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井前的空间原本平静如水,但突然间,一阵金色的涟漪如涟漪般荡漾开来。这涟漪仿佛是从无尽的虚空之中涌现,带着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力量,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就在这时,转轮王手中的判官笔突然停在了闻仲元神的三寸之处,原本笔尖凝聚的幽冥鬼火,竟然开始逆向燃烧起来。那熊熊燃烧的鬼火,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牵引,违背了自然的规律,逆着火焰的方向燃烧。
与此同时,地府中的阴风也在瞬间静止了下来,原本呼啸不止的阴风此刻变得鸦雀无声。而那亿万游魂的哀嚎声,也在这一刻突然化作了一阵悠扬的梵唱,这梵唱声如同来自远古的天籁,回荡在地府的每一个角落。
更令人惊奇的是,十八层地狱的深处竟然传来了一阵清脆的钟鸣声。这钟声悠扬而深远,仿佛是在唤醒沉睡的大地,又似乎是在警示着什么。
转轮王的法相在这一连串的变故中骤然收缩,眨眼间便恢复成了常人大小。他手中的生死簿也像是感受到了什么,无风自动地翻动起来,书页哗哗作响。
转轮王凝视着那片金色的涟漪,面露惊色,喃喃道:“地藏尊者?”
话音未落,只见那金色的涟漪中,一朵巨大的莲花台破开虚空,缓缓浮现出来。白象驮着一位身着素袍的僧人,踏浪而来。那僧人面容慈祥,手中拈着一朵曼陀罗花,每一片花瓣都如同镜子一般,清晰地映照着六道轮回的景象。
闻仲的元神在这梵音的洗礼中,竟然逐渐变得凝实起来。而那些原本贯穿他魂魄的金色锁链,也在这股神秘力量的作用下,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崩裂声,仿佛随时都可能断裂。
转轮王脸色骤变:"尊者要违抗封神榜?"
"贫僧只观因果。"地藏王轻抚座下谛听神兽,那独角灵兽突然朝轮回井发出低吼。井水中浮现的画面让闻仲心神剧震——殷商将士的亡魂正在畜生道挣扎,他们身上都缠绕着与闻仲同源的金线。
地藏王叹息如秋风拂过忘川:"太师可知,你多滞留地府一刻,这些忠魂便多受十世轮回之苦?"
闻仲的元神剧烈震颤,额间天目渗出金血。他看见曾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魔家西将,此刻竟化作灶台下的蟑螂;那些战死在绝龙岭的雷部众将,正在饿鬼道抢夺腐肉。
"此乃天道反噬。"转轮王趁机展开生死簿,"若你早入封神榜,他们本该在雷部享万年香火!"
"好个天道!"闻仲突然冷笑,元神爆发的雷光竟将最近的彼岸花海焚成灰烬,"当年碧游宫万仙来朝时,你们怎么不提天道?当诛仙剑阵高悬昆仑时,你们..."
莲台上的曼陀罗花突然凋零七朵。
地藏王轻叩手中锡杖,九环相撞发出清越声响。正要暴起的转轮王如遭雷殛,生死簿上的金线尽数缩回。更诡异的是,沸腾的忘川河竟在杖声里平静如镜,倒映出三十三重天外的封神台。
"太师请看。"地藏王指向河面倒影。
闻仲瞳孔收缩——本该供奉着自己神位的封神台上,赫然立着炳灵公黄天化的金身。而本该属于雷部正神的香火,正化作丝丝缕缕的金线没入昆仑山方向。
"好!好一个偷天换日!"闻仲怒极反笑,元神几乎要被雷霆撕碎,"原来尔等早将神位私相授受,却来诓我入榜!"
地藏王却摇头:"非是私授,而是因果。当年太师鞭打北海妖尸,可记得有位拦驾求情的青袍道人?"
忘川河面浮现记忆画面。闻仲猛然想起,三百年前自己征讨北海时,确实有个自称玄灵子的散修,跪在雪地里为群妖求情三日三夜。后来...
"本帅以扰乱军心之罪,将他吊在旗杆上曝晒了七日。"闻仲声音渐低,"但他不该因此魂飞魄散。"
"黄天化正是他转世。"地藏王锡杖点向河面,画面变成少年将军跪在玉虚宫前的场景,"如今他讨封雷部神位,不过了却当年因果。"
轮回井突然剧烈震动,井口溢出七彩霞光。闻仲发现那些困在畜生道的殷商亡魂,身上金线开始寸寸断裂。而自己元神深处,竟有朵黑莲在缓缓绽放。
"贫僧可送太师入人道轮回。"地藏王掌中浮现八宝琉璃盏,"但需以无量劫起誓——若来世再见封神榜,当以红尘为炉,炼就混元道果。"
转轮王急道:"尊者!他带着宿慧转世..."
"所以需要这个。"孟婆突然端着汤碗走近,浑浊的眼底闪过异芒,"老身用万年修为凝了三滴忘川精魄,可助太师瞒天过海。"她手腕翻转,汤碗底部竟浮现出半页残缺的封神榜!
闻仲元神突然传来撕裂般的疼痛。他看见自己额间天目被琉璃盏摄出一道金光,地藏王将金光与黑莲同时封入轮回井。在意识消散前的刹那,他听到菩萨最后的告诫:
"记住,当你重开天目之日,便是无量劫起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