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城乡经济二元化发展,农村玩农村的,城市玩城市的。
市里的老百姓有钱,但是能买到的东西却不多,而且很多都得凭票供应。
农村里的老百姓,因为这几年土地承包制,所以粮食产量,还有家禽以及牲畜的产量都多了不少,可问题是农村里的老百姓又不能首接拿着这些东西去变现,所以农村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钱。
没有钱就没有办法去看病,没有钱,小孩子上学的学费就没有着落,没有钱,家里购买副食品,比方说。油盐酱醋烟酒糖茶,几乎都成了问题。
在这种情况之下,陈青峰。这里就成为了村民的中转站。
陈青峰的磨坊不要钱,只要把那些留下来的副产品送给他就行。
除此之外,还能在他这里用各种农产品换酒。
而换到的这些农产品则通过陈洪烈一趟一趟的进程换成了钞票。
如今他会从周围水泡子那里跟赶鸭人换鸭蛋,然后再拉着一车蜂窝煤进城,把煤卖了的同时,还能把农村新鲜的蔬菜还有鸭肉,鸭蛋之类的全都换成钱。
陈青峰刚一回来,晚上一家人就聚在一起,做了一桌子的好菜。
一大片一大片,煮好的五花肉被重新装上碗,底下垫上豆腐干之类的,然后倒上酱油上锅去蒸,等到蒸熟之后,上面扣个盘子,把碗底翻过来,这就是古城这边扣肉的做法。
把白面馒头掰开,夹起一大片厚厚的肉片放进白面馍里,然后再加点儿炖猪肉的汤,炖的白菜。
一口咬下去,有菜有肉,那滋味,别提多足了。
“我说,你这么个吃法,咱家这个月肉票可不够了!”
“这个肉可不是我买的,是小雨他们家前几天杀猪,我跟他们换的!”
“他们家把猪杀了,这还没过年呢!”
“ 嗨,小雨他们家,他爷爷病了,送到医院说钱不够,他们家就把猪杀了,我给了点钱,然后帮他们把猪肉弄到城里卖了一部分……”
陈青峰听了颇为感慨。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陈洪烈又告诉他一个消息。
“哥,最近好像没什么人管了,村里好多人家猪圈里都养了两头三头的猪。”
“那咱们家豆饼是不是卖的更快了!”
“是啊!”
“你这样,把那个酒糟和豆饼掺在一起,问问老乡有没有愿意买的,愿意买的话可以赊账,等到年底杀猪了,再给钱!”
“哥,那咱家不得亏死啊!”
“就得这么干,现在家家户户,粮食还没交上去,手里哪有钱啊,就靠养猪挣这点儿,买油盐酱醋的钱,你就听我的吧,给他们记账,这样他们就不会去别家了!”
陈青峰愿意赊账,是因为他知道以后农村的生意都得这么干。
谁让农民穷呢?
没钱就得赊账,要是猪养死了,可能还会欠一屁股债。
但越是这样,越得赊给人家。
以后销售处的工作就是全国各地到处跑。
这边的生意陈青峰决定让陈洪烈慢慢的接手起来。
不过首先他要教会的就是让陈洪烈眼光放长远一些。
自从他们家有了骡子车,就打通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交易通道。
这就好比是拿着仙界的宝贝到民间兜售,然后再拿民间的灵芝仙草送到仙界。
只不过他们运输的都是一些老百姓用得上,可市场上又不好买的东西。
因为刚刚出差,所以回来之后陈青峰可以休息个一两天。
于是他就跟着陈洪烈又进了一趟城。
才几个月的时间,城里变得更加繁华了。
大街上陈青峰甚至还看到了不少卖炒货的。
有卖炒花生和炒瓜子的。
甚至在粮食局门口有人甚至支起了大铁锅,在这边现煮羊汤,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
这是多少年没有看到过的景象了?
陈青峰感慨着世道或许真的变了。
这一天陈青峰跟陈红丽一共进了三趟城,总共卖了一千多斤的煤。
顺带手的还卖了一百斤的鸭蛋。
晚上回去的时候,两个人光是数钱就数了半天。
这一天,光是钱他们就挣了,得有个三百块。
这笔钱哪怕是放在几十年之后,都属于妥妥的月薪过万了。
陈洪烈倒在炕上虽然累,但是神色间都是极度的兴奋。
“哥,要是这么干下去,再过几年咱们几个就都成万元户了!”
“万元户算什么,对了,我在外地订了一套设备,煤场这边以后你们几个人肯定忙不过来,不过听我的话,千万不要请人,这种事情还得往后拖一拖,再等等!”
就这样几天之后,陈青峰跟着陈红丽从村里借了几辆大车来到了市里,在火车站这边,把从南方发来的设备全都拉上了车。
然后就回到了村里这边。
陈青峰当初定这套设备的时候就曾经学习过安装对于他这种有机械经验的人来说并不算难。
这套设备其实挺简单的,就是把破碎搅拌的活都给省去了。
陈青峰接上电,然后搭好传送带,紧接着又把破碎机安装好。
很快煤块就顺着传送带进入破碎机,然后流入到了料桶中,紧接着他们这边再把和好的黄泥混合进去不一会儿,煤泥混合的泥浆就流出来了。
陈青峰看了看,成品的湿度刚好合适。
然后就把这些泥浆灌入到模具当中。
陈青峰家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村子里很多人都过来看。
他们家天天进城卖蜂窝煤,有不少人是知道的。
也有人眼热想要凑热闹。
但是,这个活说白了跟在砖窑里摔砖一样的辛苦。
以前都是纯苦力,大家还有竞争的可能,但现在陈家上了机械之后,那些纯靠力气的肯定就不行了。
有了这套设备,他们家只要有两三个人就能操作。
呵呵,队上的队长知道他们家当家的是陈青峰。
于是把陈青峰拉到一边,随手递上了一支有过滤嘴的香烟。
“老陈,你看你在咱村也待了,时间不短了,我是把你当自己人看,你们家这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乡亲们看着眼馋,我就想着你能不能带个头,带着大家一起挣钱……”
“队长,不是我不想,上面有规定,你知道,要是雇佣超过多少个人就是资本主义的尾巴,我是真怕了……”
“帮帮忙吧,前几天小雨他们家的事儿你也听说了,现在大家能吃饱肚子了,但是手里就是没钱,你说这事儿怎么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