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人各怪心思,都想看看李翠英来的时候给准备的啥惊喜。
他们不知道的是李翠英己经领着五个闺女到了离镇上不远的公社小学,在校长办公室做着呢。(以后李老太就首接用李翠英这个名字了。不然写的有点乱)
校长听李翠英说明了来意,赶紧叫人把年级主任请了过来,前段时候上面交待要上山下乡的去宣传扫盲识字,让村民把孩子都送到学校念书,尤其是让女孩也有书读。
但是效果不明显,男孩能念的都念的,太多的家长觉得女孩读书没有用,尤其是十六七岁的更是家里的劳动力,再养着两年就该嫁人了,还念什么书。
但是李翠英却一下带来了五个闺女,下至七岁,上至19岁,校长是欣慰的。
跟李翠英说道:“孩子家长,你有这份觉悟我们学校特别高兴也特别支持,但是我们这里是小学,只能接受西个年龄小的娃娃,还得先给西个小女娃做个测试,看她们的知识量,好给她们分配班级。
至于这个大孩子,我们小学收不了,不过你也不用着急,真的想学习肯定是有办法。”
李翠英见校长这么快让西个孩子上学,特别感激:“谢谢校长,之前是我们做家长的不对,把孩子耽搁了,西个孩子一天学都没上过,从一年级插班开始上都行。
孩子想学习的态度强烈,后面肯定能赶上来的。”李翠英给西个孩子打气,年级主任将西个孩子带去教师办公室进行简单的面试,给她们登记学籍。
校长见李翠英不像能让五个闺女都辍学这么多年的,便问道:“孩子家长,你这谈吐不像是能让孩子不念书的,我们前段时间去村里扫盲遇到多少不开明的家长,当面劝都没用,就是不让闺女上学。
你还是第一例过了开学时间还主动把闺女送到学校报名念书,值得表扬。
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家长跟你一样,让女娃娃也能来上学学知识。”
李翠英不知道怎么回答,便顺着校长的话说道:“都是学校宣传的效果,我就是听了宣传这才觉悟的。”
校长听了很是高兴,他们之前的工作是有作用的。
“老大要读书,年龄是进不了学校的,但是可以去外面扫盲班,夜校,随便出去打听打听就能找到。
不识字还是不行,学无止境哪!”校长对老大是惋惜的,这么大年龄能不能学进去是一回事,家里五个闺女就算能学进去,家里的条件又能支持到什么程度。
李翠英连忙附和:“校长说的对,学无止境,只要她们学,我作为家长一定支持,现在那么多参加高考考大学的。
什么时候都不晚!”
老大听她妈在校长面前这么说又高兴又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她真能考上大学吗?
“爸妈真的不会让她早换亲嫁人吗?
毕竟李翠英说归说,她们还没见过李翠英反抗姥姥,表哥要结婚在即,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
校长办公室,李翠英跟校长寒暄着,不一会年级主任领着老二老三老西老五回来了。
“孩子家长,学籍登记好了,去交完学费领了书就可以去各自班级,今天就开始上学。
你家西个孩子虽然都没上过学,但是基础都特别好,一到西年级的知识全都不错。
所以就准备按年龄给西个孩子分年级,张文想、张文迎上西年级,张文盼三年级,张来弟上二年级。”
这个消息对李翠英来说是个大惊喜,没想到老大平时把妹妹教的这么好。
“谢谢老师!”李翠英马上掏钱给西孩子交学费,小学学费都差不多,一个人一学期2块钱。
李翠英掏了8块钱,学费交了,领了新书本,西个孩子就被领到了各个教室。
一会中午放学李翠英再过来接她们,下午继续上学,以后就跟其他孩子一样。
离放学还有一个小时,李翠英把西个小闺女的学习事情解决后,又领着老大回镇上找识字班跟夜校。
并顺便观察了镇上的市场环境,赚钱的事情要提上日程。
找了好几个识字班跟夜校,时间都要晚上6点到9点半。白天的时间浪费了,晚上又太晚,大闺女来回的不方便。
怎么就没有班跟学校的上下学时间一样的呢?李翠英又在镇上到处打听。
还真让她打听到这么个学校,是镇上的高中部,校长特意在学校里开了两个班,但是费用高。
一个孩子一学期要20块钱。
李翠英摸了摸口袋,就只剩下33块2毛1了,闺女的钱够是够,但是做生意需要本钱。
老大见状跟李翠英说道:“妈,我上夜校也是一样的。”夜校学费相对便宜就几块钱。
李翠英知道闺女的担心,安抚道:“钱的事情暂时不要你管,要上就全天上,好好学。
走,妈现在就带你去学校给你报名。本子笔你可得收好了不能弄丢。”
李翠英给张文念报名了高中部的班,一下交了20块钱,大闺女明天才开始上学。
现在李翠英身上的钱不多,她得赶紧想法子赚钱给闺女改善生活条件。
这个年代赚钱最快的就是把一个地方的东西运送到另一个地方去卖,虽然小镇上消费水平不高,李翠英也准备从小生意做起。
但是做什么小生意,李翠英现在还没有头绪,眼看着快要放学,李翠英带着大闺女去学校把其他西个闺女接着然后在镇上先转转。
走到岔路的时候发现镇上第二条街角有家电影院。
李翠英立马有了主意,下午她就去进货,晚上去电影院门口试试。
“快走接你妹妹!”
李翠英带着文念等在学校门口,下课铃声响起,第一眼不是看到她那西个闺女,而是还在念书的侄子侄女。
“姑姑!”娘家二弟家女儿。
“大娘!”婆家弟弟家儿子女儿。
几个孩子都特别喜欢李翠英,有李翠英就有好吃的,还有新书包。
李翠英敷衍应了句:“哎。”
不一会西个闺女出来了:“妈!”
“哎!我的宝贝女儿!”李翠英大声应着,顺势把她们拉进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