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贾母虽然生气,但是还有理智。
她把锦衣这番话听进去了。
是呀,虽说她心里确实是有些偏心小儿子,可是大儿子也是亲生的么。
没得为了个下贱的女人和儿子再离了心。
“唉……”贾母叹了口气。
“我这本该享清福的年纪,却还要替他操心。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锦衣倒是想说一句“子不教,父之过呗”,但若真得这么说了,她和贾母之间好容易建立起来的交情也就不复存在了。
锦衣赔笑道:“大哥……也就是在这方面有点不尽如人意,其他地方我看也都靠谱着呢。”
贾母又冷哼一声,她为什么会偏心小儿子?
还不是老大自己不争气。
书读得不好,又不会做事,还沉迷女色,有哪一点比得上他弟弟?
自己做的不好,还要怪她偏心。
试问做父母的,有哪一个不是更喜欢听话懂事的孩子?
贾母沉默了半晌,终于开口道:“无论如何,还是要先把你大嫂接回来。
至于孙氏的孩子是留还是去,让她做决定吧。
老大有句话说的对,他房里的事儿,我这个做母亲的,不该插手。
说到底,他们才是一家人。”
锦衣斜睨了贾母一眼,要不怎么说婆婆就是婆婆,永远比不得亲妈。
遇到这种难题的时候自己就成外人了,把得罪人的事儿交给儿媳妇去做。
最后伤感情伤的也是儿子和媳妇之间的感情。
她和贾赦依旧还能母慈子孝。
想到这里,锦衣心中多少有点为沈氏不值。
贾母兀自琢磨了一会儿,抬头看向锦衣,见她正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这个老二媳妇,自从生了宝玉,人也开窍了,说话也中听。
林家的事儿也是她帮着摆平的,由此可见,是个能干的。
接沈氏回家,总不能比林家的事儿还难办吧?
贾母拿定了主意后开口说道:“老二媳妇,娘再求你办件事儿吧。”
“哎,娘,哪里敢用求这个字呢。
您需要我做什么,您尽管说。”
锦衣忙回过神来。
贾母己经从刚才对贾赦的震怒中恢复了过来。
她又换上了那副笑呵呵的模样,拉过锦衣的手说道:“这阵子你把那么多孩子都放到你那里,着实是辛苦了。
你做得这些,娘都看在眼里呢,记着你的好。
前几日我和碧玺翻我那些旧东西,有套绿松石的头面竟一次都没戴过。
如今我这岁数也再用不上了,不若就给了你吧。”
锦衣心道,这是要先给个甜头再说要办什么事儿啊。
不过既然贾母愿意给,她也没有理由不要嘛。
所以听到这里,锦衣只是笑着应道:“多谢娘赏赐。”
贾母笑道:“娘年纪大了,将来这些东西可不都是给你们的嘛。”
说完这话,她终于回归了正题。
“娘也知道,你大嫂是个好的。
这些年里,为了这个家没少操劳。
她这次被气回娘家,确实也都是你大哥的不对。
我本想着都这么久了,气如何也该消了吧。
可怎知赖大家的去了却没有把人带回来。
虽说是因为亲家母生了病,但想必也是要在咱们家面前做足姿态吧。
不如这样,你替娘走这一趟。
借着过节送礼的由头,去冀州将你大嫂接回家。”
锦衣想不到最后居然是要由自己来替贾赦收拾这个烂摊子。
她犹豫了片刻,她虽不喜贾赦做的这等子恶心事儿,但是她是欣赏沈氏的。
还是那句话,若是换做她生活的那个时代,她大可劝分不劝和。
可是在这里,她也只能劝着沈氏顾着自己和孩子,想开些,活得潇洒一点。
而且自私一点来说,她也希望在荣国府里,能有沈氏这样的伙伴加战友。
若是沈氏真的和离,再来个邢夫人,那她才是一个头两个大。
更何况,就算是为了贾琏和迎春,也很该把沈氏接回来。
锦衣终于点了点头,“既然娘觉得我可以,那我就走这一趟。
只不过大嫂肯不肯回来,我也说不好。
我会尽力劝说的。”
贾母听见她应了,笑容里也多了几分舒心。
“好好,不过娘相信你的能力。
只要你肯跑这一趟,你大嫂一定会和你一起回来的。”
锦衣笑笑,“希望吧。”
既然做了决定,马上又要到端阳节了。
锦衣这次本就是借着送节礼的由头去沈家,所以必须要赶在端阳节前到达。
所以她匆匆忙忙收拾好了行李,又把二惠阁里几个孩子的事情妥善安排好,留下白露在家里代为照顾。
自己只带了处暑和双燕,赶在端阳节前两日往冀州出发了。
这次出行是坐马车,锦衣带着两个丫鬟坐一辆车,西个家丁带着节礼坐另一辆车。
虽说荣国府的马车己经相当舒适豪华了,但是和现代的轿车还是不能比的。
更何况那时的道路和柏油马路更是不能比,坐在车里甚是颠簸。
等抵达冀州的时候,锦衣觉得自己都快要被颠散架了。
好容易进了城,锦衣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
问了问到沈府还要半个多时辰的路。
她和处暑说道:“想必大家坐车都有些乏了,这副样子去沈家拜会也不礼貌。
咱们不如先找个客栈稍作休息,吃点东西。
等到明天一早精神养足了,再登门拜访也不迟。”
处暑还罢了,双燕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又是头一次出远门。
这会听到奶奶说要到城里休息一下吃点东西,自是十分欢喜。
连忙应道:“奶奶想得周到!”
处暑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哪里是奶奶想得周到,怕是你这丫头想要贪玩吧?”
双燕吐了吐舌头,“什么都瞒不过姐姐。”
锦衣笑道:“那就这么定了,让你们两个也松快松快。”
这次出行,所有人自然是对锦衣的话唯命是从。
既然二奶奶都说了要先休息一下,其他人岂有不从之理。
所以一进城,负责驾车的李顺便向路人打听,最近的客栈是哪一家。
当得知是不远处的福来客栈后,李顺便将车径首赶到了那里。
车刚一停好,双燕便迫不及待的跳下车,西处张望。
触目所及,皆觉得新鲜有趣。
她转过身来撩起帘子,“奶奶请下车,冀州要比京城凉快许多呢。”
冀州在京城以北百里之地,确实是要比京城凉快不少。
锦衣觉得这次来冀州还真来对了,至少可以避个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