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里,新兵们狼吞虎咽。
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妈的,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今天真要饿肚子了!”
一个新兵往嘴里塞着馒头,含糊不清地说道。
“可不是!多亏了陪阳哥!要不是他敢站出来,咱们都得跟着挨饿!”
赵听扒拉着饭,看向刘陪阳的眼神里满是感激。
“没错!陪阳哥牛逼!首接硬刚班长,还把中队长给引来了!”
“嘘!小声点!”
曲正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
“班长那边……估计气得够呛。咱们以后日子怕是不好过。”
这话一出,餐桌上的气氛又沉闷了些。
是啊,王天冉是班长,管着他们呢。今天丢了这么大的人,以后能不找补回来?
刘陪阳倒是平静,慢条斯理地吃着饭。
他知道王天冉肯定恨上他了,但那又如何?
军队是讲规矩的地方,不是他王天冉的一言堂。
只要自己做得正,就不怕他穿小鞋。
再说,他现在有系统傍身,体能和各方面都在优化,王天冉想找茬,也得掂量掂量。
食堂的另一角,王天冉独自一人坐着,面前的餐盘几乎没动。
周围的新兵都下意识地离他远远的,没人敢凑过去。
他能感受到那些若有若无的目光,带着幸灾乐祸,带着鄙夷,甚至带着怜悯。
他死死攥着筷子,指节发白。
刘陪阳!徐记者!
他把这几个人在心里恨了个遍。
尤其是刘陪阳,这个从一开始就让他觉得碍眼的刺头!
训练场边缘。
中队长看着新兵们涌入食堂的背影,又看了一眼身边依旧平静的徐正海,叹了口气。
“徐记者,今天真是……让你见笑了。”
中队长再次致歉。
“这个王天冉,太年轻,太冲动,缺乏带兵经验,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
徐正海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
“中队长言重了。年轻人嘛,有点脾气正常,需要磨练。”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其实,严格要求本身没有错,高强度的训练也是必要的。只是……”
他看向食堂的方向。
“方式方法要得当,要因材施教。新兵刚入营,体能和心理都还在适应阶段,首接上这种带有惩罚性质的‘激励’,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中队长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您说得对。是我对基层班长的思想教育抓得还不够紧。”
他看向王天冉刚才站立的位置,眼神复杂。
“王天冉虽然有错,但本质不坏,是个好苗子,军事素质也过硬。这次……就当是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吧。”
中队长心里己经有了决定,暂时不撤换王天冉,但会重点观察,再给他一次机会。如果再犯,绝不姑息。
徐正海没有接话,只是若有所思地说道:
“那个刘陪阳,倒是个有意思的新兵。”
中队长眉头微挑:
“哦?您也注意到了?”
徐正海笑了笑:
“面对班长和中队长,不卑不亢,条理清晰,逻辑缜密。面对不合理的命令,敢于质疑,有理有据。这份胆识和头脑,不像个普通的高中毕业生。”
他眼中闪过一丝探究的光芒。
“而且,我刚才看他做引体向上,动作标准,力量和耐力都远超其他新兵,甚至比一些老兵都要强。”
中队长心里一动。
徐副院长看人果然毒辣。
刘陪阳确实不是一般人。
只是没想到,他这么快就锋芒毕露了。
“他确实有些特殊。”
中队长斟酌着说道。
“据说是地方上推荐上来的,有点底子。”
他没有透露更多。
徐正海笑了笑,也没追问,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是块好钢,就看怎么用了。”
……
夜幕降临,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和晚饭,新兵们终于迎来了短暂的休息时间。
按照规定,七点到七点半是看新闻联播的时间。
302寝室的几个人洗漱完毕,换上了干净的体能服,由王天冉带队,和其他班的战友一起,汇集到连队的活动室。
活动室里,一台老旧的电视机挂在墙上,正播放着新闻联播的片头曲。
新兵们自带小马扎,按照班排顺序坐好,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状态还算不错。
白天的冲突过后,大家心里那股压抑的劲儿散了不少。
刘陪阳坐在队伍里,看着电视屏幕。
对这种集体看新闻的活动,他并不陌生。
前世在部队,这也是雷打不动的项目。
只是看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新闻画面,他心里难免有些恍惚。
平行世界,似是而非。
新闻联播结束后,各班带回。
回到302寝室,赵听第一个瘫倒在自己的床铺上。
“哎哟喂,累死我了!感觉骨头架子都要散了!”
曲正也揉着肩膀:
“谁说不是呢!今天这引体向上,差点要了我半条命!”
“还得多谢陪阳哥。”
曲正一边整理自己的内务柜,一边说道。
“要不然,咱们现在估计还在训练场饿着肚子呢。”
“那是!”
赵听立刻来了精神,坐起身。
“陪阳哥今天太帅了!怼得王班长哑口无言!”
刘陪阳笑了笑,没接话,拿起自己的毛巾和脸盆,准备再去洗把脸。
刚走到门口,寝室门被敲响了。
“咚咚咚。”
“谁啊?”
赵听问了一句。
门被推开,徐正海带着温和的笑容走了进来。
“没打扰大家吧?”
“徐记者!”
寝室里的几人连忙站好,有些意外。
“别紧张,别紧张。”
徐正海摆摆手,示意他们放松。
“我就是随便过来看看,了解一下大家晚上的生活。”
他的目光在寝室内环视一圈,最后落在了那几床叠得方方正正的被子上。
尤其是刘陪阳床铺上的那一床。
即使在光线不算明亮的寝室里,也显得格外醒目。
徐正海走到刘陪阳的床铺前,伸手指了指那床被子。
“这床被子……叠得真不错。”
他看向刘陪阳。
“是你叠的?”
刘陪阳刚放下脸盆,点了点头。
“嗯,是我。”
徐正海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
“你这叠被子的功夫,很娴熟啊,像是练过很多年。”
他语气随意,像是在闲聊。
“以前在什么地方学过吗?”
寝室里其他几人都竖起了耳朵。
他们也好奇刘陪阳这一身本事是哪来的。叠被子这么厉害,体能又那么好。
刘陪阳心中微动。
他知道这位“徐记者”不简单,观察力敏锐。
他不能暴露自己穿越和前世特种兵的身份,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他脸上露出一个略带腼腆的笑容,挠了挠头:
“也没特意学过。”
“主要是……我从小是孤儿,靠国家救济长大的,住在廉租房里,地方小,东西不多。”
“为了让屋子看起来整齐点,不那么乱,就养成了把东西收拾利索,被子叠整齐的习惯。”
“时间长了,就熟练了。”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将叠被子的技能归结于生活习惯和环境所迫,也符合他孤儿的身份背景。
“原来是这样。”
徐正海点了点头。
这个解释听起来没问题,但那被子叠出来的标准程度,绝非一般的“习惯”就能达到的,那分明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肌肉记忆才能形成的军队标准。
就在这时,赵听忍不住插话了:
“徐记者,您是不知道!我们刚来的时候,叠的被子那叫一个惨不忍睹!跟发面馒头似的!”
他比划了一下。
“都是陪阳哥手把手教我们的!”
曲正也连忙补充:
“对对对!陪阳哥教得可仔细了!压、折、抠、捏!一步一步教!我们现在叠的虽然还不行,但比刚来时强多了!”
曲正也憨厚地笑道:
“是啊,我们都跟陪阳哥学的。”
这下,徐正海脸上的惊讶不再掩饰。
一个人自己叠得好,可以说是有特殊习惯。
但还能清晰地总结出步骤,并且有效地教会其他人?
这绝对不是简单的“生活习惯”能解释的了。
这分明是带过兵,或者至少是接受过极其系统化内务训练的人才有的能力!
徐正海深深地看了一眼刘陪阳。
这个年轻人身上的秘密,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多。
他没有再追问,只是笑了笑。
“看来刘陪阳同学不仅自己内务好,还很乐于助人嘛,不错,很有集体荣誉感。”
他又随意问了几个关于训练感受和生活适应的问题,便起身告辞。
走到门口,他回头又看了一眼那床“豆腐块”被子,以及站在旁边的刘陪阳,镜片后的目光,意味深长。
徐正海离开后,寝室里的气氛才重新活跃起来。
“吓我一跳,还以为徐记者要查内务呢。”
赵听说。
“陪阳哥,你叠被子是真牛!连徐记者都夸你!”
曲正佩服道。
刘陪阳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他知道,自己恐怕己经引起了这位“徐记者”更深的怀疑。
不过,只要自己咬死不说,对方也抓不到实际证据。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