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也帮忙附和着:“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去吧!十里八村谁不知道老李家摊了个好闺女。
娘家的事就是天塌了,她都不会掉链子。”
“人年轻的时候说啥都不嫁人要帮娘家多干几年活,等到弟弟结婚没彩礼的时候,李翠花才把自己嫁出去给弟弟换彩礼。
二十年后,弟弟家儿子也要结婚,这不,马上就得领着自己大闺女来娘家了。
她可是生了五个闺女,娘家三个侄子,怎么分配,彩礼都不用愁!”
“谁家要是摊上这样的闺女,三辈子不用烦心,儿子孙子重孙子,大事全给你解决喽!”村里有多少人羡慕老李家有这么个好闺女的。
姑娘家的爸爸妈妈听了很是满意,他们在集市上见过几次李翠英家的姑娘,确实长得标致还能干,能跟他闺女有的一拼。他瘸腿的大儿子要是能娶到她,也不亏。
只是话虽然这么说,人迟迟不来也怪让人烦心的。
翠英妈等着等着也坐不住了,当即让叫来自己大儿子:“去,去你大姐家看看到底咋回事,还是头一次见你大姐办事这么不利索。”
桃李村在石桥村隔壁,距离不远,嫁到石桥村也是想着李翠英以后好方便照顾娘家。
翠英妈照顾着姑娘家的父母、邻居,虽然李翠英这么晚没来,她却一点不担心换亲的事情能生什么变故。
李翠英现在西十五岁,早被她调教好了,她让李翠英往东李翠英不敢往西,她让李翠英撵狗,李翠英不敢抓鸡,不然她有“百般武艺”对付李翠英!
翠英妈唯一遗憾的是没多生几个闺女,要是有好几个闺女,她这辈子更是啥都不用愁。
老大李家光骑着二八大杠十分钟就到了李翠英家,刚到门口就开始喊:
“姐,姐夫!”
张保军躺在床上浑身疼,肚子又饿,不仅没等来闺女,就是自己去拿块凉馒头也吃不进去,舌头疼的动不了。
真是难受的时候,听到李家光来了,想着李翠英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还没到晌午,不说等下午回来,也得在那吃个午饭再回来啊。
难不成是谈得太顺利了,今天就要把大闺女带过去给人定下了?
张保军这么想着,嘴里也这么应着:“家光,文念跟她几个妹妹还没从镇上回来呢,不是说今天谈,明天再把文念带过去订下的吗?”
他不知道自己现在口齿不清,李家光进屋没听懂一句话。
见屋里只有张保军没有李翠英就问道:“我姐哪去了?”
张保军说着:“不是去你那了吗?”,又意识到自己说话不清便连说带比划着。
李家光这才注意到张保军不对:“姐夫你生病了?是不是上火冲的嘴巴,咋豁口这么多。舌头也肿这么高。”李家光想,莫非大姐家还真是出了什么事了?
张保军说不清,急得厉害,没法就先拉着李家光去村卫生室,也不敢给人看身上的伤,就指了指嘴巴给舌头,医生给开了点药含在嘴巴里消肿。
钱,让李家光给的,8毛钱。
李家光问不出啥心里着急,家里一屋子人等着,他急着找李翠英
“姐夫,我姐哪去了?”
张保军这才知道李家光不是来带大闺女文念的,而是来找李翠英的。
他嘴里含着药慢慢跟李家光说道:“你大姐一早就回娘家去了,还把我身上钱都带去了,不然我能连买药的钱都没有?
你怎么还来问你姐哪去了呢?”
李家光仔细听着,这才稍稍听懂,他姐一早回娘家,还把姐夫身上的钱都掏光。
李家光放心了,他姐李翠英绝对是去哪里置办大物件了。
“我就说我姐不可能关键时候掉链子,这可是跟她一个姓的大亲侄子,结婚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比谁都上心。”李家光心里想着。
“姐夫,那你在家养着吧,我先回去等我姐了,屋里还一大堆人呢!”李家光说完又蹬着二八大杠回家了。
翠英妈见李家光就一个人回家连忙问道:“咋就你自己,你大姐呢!“脸色怒气冲冲。
李家光说道:“我姐夫说我姐把他钱都掏光了,一大早就没在家,我估摸着给她大侄去镇上置办大物件去了,好给我们惊喜呢!”
听李家光这么多,一屋子人都羡慕死翠英妈了。
“咋摊到这么好的闺女,真是上辈子烧高香了!”
“谁说不是说,闺女跟闺女不一样,我那闺女就不能提,嫁个窝囊人家还指着我贴补呢,我就是扔了我也不能贴补给闺女打水漂不是?”
“闺女名声在外对娘家好,娘家妈腰杆也首啊,你们看翠英妈天天在我们老姐妹面前都是数一数二的,哪天脸上不是咪着笑。六十七岁了,走路还登登有劲!”
……
翠英妈被附和的高兴,她反正几十年了在她老姐妹面前都有优越感,就是因为有李翠英这个闺女。
昨天给她买啥了,今天给她买啥了,又是帮她弟了,又是护她侄了,连侄子的书包李翠英都给买。
谁让是一个姓的娘家人呢!
以翠英妈的经验来看,李翠英这次八成是揣摩着什么大惊喜呢,肯定能让她面子上有光。
她孙子娶媳妇这么大的事,李翠英要是办好了,翠英妈决定好好夸夸李翠英,在村里夸,让老姐妹一看到李翠英就夸,让李翠英心里也美滋儿滋儿的。
“老大媳妇,老二媳妇,你们快去准备午饭,一会你姐来了咱们再具体商量着。”
又跟二孙子三孙子说:“你们大哥在家陪客人,你们两个去村口等你大姑,你大姑要是置办的大件或者买的东西多,你们就回来喊人去一块帮着抬回来。”
翠英妈安排好,老李家就很快忙碌了起来,姑娘家的父母在这坐了半天听左右邻居说起了李翠英的事迹心里也默默打起了算盘。
李翠英家姑娘嫁过来身上一分钱都别想有,等生米煮成熟饭,生了娃,更得防着,以免跟她妈一样捞东西给娘家。
不过自己家闺女就得跟她这个李翠英姑姑学,多顾着娘家,有李翠英这个榜样在,姑娘家的爸爸妈妈也放心的多,他们家也得培养个“李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