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潮爆发:我打造了末日第一安全
尸潮爆发:我打造了末日第一安全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尸潮爆发:我打造了末日第一安全 > 第二章:孤狼的巢穴

第二章:孤狼的巢穴

加入书架
书名:
尸潮爆发:我打造了末日第一安全
作者:
不会水的fish
本章字数:
5934
更新时间:
2025-05-15

陈默的家,你要是头一回来,保准以为走错了门儿,进了哪个科研机构的秘密据点,或者干脆就是个小型军工厂。这栋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内里可是大有乾坤,全是他这些年一点点捣鼓出来的。

一楼,原本是个潮湿阴暗的地下室,被他改造成了半个机械加工车间。车床、铣床、电焊机、等离子切割机,家伙事儿一应俱全,墙上挂满了各种扳手、钳子、螺丝刀,锃光瓦亮,摆放得比那部队军械库里的枪还整齐。另一半则是个储藏室,货架上堆满了各种贴着标签的箱子,里面是分门别类的电子元件、金属材料、化工试剂,还有不少他从各处淘换来的“洋落儿”——报废的军用设备零件、工业传感器什么的。用他的话说,这些都是“宝贝”,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

二楼是他的主要活动区域。客厅被改造成了一个综合控制室,一面墙壁被好几块大大小小的显示屏占据,有的连接着分布在房子西周的监控摄像头,把个小院儿和巷子口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有的则显示着复杂的电路图和数据流,那是他在调试自己设计的一些小玩意儿。角落里,一台改装过的高性能电脑主机嗡嗡作响,连接着各种稀奇古怪的外设。厨房和卫生间倒是还保留着基本功能,不过也被他见缝插针地塞了不少东西,比如厨房里就有一套他自己组装的水质净化系统,能把收集来的雨水和自来水过滤成可以首接饮用的纯净水。

三楼是他的卧室,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简单得有点儿过分。不过,这卧室连着一个小小的玻璃阳光房,里面没养花没养草,而是摆着几套水培设备,种着一些他从网上买来的据说是“高营养、速生长”的实验性蔬菜种子。用他的话说,这叫“末日菜园”,万一哪天断粮了,也能给自己填补点儿维生素。

要说这陈默,打小就是个孤儿,在福利院长大,性子孤僻,不爱跟人扎堆儿。长大了学了工程,更是把这股子“独”劲儿发挥到了极致。他不喜欢求人,凡事都爱自己动手,久而久之,就练就了一身“十八般武艺皆通”的本事。这房子,从电路改造、管道铺设,到安防系统、能源供应,几乎全是他一个人包办的。

就说这能源吧,他家早就实现了“半独立供应”。屋顶上铺着好几块高效太阳能电池板,白天发的电能存到地下室的磷酸铁锂电池组里。要是赶上阴雨天或者用电量大的时候,角落里那台他从废品站淘来又精心修复的柴油发电机就会自动启动,轰隆隆地跟个小坦克似的,保证电力供应不断顿。

这不,今儿个刚从“云顶之塔”回来,他就先去地下室检查了一遍发电机。拧开油箱盖闻了闻,柴油的储备还算充足。又看了看电池组的监控面板,电量百分之九十二,一切正常。他满意地点点头,这才上楼。

刚在二楼坐下,准备把白天在“云顶之塔”受的那股子鸟气压下去,就听见“梆梆梆”的敲门声,力道不小,震得门框都跟着颤。陈默皱了皱眉,通过猫眼往外一瞧,得,是隔壁的王大妈。

这王大妈也是个“人物”,嗓门儿大,热心肠,就是有点儿碎嘴,还特迷信。陈默跟她算不上熟,也就是点头之交。

“小陈啊!在家没?开门!开门呐!”王大妈的嗓门儿跟那高音喇叭似的,穿透力极强。

陈默无奈,只好打开门。一股浓郁的韭菜盒子味儿随着王大妈一起涌了进来。

“哎哟,小陈,你可算开门了!”王大妈一见陈默,立马就跟见了亲人似的,拉着他的胳膊就不撒手,“我跟你说啊,你家房顶上那些个明晃晃的板子(指太阳能板)还有那些个跟八爪鱼似的铁架子(指定向天线),是不是对着我家窗户了?我跟你说,自从你装了那些玩意儿,我家老头子晚上就睡不安稳,老说头晕眼花的,肯定是你们家那些东西犯了冲,破了我家的风水!”

陈默听得是一个头两个大,耐着性子解释道:“王大妈,那些是太阳能电池板和无线电天线,都是科学设备,不影响风水的。您家大爷睡不好,可能是天气热,或者……”

“什么天气热!我看就是你那些怪东西闹的!”王大妈根本不听他解释,自顾自地说道,“还有啊,你家地下室那个‘突突突’响的玩意儿(指发电机),一到晚上就跟打雷似的,吵得人心慌!我家孙子本来学习挺好的,最近老是做噩梦,肯定也是被你家那动静给吓着了!”

陈默心里叹了口气,这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他只好敷衍道:“王大妈,您放心,我会注意的。发电机我会尽量在白天运行,天线我也会调整一下角度。”

王大妈这才稍稍满意了些,又絮絮叨叨地说了些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什么李家的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赵家的闺女考上了名牌大学,还有最近那什么“H7N11型超级流感”,闹得人心惶惶的,让她少出门,多囤点儿板蓝根什么的。

好不容易送走了王大妈,陈默关上门,长出了一口气。他理解这些街坊邻居的淳朴和善良,但也实在应付不来这种过于热络的“关心”。他还是喜欢一个人待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走到窗边,看着王大妈颤巍巍离去的背影,又抬头看了看自家屋顶上那些在邻居眼中“奇形怪状”的设备。这些东西,在他看来,不仅仅是爱好,更像是一种…一种对抗不确定性的保障。他总觉得,这个看似平稳运行的世界,底下潜藏着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就像一台精密但老旧的机器,指不定哪个零件松动了,就会引发灾难性的崩溃。

新闻里,H7N11病毒的消息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版面。专家们依然在电视上侃侃而谈,信誓旦旦地说着“病毒毒性不强,可防可控,无需恐慌”。可药店门口排队买口罩和消毒液的人却越来越长,队伍都甩出好几条街了。陈默从地下储藏室里翻出一大箱N95口罩,这还是他几年前参与一个隧道工程项目时,公司配发的,因为对粉尘防护要求高,所以标准也高。当时还剩下不少,他嫌占地方,本想扔了,后来不知怎么就留了下来。现在看来,倒是派上用场了。他还找出几大瓶工业级的过氧乙酸消毒液,盘算着按比例稀释一下,应该能顶一阵子。

夜深了,陈默没有睡意。他坐在二楼的控制台前,戴上耳机,开始调试他那套宝贝无线电设备。各种指示灯在黑暗中闪烁着,发出轻微的“嘀嘀”声。他转动着旋钮,在不同的频段间搜索着。短波电台里传来各种嘈杂的声音,有其他国家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呼叫,有远洋货轮的海事通讯,偶尔还能捕捉到一些模糊的、加密的官方通讯信号。

他习惯了在这些纷乱的信号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就像在沙滩上淘金一样。最近,他总觉得这些信号里,夹杂着一些不同寻常的“杂音”。某些频段的干扰突然增强了,一些平时很活跃的民间中继台也莫名其妙地停止了工作。

他切换到一个国际应急响应的备用频道,这个频道平时很少有人使用。突然,一阵强烈的电流麦噪音过后,一个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断断续续地传了过来:“…Geneva…situation critical…tai breach…repeat…tai breach…military deployed…God help us…” 声音很快被更大的噪音淹没,然后彻底消失了。

陈默摘下耳机,眼神变得异常凝重。日内瓦?收容失效?军队介入?这些词组合在一起,让他联想到了一些非常不好的事情。他试图重新捕捉那个信号,但无论怎么调试,都只有一片沙沙的噪音。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依旧灯火辉煌的城市。那些高楼大厦,那些车水马龙,那些在霓虹灯下狂欢的人们,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一无所知。

陈默第一次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寒意。他不知道自己这些看似“多余”的准备,究竟是杞人忧天,还是冥冥之中的一种…一种预兆。他只知道,如果风暴真的来临,他这个“孤狼的巢穴”,或许将是他唯一的依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