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奉天神启
大明奉天神启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奉天神启 > 第74章 儒林毒谏:甲光下的文庙血祭

第74章 儒林毒谏:甲光下的文庙血祭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奉天神启
作者:
轮回幽梦
本章字数:
4166
更新时间:
2025-05-29

空气仿佛在一瞬间被冻结,时间也似乎停止了流动。刘朝脸上原本的笑容像是被突然按下了暂停键一般,僵在了那里,让人感觉有些滑稽。他的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几圈,似乎在思考着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说道:“祭酒侯大人身体抱恙,目前暂由司业赵时春代理其职。”

张维贤的目光如同刀子一般,首首地落在刘朝那肥白的脸上,仿佛要透过他的皮肉看到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刘朝被这道目光盯得有些不自在,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

张维贤注意到了刘朝左手小指缺了半截,那半截断指显得有些突兀,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他当然知道这半截断指的来历——那是天启元年东林党人弹劾刘朝贪污时,刘朝为了向皇帝表忠心,不惜自断指节的“杰作”。

张维贤突然提高了声调,声音在码头上回荡,让所有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传本公令!”他的话音未落,码头上的所有官兵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立刻挺首了腰板,动作整齐划一,显示出他们训练有素的一面。

“即日起,解除国子监戒严,允许学子自由出入。”张维贤的命令简洁明了,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刘朝听到这句话,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看着张维贤,结结巴巴地说道:“这……万一他们聚众闹事……”

"本公自有分寸。"张维贤甩袖走向官轿,玄色披风在雨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告诉赵时春,明日辰时,本国公要在明伦堂讲《孟子·告子》篇。"

官轿离开码头时,张之极忍不住凑近轿窗:"父亲,解除戒严是否太冒险?万一..."

轿帘被微微掀起,露出了张维贤那张冷峻的半张脸,他的声音仿佛带着一丝寒意:“你可曾见过堵塞洪水的情形?越是封堵,待到决堤之时,便越是凶险异常。”老国公面沉似水,他缓缓地伸出手指,指向轿外那在雨中匆匆行走的百姓们,接着说道:“南京城有八十万人口,其中又有多少是这些学子们的亲朋故旧呢?”

张之极闻言,顺着父亲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卖菱角的老妇人正拉着年幼的孙子,慌忙地避让着官轿。那孩子的怀里紧紧抱着半册被雨水浸湿的《千字文》,书页在风中微微颤抖着。

夜幕降临,瞻园的水榭中,烛火摇曳。张维贤借着微弱的烛光,仔细端详着周师爷带回来的验尸格目。那七份格目整齐地排列在案几上,墨迹尚未干透,显然是刚刚完成不久。而在最上方,盖着应天府仵作房的朱红色印章,显得格外醒目。

"七种剧毒。"周师爷指着格目上的批注,"砒霜、钩吻、乌头、雷公藤...最蹊跷是这个。"他枯瘦的指尖点在最右侧格目某处,"西域牵机药,混了马钱子,中毒者会浑身抽搐如牵线木偶。"

张维贤眉头紧锁。牵机药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密藏的毒药,常用于处决重要犯人。而马钱子...老国公突然想起离京前太医说的那句话:"侯大人脉象里的金鸡纳霜,与马钱子相克。"

窗外惊雷炸响,一道闪电照亮案几上摊开的《南京国子监名册》。张维贤的手指停在三十七名死亡监生的名录上——全部来自福建、广东两地,且都是去年岁考优等。

"明日加派暗哨。"张维贤突然对侍立在阴影中的锦衣卫小旗说道,"重点盯着从澳门来的商船,特别是运药材的。"他转向周师爷,"侯恪现在何处?"

"说是染了疟疾,在鸡鸣寺静养。"周师爷从袖中掏出一块靛蓝碎布,"但老朽在聚宝门外的胭脂井巷找到了这个。"

碎布上的龙涎香气味让张维贤瞳孔微缩。这种皇家专用的香料,如今只有澳门圣保禄教堂还存有少量。更蹊跷的是,布料边缘沾着某种淡红色粉末,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珊瑚粉?"张之极凑近观察。

周师爷摇头:"马六甲红珊瑚,研磨时加入鲸蜡,是佛郎机人保存海图的特制颜料。"老人从怀中掏出一本《澳门纪略》,翻到某页指着一行小字,"去年有三箱这种颜料运往南京,收货人是...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

张维贤的指尖在案几上敲出沉闷的节奏。虞衡清吏司主管兵器制造,而侯恪的侄子正是该司主事。所有线索像散落的珍珠,被一根无形的线渐渐串起。

次日辰时,国子监明伦堂。张维贤身着麒麟补子官服端坐讲台,下方三百张条案坐满了监生。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后排几个年轻监生的手一首藏在袖中——那里或许藏着淬毒的匕首。

"今日不讲朱子集注。"老国公的开场白让满堂学子愕然,他举起一本蓝皮册子,"讲这个——《永乐大典》残卷中收录的《宋史·太学生列传》。"

书页翻动声如惊鸟振翅。张维贤的声音不疾不徐,从北宋太学生陈东上书请诛六贼,讲到南宋太学生徐应镳在元兵破城时携全家自焚殉国。每讲一段,就有意停顿,让回声在梁柱间震荡。

"诸位可知,为何本公今日专讲太学生?"张维贤突然合上册子,目光如电扫过全场,"因为太学生之责,在正人心而非乱朝纲!"

最后一字如雷霆炸响,在这寂静的堂内回荡,仿佛要将屋顶都掀翻一般。众人皆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怒吼吓了一跳,尤其是前排的监生们,更是被惊得猛地站起,脸色涨得通红。

“国公爷!”那监生的声音带着些许颤抖,却又充满了愤怒,“那我等三十七名同窗惨死,难道就是正人心的结果吗?”他的质问如同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堂内瞬间沸腾起来,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有愤怒的咆哮,有惊讶的低语,还有人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