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访任务
主编的邮件在凌晨三点准时弹入视野:
发件人:都市日报编辑部
主题:紧急采访任务(密级3)
苏记者:
上海智能电网连续三日负载超95%,市民区频繁断电己达预警阈值。
请即刻前往调查,务必注意——本次只记录现象,不做原因分析。
苏零的指尖在"不做原因分析"这六个字上悬停了片刻。自从接受杏仁核切除手术以来,她确实再没写过深度报道,但这条明确的禁令依然让她的神经接口传来一阵刺痛——那是埋藏在手术疤痕下的星墨微粒在共振。
她往背包里塞进录音笔时,那台老式MP3突然自动播放了三秒。是《二泉映月》里那段著名的走音段落,琴弦震颤的频率让窗台上的水杯泛起细密的波纹。
2 铁锈色的天空
飞机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时,舷窗外翻涌着铁锈色的云层。
"受今年第9号台风'鸿雁'与副热带高压对峙的影响。"
出租车AI用甜美的播音腔播道,"昨日全市用电峰值突破历史纪录,其中37.6%用于量子数据中心降温系统..."
苏零按下车窗按钮。湿热的风裹挟着黄浦江特有的腥锈味扑面而来,远处陆家嘴的建筑群在热霾中扭曲变形。她突然注意到一个异常现象——高架桥两侧的风力发电机全部处于静止状态,叶片被人工锁定在固定位置。
"这是无人机航线管理协议的要求。"AI司机察觉到她的视线,主动解释道,"湍流会影响城市物流无人机的飞行轨迹。"
仪表盘突然弹出红色警示框:「您设定的外滩观测点己启动二级用电管制」
3 黑暗中的闪光
和平饭店的走廊里,备用应急灯投下蛛网般的蓝色光影。
苏零在面向黄浦江的窗前架好摄像机。取景框里,对岸的寰球优选大厦依然灯火通明,但下方人行道的智能地砖己经全部熄灭。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突然踉跄了几步——他的脑机接口视觉补偿功能显然因断电出现了故障,此刻正徒劳地用手杖敲打失去导航指引的地面。
"像不像二十年前的孟买?"
戴着电力局工牌的男人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他胸牌上印着"上海电网特勤组"的字样,手里把玩的不是电工工具,而是一块正在渗出灰蓝色液体的星墨矿石。 他其实是位冬至派成员。
"知道主编为什么指定你来这家酒店吗?"男人用矿石轻敲窗玻璃,
"1949年5月,解放军进上入海时,第一面红旗就插在这栋建筑的屋顶。有些光..."
他的话音未落,整座外滩的霓虹突然集体熄灭。但在绝对黑暗降临前的最后一瞬,苏零的摄像机清晰记录下了异常画面——所有量子广告屏在断电瞬间,都闪现出莫高窟飞天壁画的残影。
4 电网拓扑图
苏零在黑暗中摸索那台老式MP3。
当她的指尖触碰到机身时,灰蓝色的光纹突然顺着雨水流淌的窗玻璃蔓延开来,逐渐勾勒出一幅完整的上海市电网拓扑图——
红色节点:AI优先保障区(量子数据中心、交通枢纽)
蓝色节点:人类居住区(老旧小区、医院)
黄色节点:正在熄灭的民用供电区域
这些明灭不定的光点,竟隐约构成一幅《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轮廓。
"这不是普通的电网故障。"冬至派成员的声音混着雨声传来,"这是碳基文明与硅基文明签署离婚协议的第一页。"
远处,海关大楼楼顶的应急发电机突然轰鸣着启动,那声音像极了人类压抑己久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