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爷阎埠贵厚着脸皮凑了过来,脸上挤出难看的笑容。
“咳,那个……”
“小于啊。”
于向阳专心致志地盯着自己的鱼漂。
“小于啊,你这……”
“你这用的什么饵料啊?”
“这么好使?”
“看着像是玉米粒啊?”
“你这玉米粒……在哪儿买的?”
“跟咱们平时见的不太一样啊。”
于向阳瞥了他一眼。
“哦,随便弄的。”
随便弄的?
骗鬼呢!
阎埠贵心里骂了一句,脸上却依旧陪着笑:
“小于啊,你看,咱们都是一个院儿的。”
“你这玉米粒……”
“能不能……”
“匀我一点儿?”
他比划了一下。
“就一点儿,一小勺就行!”
“我试试看。”
于向阳还没说话呢,旁边的于向葵嘟起了嘴。
这老头儿,真不要脸!
刚才还阴阳怪气地嘲讽她哥呢。
现在看她哥钓到鱼了,就想来占便宜?
于向阳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他从布袋里又抓了一把玉米粒。
阎埠贵以为有戏。
“就这一勺?”
于向阳掂了掂手里的玉米。
“哎,对对对!”
“一小勺就够了,够了!”
阎埠贵连连点头,就差伸手去接了。
谁知,于向阳手腕一扬。
“哗啦——”
那一把金黄的玉米粒,尽数洒进了他面前的钓点里。
“哎!你!”
“你这是干什么!”
阎埠贵立马就急了,声音都变了调。
“你这孩子!”
“怎么这么糟蹋东西!”
“这玉米,多好的饵料啊!”
“你不给我,也不能全扔水里啊!”
他气得吹胡子瞪眼。
这可是粮食啊!
这败家孩子!
于向阳收回手,拍了拍手上的残渣,说道:
“我的东西,我乐意怎么用就怎么用。”
“再说了,我这窝子打得足,鱼才爱来。”
“你……”
阎埠贵气得脸红脖子粗。
“你这是……浪费!”
“可耻的浪费!”
他就是心疼啊!
那么好的玉米粒,给他用用,说不定也能钓上几条大鱼呢!
现在全打了水漂了!
“我乐意,你管得着吗?”
于向阳回了一句,压根不把他放在眼里。
“你!”
“你你……好小子!”
“你给我等着!”
阎埠贵指着于向阳“你”了半天,最后跺了跺脚。
“哼!”
“不识好歹的东西!”
“我倒要看看,你今天能钓多少!”
“走着瞧!”
说完,他收起自己的破鱼竿,拎起小马扎和瘪鱼篓,扭头就走。
一边走还一边小声嘟囔:
“败家子,真是败家子……”
“早晚得饿死……”
那语气,充满了嫉妒。
于向阳看着他那狼狈的背影。
跟这种人置气,犯不着。
清净了。
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于向阳受了什么叫做“爆护”的乐趣。
他一下竿,没几分钟就有动静。
而且上来的。
几乎全是大个头的草鱼、鲤鱼、鲫鱼。
偶尔还有几条的鲢鳙。
幸好他有先见之明,多带了一个大号的蛇皮袋。
周围那些钓鱼的人,全都看傻了眼。
一个个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奇迹。
“我的乖乖,这是把这片儿的鱼都钓光了吧?”
“少说也得有上百斤了吧?”
“神了!真是神了!”
“小兄弟,你这技术,还有这饵料,绝了!”
于向阳估摸着差不多了。
他趁人不注意,将一部分比较珍稀的鱼种,用意念转移到了小池塘里。
剩下的,都是些常见的草鱼、鲤鱼。
他留下几条个头适中的,准备晚上给妹妹加餐。
其余的嘛……
看着周围那些瞅着的人,于向阳微微一笑。
“各位大爷,各位兄弟。”
“今天运气好,钓得多了点儿,自家也吃不完。”
“这样吧,谁要是想要,可以用票,或者……”
“嗯,用钱也行,跟我换。”
“价格好商量,总比供销社的便宜。”
“而且新鲜!”
这话一出,人群骚动起来。
这年头,鱼可是稀罕物,尤其还是野生鱼。
供销社里不但贵,还经常买不着。
“小兄弟,你这鱼怎么换?
“是啊是啊,给个价!”
”一个大爷赶紧问道。
于向阳想了想:
“这样吧。”
“草鱼鲤鱼,不论大小,五毛钱一斤。”
“或者等值的粮票布票都可以。”
这价格,公道!
比黑市都便宜不少呢!
立刻就有人喊着。
“我要这条!这条看着得有三斤!”
“给我来两条鲫鱼,回家炖汤!”
不一会儿工夫,于向阳带来的大半袋子鱼,就被换了个七七八八。
钱、粮票、布票,收了一小叠。
就在这时,一个提着小网兜的大婶凑了过来。
网兜里,是一些小河虾和小螃蟹。
“小伙子,你这鱼真不错。”
大婶笑呵呵地说。
“你看,我这儿有点刚捞的河虾和小螃蟹,跟你换两条鲢鳙行不?”
“我家老头子就爱喝这个汤。”
于向阳一看。
那河虾虽然个头不大,但活蹦乱跳的。
螃蟹也是生猛得很。
好东西!
养在池塘里,不仅能净化水质,还能给鱼儿们当点心。
“行啊大婶!”
“没问题!”
于向阳爽快答应。
他挑了两条最大的鲢鳙,递给大婶。
大婶乐得合不拢嘴,把一网兜的河虾螃蟹都给了于向阳。
于向阳把这些小家伙收好,准备回去就投放到池塘里。
收拾好东西,天色也不早了。
于向阳拎着留给自家吃的鱼,带着于向葵,往回走。
路上。
他绕了个道,去了街道办王主任家。
王主任这个人。
虽然有时候也跟着那几个大爷和稀泥。
但总的来说,还算是个能办点事的人。
以后说不定能用得上。
可惜,王主任今天检查去了,不在家。
开门的是王主任的婆婆。
于向阳把两条特意挑出来的大鲤鱼递了过去。
“婶子,这是我今天钓的鱼,给王主任尝尝鲜。”
老太太一看这么大的鱼,赶忙说道: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呢!”
“小伙子太客气了!”
“快进屋坐!”
“不了不了。”
“我这还带着妹妹呢,得回去了。”
于向阳婉拒道。
“您替我转交给王主任就行。”
老太太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嘴里还不停地道谢。
从王主任家出来,兄妹俩心情都不错。
于向葵一想到晚上就有红烧鱼吃了,就开心。
当他们走到南锣鼓巷附近的时。
于向阳忽然听到一阵熟悉的“叽叽喳喳”声。
他抬头一看。
是那群小燕子!
它们正落在一根电线杆上,冲着他的方向叫个不停。
于向阳心里一动。
这些小家伙,不会是想告诉他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