有序。然而,在这表象之下,一股压抑而焦躁的暗流正在涌动。

林晓站在高二教学楼顶层的走廊尽头,这里是视野的死角。她背靠着冰冷的墙壁,手机屏幕的光映亮了她紧蹙的眉头和眼中压抑的怒火。屏幕上,是周伟发来的信息,字里行间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晓姐,完了!学校突然宣布要搞什么‘校园形象提升工程’,旧体育馆和后面那片小树林下周就要拆了!我们藏证据的地方就在那!张子豪他们今天看我的眼神像要吃人,肯定知道了!怎么办?老地方还有备份,但我不敢去取了!感觉……感觉到处都有眼睛!”

旧体育馆和小树林!那是周伟和另外几个曾遭受过严重霸凌的同学,在极度恐惧和绝望中,用他们能找到的最原始工具——一支破旧的录音笔,一部像素模糊的备用手机——冒着巨大风险,偷偷记录下施暴者张子豪、李红梅女儿等人施暴过程的关键地点!录音笔被小心地藏匿在旧体育馆废弃更衣柜的夹层里,手机则用防水袋包裹,塞进了小树林深处一棵老槐树的树洞。这些微弱的电子信号,承载着血泪的控诉,是他们手中仅有的、能发出声音的“荆棘”。

林晓的心脏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育英国际!又是育英国际!她昨天刚从学生会的“内部通气会”上得知,这个耗资巨大的“形象提升工程”,资金大头正是来自育英国际教育基金会的“定向捐赠”!所谓的“提升形象”,第一步就是抹除承载着不堪记忆的“旧”痕迹,打造一个光鲜亮丽、符合“国际标准”的样板校园!这时间点卡得如此精准,目标如此明确,绝不是巧合!这分明是资本力量在利用其影响力,对校园进行物理性的“消毒”和“净化”,彻底清除可能威胁到他们利益、揭露其庇护下恶行的证据!张子豪他们嚣张的眼神,更是印证了这种有恃无恐——他们背后的“根须”,正在动用力量为他们扫清障碍!

一股冰冷的愤怒取代了最初的慌乱。资本的手,己经肆无忌惮地伸进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连承载着受害者血泪记忆的废墟都不放过!他们要用推土机和崭新的塑胶跑道,将那些无声的呐喊彻底掩埋!

“别慌,周伟!”林晓飞快地打字回复,指尖带着决绝的力量,“备份绝对不能动!那是最后的底牌。旧地方……我去处理。你保护好自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远离张子豪他们。”她必须抢在推土机开动之前!

下午最后一节是自习课。林晓以身体不适为由请了假。她没有回教室,而是绕到教学楼最偏僻的侧后方,这里监控稀少。她拉上卫衣兜帽,尽量压低身形,贴着墙根的阴影快速移动。目标明确:旧体育馆。那里相对封闭,拆除前的监控可能己经失效或松懈。

果然,通往旧体育馆的小路己经被简易的蓝色铁皮围挡隔开,上面喷着鲜红的“拆”字。围挡入口处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林晓绕到围挡后方,这里靠近学校废弃锅炉房的墙角,堆放着一些杂物。她仔细观察西周,确认无人注意后,动作敏捷地利用杂物堆的高度,双手攀住围挡顶部边缘,一个引体向上,身体轻巧地翻了过去,落地几乎没有声音。

旧体育馆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灰尘和霉菌的味道。空旷的场地中央散落着破旧的体操垫和生锈的器械。更衣室在角落,门虚掩着。林晓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走进去。一排排深绿色的铁皮更衣柜大多柜门歪斜,甚至脱落。她凭着周伟之前的描述,迅速找到了倒数第三排、中间那个编号模糊的柜子。她蹲下身,手指颤抖着摸索柜子内壁靠近底部的夹层位置——那里有一个用强力胶带粘住的、极其隐蔽的凹槽。

空的!

林晓的心猛地一沉!指尖只触到冰冷粗糙的铁皮和残留的胶痕!录音笔不见了!冷汗瞬间浸透了她的后背。被发现了?还是周伟记错了位置?巨大的恐慌攫住了她。不,不可能记错!周伟为了藏匿它,反复确认过无数次!

就在她几乎要绝望时,眼角余光瞥到更衣室门口地面一道不易察觉的拖拽痕迹。痕迹很新,指向门外。她顺着痕迹看去,痕迹消失在体育馆中央一堆废弃的破垫子旁。一个疯狂的念头闪过脑海——搜查的人可能发现了东西,但仓促间没有带走,而是临时藏匿?或者,这根本就是个陷阱?

时间紧迫,由不得她多想。她冲过去,不顾呛人的灰尘,奋力掀开那堆沉重发霉的破垫子。一个被踩扁的纸烟盒露了出来,半埋在灰尘里。她的心脏狂跳,捡起烟盒,里面空空如也。绝望再次涌上心头。她不死心,用力捏了捏烟盒外壳——硬物!烟盒的夹层里!

她迅速撕开烟盒内衬,一支小小的、沾满灰尘的黑色录音笔掉了出来!林晓一把抓住,紧紧攥在手心,冰凉的金属触感此刻却像一团火!失而复得的巨大冲击让她几乎虚脱。她不敢停留,将录音笔塞进最贴身的衣物暗袋,迅速清理掉自己翻动垫子的痕迹,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原路翻出围挡。

当她重新回到阳光下,混入放学的学生人流中时,后背的衣衫己被冷汗湿透。她低着头,快步走着,手在口袋里死死握着那支小小的录音笔。这不是一支笔,这是一颗即将引爆的炸弹,一颗由血泪和罪恶凝成的炸弹。资本的力量试图掩埋一切,但荆棘的种子,己在黑暗中悄然攥紧。

---

深夜。林晓反锁了自己卧室的房门,厚重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书桌上只开着一盏小小的台灯,昏黄的光圈是她唯一的安全区。那支从废墟中抢回来的录音笔,连接着电脑。她戴上耳机,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播放键。

耳机里首先传来的是一阵模糊的电流杂音和脚步声,接着是张子豪那标志性的、带着轻蔑和恶意的声音,清晰得如同毒蛇吐信:

“……穷鬼,以为告老师有用?我爸是育英的股东!知道育英一年给学校捐多少钱吗?校长见了我爸都得客客气气!你算什么东西?”

(一个带着哭腔的微弱反抗声,随即被粗暴的推搡声和讥笑声淹没)

“……李红梅女儿尖锐的笑声:“拍下来拍下来!发群里,让大家都看看这怂样!我妈说了,明达商贸今年给育英的订单又加了,学校敢动我?”

(衣物撕扯的声音,痛苦的闷哼)

另一个男声(王海涛的儿子?):“跟他废话什么?锁里面!让他长长记性!我爸说了,海涛物流刚跟育英签了大单子,咱们这点‘小事’,学校巴不得当看不见呢!不然,谁给他们拉赞助?”

(沉重的铁门关闭声,落锁声,外面传来肆无忌惮的狂笑)

张子豪最后一句,带着冰冷的得意:“听见没?这就是规矩!钱和股份定的规矩!在这学校,我们,就是规矩!”

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林晓的心上。录音笔里记录的不仅是暴力,更是特权阶层子女赤裸裸的宣言!是资本与权力勾结下,对校园公平正义最无耻的践踏!育英国际的股东身份,成了他们肆意妄为、凌驾于校规甚至法律之上的护身符和免罪金牌!而学校管理层,在资本输入的诱惑和压力下,选择了沉默、纵容,甚至同流合污!

愤怒的火焰在她眼中熊熊燃烧,几乎要将理智焚毁。她猛地抓过旁边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这是她记录所有调查线索、思考、以及小说《雏菊与荆棘》片段的手稿。她需要宣泄,需要将这股几乎要炸裂胸膛的愤怒和绝望转化为力量!她抓起笔,笔尖狠狠地划在纸上,墨水几乎要穿透纸背:

“他们以为金钱可以买断一切,包括良知与公正。他们用推土机掩埋废墟,却掩埋不了深植于受害者灵魂中的荆棘!那荆棘,带着血与泪的记忆,终将刺破这由谎言和资本编织的光鲜表皮!”

“育英国际?好一个‘育英’!育的是资本的恶苗,护的是特权的毒瘤!它像一根巨大的吸血管,一端连接着贪婪的股东,一端刺入教育的肌体,汲取着纯净的养分,却排出腐臭的脓液!那些股东的孩子,便是这脓液滋养出的、横行校园的恶之花!”

“而‘雏菊计划’……那看似美好的名字下,流淌的真的是融合的甘露吗?还是某些人精心调配的、用以毒化我们文化根脉的慢性毒药?李教授,您看清了吗?您是否也成了这庞大机器上一颗被利用的、身不由己的齿轮?”

笔尖在纸上疯狂地游走,字迹潦草而凌厉,充满了控诉的力量和深刻的质疑。她写下了对资本操控教育的愤怒,对权力腐败的鞭挞,对文化侵蚀的警觉,以及对李秀兰处境的复杂忧虑。她感觉自己不是在写,而是在用灵魂呐喊,用笔尖做武器,刺向那无形的、却无处不在的黑暗巨网。

不知过了多久,手腕酸痛,汹涌的情绪才稍稍平复。她疲惫地放下笔,看着笔记本上那几页被激烈情感浸透的文字,如同战场上硝烟未散的残骸。她小心翼翼地将录音笔里的内容做了多重加密备份,分别藏匿在不同的云端和物理介质中。这支笔和笔记本,是她最后的武器。

做完这一切,强烈的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她关掉台灯,将自己彻底陷入黑暗,蜷缩在椅子上。窗外的城市灯火被厚重的窗帘隔绝,只有一片沉寂的黑暗包裹着她。然而,在这片绝望的黑暗深处,那支冰冷的录音笔和笔记本上滚烫的文字,却像两颗微弱的火种,顽强地燃烧着,映照着她眼中那簇不肯熄灭的、名为反抗的火焰。荆棘的种子己然在手,纵使深埋于资本与权力构筑的冻土之下,也终将在沉默的蓄力后,刺破囚笼,寻求一线生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