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模不是黑历史,那是我的来时路
男模不是黑历史,那是我的来时路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男模不是黑历史,那是我的来时路 > 第139章 夏国日报,官媒的态度

第139章 夏国日报,官媒的态度

加入书架
书名:
男模不是黑历史,那是我的来时路
作者:
小脸肥猫
本章字数:
9928
更新时间:
2025-06-29

半个小时前。

凌晨1:35。

千里之外的燕京市,夏国日报总部大楼。

《烽火家书》节目组会议室灯火通明、烟雾缭绕。

总导演陈国华指尖轻轻叩击桌面,眉头紧锁。

旁边坐着的两位助理正在筛选这段时间的主题歌曲投稿。

陈国华每次摇头,工作人员都会在本子上划掉一个名字。

“太老派。”

“词不达意。”

“停一下。”

陈国华的耐心被一点点消耗殆尽,他打了个暂停的手势。

会议室的多位工作人员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话。

“我们需要的是一首能体现出夏国文化底蕴,又能让年轻人愿意单曲循环的歌。”

“再具体点,我们需要的是一首既要有古典意境,又要有现代审美的歌曲。”

陈国华此话一出。

所有人都犯了难。

古典意境?

现代审美?

这是能融合到一起的东西?

市面上压根就没有这种类型的音乐。

你就算把预算提上来,‘曲爹’也满足不了这要求啊。

当然。

他们也只敢在心里发发牢骚。

“我们需要的是纯粹但不陈旧,创新但不浮夸的作品,要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境,和千里共婵娟的共鸣。”

“懂了吗?”

陈国华又换了个表达方式。

众人:“……”

音乐总监也不敢接话。

陈国华目光扫了一圈,叹了口气道:“真不是我故意为难大家,我也很难做啊。”

“两年了。我们拍了三百多个小时的素材,采访了上百位历史亲历者……”

“我们一开始的核心思想是,拍摄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立意是让年轻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烽火家书》是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心血。”

“上级领导看了以后,也很重视这个项目……”

“《烽火家书》一共六个故事篇章,是我们凝聚两年的心血,现在就差一首贯穿整篇故事的主题曲。”

“最困难的问题,我们都克服了,还能被一首主题曲拦住?”

“大家在选歌的时候,记住两个关键词:离散和无言之爱。”

“那个年代有太多因为战乱等原因而被迫分离的家庭。”

“那个年代的人连一句‘我爱你’,都要藏在‘天冷了记得加衣里’。”

“好了,接下来我给大家半个小时的讨论时间。”

说了那么多,陈国华也累了。

《烽火家书》的内容很沉重,也很有意义。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陈国华至今最用心,也是最完美的作品。

为了拍好这部纪录片,他带领整个拍摄团队几乎走遍了全国。

上级领导的确很重视这个项目,甚至表明要用于教育推广。

听到这个消息时,陈国华内心是喜忧参半。

这无疑是对陈国华心血的肯定,也让他压力如山。

都这个点了,会议室众人己经困得不行,讨论的声音都有气无力,有几个人借着查资料的借口,光明正大玩起了手机。

会议室的一角。

实习生周小凡打了个哈欠,见没人注意自己,他悄悄戴上耳机,低下头划着手机。

听说继《本草纲目》之外,苏洛又发了第三首新歌。

周小凡刷新了一下音乐播放器,果然发现宣传语变了。

嘿。

还真有。

苏洛和叶胧月合唱,嘶,放大招了?

周小凡不是苏洛的粉丝,他只是众多吃瓜网友中的其中一员。

不站苏洛,也不站龙丞佑,不在网上发表任何言论。

老老实实当一个吃瓜的看客。

网络上,大部分都是像周小凡这样的‘沉默者’。

刚从洗手间回来的陈国华,下意识看了一眼大家都在干嘛。

陈国华一回来,大家都收起了手机,装作用心讨论。

于是。

陈国华一眼便注意到了角落里,有个年轻人趴在桌上,也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在干嘛,非常醒目。

“哎哎哎,大家都在加班,你在干什么?!”

陈国华拍了拍桌子。

年轻人,你是怎么睡得着的?

戴着耳机的周小凡此时正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

对外界的一切都置若罔闻。

见陈国华的脸色阴沉下来。

一位工作人员赶紧推了一把周小凡。

周小凡猛地抬起头,见所有人都在盯着自己,衣服刷的一下被冷汗浸透。

会议室安静的落针可闻。

周小凡手忙脚乱的摘下一只耳机,磕磕巴巴道:“我、我在找歌,对……”

明眼人都能看出周小凡眼神里的心虚。

好拙劣的借口。

陈国华压根不吃他这套,冷笑道:“那你找到了吗?”

这主题曲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

否则,大家也不至于快凌晨两点了还在加班。

见陈国华明显动怒了。

大家也不敢为一个实习生求情。

周小凡咽了口口水,硬着头皮站起身:“找、找到了。”

完了。

你就说你没找到啊。

这也敢还嘴。

众人暗暗为周小凡捏了把冷汗。

陈国华故意刁难:“行啊,那你上来把找到的音乐放给大家听听。”

“好。”

周小凡点头,向台上走去。

陈国华一愣。

啊?你真上啊?

这小子纯愣头青。

陈国华错愕的表情落在眼里,众人亦在憋笑。

行,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收场。

陈国华双手插兜站在一边。

周小凡上台以后,连上了自己的手机,登录账号,打开音乐播放器。

投影仪的画面显示着歌曲信息:“《千里之外》苏洛、叶胧月。”

前奏响起,清脆悠扬的编钟敲击声回荡在这间会议室。

像是一扇尘封的历史之门缓缓打开。

内心莫名感到平静。

陈国华点烟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

歌词的画面感如此

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开口跪。

好像....有点东西?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陈国华也被勾起了兴趣。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

“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

副歌响起那一刻。

首接击中了陈国华的心脏。

缺失的最后一块拼图被补齐。

音乐总监一脸震惊:“编曲里融入二胡、古筝、钢琴,歌手唱腔又是流行唱腔和传统美声……”

“这不就是陈导要的感觉吗?既有古典意境,又要有现代审美……”

“这首歌根本就是为我们的纪录片写的。”

“我满脑子都是《烽火家书》的画面。”

会议室的众人议论纷纷,脸上又惊喜、又激动。

一曲结束后。

陈国华缓缓开口:“这首歌,你从哪儿找的?”

周小凡挠头道:“苏洛刚发的,我本来只是随便听听,但听到那句‘天涯之外’,突然觉得,特别像我们纪录片里那段两岸老爷爷的故事。”

原来这小子不是愣头青。

陈国华笑了,他不认识什么苏洛,但这首歌,必须要作为纪录片的主题曲。

周小凡问道:“陈导,您觉得怎么样?”

陈国华笑道:“没有比这首歌更适合的了。”

“就它了。”

“方玉明,你负责联系苏洛,谈版权。”

陈国华看向音乐总监,交代了一句,再看向周小凡:“小周啊,你转正的事情,我会帮你和领导说说。”

周小凡激动异常。

就在这时。

音乐总监方玉明也起身,有些犹豫道:“陈导,苏洛这个艺人好像有些敏感……”

“嗯?”

陈国华不明所以。

在场的很多人都认识苏洛。

自然也都知道,方玉明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驳。

光顾着听歌了。

差点忘了,歌手的名字叫苏洛。

苏洛好像是有点敏感啊……

陈国华不解道:“他被‘点名’了吗?”

方玉明摇头:“额,那倒没有。”

“这个苏洛是怎样一个情况,你跟我说说。”

陈国华见众人的表情有些耐人寻味,不由得皱起眉头。

《千里之外》这歌,他是认定了。

可别是歌手犯了什么原则性错误。

那就空欢喜一场了。

这是陈国华最担心的问题。

“苏洛,之前是个偶像,有一段时间很火,就在不久前网上突然曝出……”

“所以,事就是这么个事。”

“到底是真是假还不好说。”

“我在想,苏洛的事情毕竟还没有个定性,形象可能不太好看,所以是不是要向上级领导递交一下申请?”

方玉明的言论还比较客观,他知道网络上充斥着太多假消息。

“这样啊。”

陈国华听完以后,感觉自己拿不定主意,他摸了摸下巴。

他也搞清楚状况了。

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艺人。

但不是没有回旋的可能。

正常情况下。

陈国华肯定是对这种艺人避之不及的。

但《千里之外》这首歌,陈国华是真的找不到其他可以替代的歌曲。

万幸的是苏洛没被列入“劣迹艺人”名单。

作为最具公信力的官媒,这种事情肯定不是陈国华能决定的。

陈国华认为,关键就在《千里之外》这首歌曲上。

“明天我去找领导谈谈。”陈国华有点心累。

“唉。”听到这个答案,在场众人又都叹了口气。

陈国华摆了摆手道:“好了,时候不早了,大家先回去休息吧。”

……

另一边,江城。

“‘斩妹’己经更新到第六话了,可能是没上推荐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太晚了,读者都睡觉了,目前还没有收到怨气值。”

苏洛想了想,在后台给‘猥琐大叔’【等不到她的晚安】发了条信息:“更新了,要记得看哦~”

等了一会儿。

苏洛还是没有收到怨气值。

猥琐大叔可能己经睡了。

“算了,明天再看吧。”

苏洛关掉电脑。

他没太关注网络上关于他三首新歌的讨论。

发歌的事情,他己经和【云宫音乐】那边交代过。

并不需要他操作。

苏洛手里还有一首《童话》。

这也是个大招。

发歌之前。

他本来想的是一次性把手里的歌全发出去算了。

但想了想,苏洛还是没把《童话》发出去。

这首歌的质量肯定是没问题。

但不太适合在这晚发出去。

苏洛发歌也是经过深思熟虑。

“《将军》是回应,现在崇洋媚外的人太多,需要一味药,就是《本草纲目》,寒流嚣张,华语乐坛需要一首能代表‘夏国风’的歌曲,也让那些人知道,什么是华流。”

这三首歌,都比较适合今晚的契机,用两个字总结就是:态度。

这个时候,《童话》拿出来就很不搭。

再者,《本草纲目》和《千里之外》都是‘王炸’级别的歌曲。

没必要再上一首《童话》。

苏洛对于歌曲质量是很放心的,冲榜大概率没问题,但能冲到多高就不知道了。

苏洛躺到床上,刷会儿手机就睡了。

……

翌日。

燕京市,夏国日报大楼。

“咚咚咚。”

“进。”里面传来有些威严的声音。

坐在沙发上,陈国华有些局促,“那个领导啊,《烽火家书》的主题曲,我己经找到了,那个,这个,就是吧……”

“歌手本人好像存在一些舆论上的争议……”

对方抬起头,道:“《烽火家书》项目的特殊性不用我再说,这部纪录片是重点项目,意义重大,夏国日报公信力至关重要,与存在争议的艺人合作,这对官媒形象以及项目推广都会造成影响……”

这些陈国华又何尝不明白呢。

不过也正是因为《烽火家书》的特殊性,陈国华才有底气进来谈一谈。

“要不,我先给您放歌听听?”

“……”

一曲结束。

“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陈国华回道:“《千里之外》。”

“主题曲没有其他备选方案?”

“《千里之外》与纪录片【烽火家书】在艺术性和主题表达上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契合,我是找不到更合适的了。”

“不能换?”

陈国华苦着脸:“真没法换。”

陈国华将《千里之外》的不可替代性咬的比较重。

说到这里。

他己经燃尽了。

剩下的只能听天由命。

对方没在说话。

“他叫什么名字?”

“苏洛。”

“……”

又沉默了一会儿。

对方道:“【烽火家书】是凝聚两年心血的重点项目,就差一首主题曲,对吧?”

陈国华点点头。

“这首歌的确很契合,放弃吧……”

陈国华一脸失望,还是不行么……

“……可能意味着项目延期、效果也大打折扣……”

领导只是说话大喘气。

陈国华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陈国华忽然咬牙道:“作为导演我认为《千里之外》,对于【烽火家书】的推广效果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你先回去吧,我下午给你答复。”

“……好。”

下午的时候。

陈国华接到了一通电话。

“明确要求只购买歌曲版权,不涉及苏洛任何形式的出镜或宣传活动……

在纪录片及相关宣传中,弱化甚至不突出歌手信息,重点强调‘纪录片主题曲’本身……

做好舆论预案,准备在必要时发布声明,强调选择基于纯粹的艺术标准和作品价值,与艺人个人争议无关,呼吁公众关注纪录片本身的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

通话结束后。

陈国华被领导叫到了办公室。

“我们要有定力,不能因为艺人个人的风波就否定一部优秀作品的价值,关键是看作品本身有没有问题!这首歌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它恰恰完美表达了我们想要传递的情感!”

“压力我这里顶住了,你那边准备一下别再拖了。”

“领导有魄力!”

陈国华竖起大拇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