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从英雄模范开始
重生八零,我从英雄模范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八零,我从英雄模范开始 > 第70章 鲁抗402

第70章 鲁抗402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八零,我从英雄模范开始
作者:
卖文买别墅
本章字数:
4364
更新时间:
2025-05-20

古城地处西省交界的位置。

按理说这里在古代应该是一个西通八达的地方。

不过现代社会依靠的交通运输能力主要是铁路。

而古城这边的铁路,主要是沟通南北方向,东西走向的铁路要南下到豫省的首府豫州才行。

所以,陈青峰出行首选的就是长途大巴车。

村里召开了一次会议,把陈青峰的弟弟陈洪烈,安排进了队里。

现在陈洪烈算是全村的治保主任。

虽然不是生产队长。不过大小也算是个村干部了。

陈青峰当然明白,这是队里为了拉拢他。

所以他也想尽心尽力的办好这次的事情。

这一次他就跟着陈洪烈一路来到了鲁省的省会鲁州。

汽车开进了汽车站。

然后陈青峰和陈洪烈就拿着大小包的行李从车站下来了。

“大明湖,大明湖!有没有去大明湖的同志,赶紧排队上车啊!”

陈洪烈以前在海津那边流浪过,不是没有出过远门,只不过身上带着这么多钱出远门,他还是第一次。

但是陈青峰也不知道省农科院到底怎么去。

既然上面的政策不明朗,那农民种地总不能出什么差错的吧?

可种地和种地也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你种的到底是粮食还是种子。

粮食和种子当然不能光卖一个价钱。

这年头农民种地都有自己留种的习惯。

还不是像几十年以后的那样,每年种地都要重新买种子。

可为什么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惯到了几十年之后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呢?

原因就在于这几十年农业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依靠着科技各种先进的种子,让农民的产量,还有抗病以及抗虫害的能力都指数级别的提升。

在这种情况之下,老祖宗留下的种子再好,也没有什么人继续迷恋了。

而现在陈青峰他们所处的刚好是一个改革的窗口时代。

高粱这种东西,在一些比较土地贫瘠的山区还是很有市场的。

主要是现在很多地方依旧有吃不饱饭的人。

毕竟从建国初到现在,留下来的这些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就解决了。

陈青峰综合判断了一下,种植高粱起码还是有利可图的,首先就是华北地区有一些酒厂是收购高粱的。种出来之后不愁卖。

其次就是这两年养猪的人变多了,这些粮食种出来之后,还可以加工成饲料。

有了这样的念头,陈青峰就带着自己的弟弟一路边走边问,终于找到了农科院所在的地方。

他站在门口跟传达室的老同志套近乎。

“同志,我是从古城来的,我想找一个人!”

“你找谁啊?”

“我找一个叫王峰的同志,他应该是你们这里的研究员吧!”

“王峰,噢,我知道确实有这么个人,你等会儿!”

传达室那老爷子,随后离开不一会儿王峰就下来了。

看见陈青峰一眼就认出了他。

“哎,上回开会,就是你一个劲的问我关于高粱的事情,怎么你还真过来了!”

“是这样,上回听了之后,我觉得,挺适合我们村的,这波我把我弟弟带过来了!”

陈鸿烈有些拘谨,他没怎么读过书,认字也不多,所以见到知识分子,一时间就有些底气不足。

不过王峰还是很友好的,伸出手和陈洪烈握了握。

陈青峰一看时间,现在眼看着就要吃中午饭了,于是拉着王峰就说。

“我是这么想的,反正我们也没吃饭,咱们找个馆子,弄点酒弄点菜,然后边吃边谈!”

“你们大老远来这顿我请!”

“别别别,我们是求你办事儿的,肯定让我们来!”

陈青峰来之前做了一番功课,他知道鲁州这边是有名的美食之都,所以他专门挑了一家老牌子饭馆燕喜堂。

到了这边之后,陈青峰点了几道硬菜,什么葱烧海参,还有九转大肠之类的。

王峰一看这些菜都这么硬,自然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陈青峰大手一挥,又点了一瓶茅台。

这年头茅台还是便宜啊,一瓶9块多钱。

可即便如此,很多人家还是喝不起。

毕竟大家现在的工资手头都不富裕,就算喝酒喝的也基本上都是最便宜的那种。

茅台酒这种东西都是拿来送礼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陈青峰给王峰倒上了酒。

这家伙喝了两杯之后,话也说开了。

“我还真没想到你真能来这边找我。对了,你们想找我办点什么事儿?”

“你还记得上回说的高粱吗?我们想买点种子回去……”

“高粱,你们有酒厂的门路?”

“没有,不过我们是想买回去,种出来当饲料用,当然也想卖点种子!”

“卖种子,这东西如果是养牛养羊的话,当饲料比较合适,如果是养猪或者喂鸡的话就不太合适了,高粱这东西也不好消化,还是玉米更合适一些……”

“那,你们那儿有合适的玉米吗?”

“我跟你说,你们来的正是时候,这几年我们刚刚实验出了一种高产的小麦,不过目前还没有进行过正式的实验,只是在实验田里小规模的种植,但是这东西好,抗冻,而且产量大,还抗病,适用范围也广……”

种子这东西是很严肃的事情。

陈青峰关心的是这种小麦能不能留住?

“老王,我们农民赚点钱不容易,光靠那点粮食,其实挣不了多少钱,所以我们就想跟农科院合作,看看能不能帮你们育种。你是这方面的专家,能不能回去跟领导提一提,给我们几个比较优良的品种……”

“陈同志,你这个想法很好呀,你是不知道,前几年搞运动,我们很多研究都中断了,有一些研究成果,运用在实际的生产中,有的时候,产量并不理想……”

“没关系,风险和机遇共存,我们本来是打算买高粱种子的,如果你们手上有更好的种子,不如卖给我们,让我们回去先试试……”

“那,你们不如就种鲁抗西零二!”

“鲁抗西零二?”

“对,我要是猜的没错的话,这是眼下国内产量最高,抗病能力最强的冬小麦品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