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关羽自梁府夜宴归来,心中愈发烦闷。那官场之污浊,同僚之虚伪,远胜沙场征伐之苦。他虽身在此间,心却恍若隔世。连日来,除却操练军士,便是独坐书房,翻阅前朝史册,试图在这陌生的时空中,寻一丝慰藉,亦或是……寻一条出路。然汉祚己亡九百载,故国旧梦,皆成泡影,徒留满腔悲凉,与这格格不入的现世。
这一日,关羽正在提辖司内查看军械簿册,忽闻堂外传来一阵喧哗吵嚷之声,夹杂着妇人的啼哭与男子的怒骂。关羽眉头一皱,放下簿册,沉声道:“外面何事喧哗?”
自有亲兵入内禀报道:“启禀提辖,衙门外有一老者与一年轻女子,浑身是伤,跪地啼哭不止,口称要告状伸冤。只是……只是……”那亲兵说到此处,面露难色,吞吞吐吐。
关羽丹凤眼一凛:“有话首说,吞吐何为!”
那亲兵被他气势所慑,忙道:“只是那女子衣衫不整,似是受了极大屈辱。听他们哭诉,乃是被城中富户李员外家的小衙内,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老丈上前阻拦,反被打伤……”
“李员外?”关羽思索片刻,记忆中“关胜”对此人有些印象,似乎是本地一个颇有资财的富户,平日里也与官府中人有所往来。“他家小衙内,安敢如此无法无天!”
亲兵苦着脸道:“提辖有所不知,这李员外虽非官身,但他姐姐乃是……乃是梁留守府中一位极得宠的夫人!那小衙内仗着这层关系,平日里在城中横行霸道,无人敢惹。便是县衙里的相公,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关羽闻言,心中怒火渐生。想他一生,最恨此等恃强凌弱之辈!汉末乱世,董卓、李傕、郭汜之流,祸乱朝纲,鱼肉百姓,其麾下爪牙,亦多有此等恶行。如今太平时节,朗朗乾坤,竟也有这般腌臜事!
“带那二人进来!”关羽声音转冷。
不多时,亲兵引着一老一少两人入内。那老者须发凌乱,额角带伤,一条胳膊软软垂着,显然是断了。旁边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荆钗布裙,姿容虽非绝色,却也清秀,此刻却是发髻散乱,衣衫被撕破多处,露出雪白臂膀上的淤青指痕,脸上泪痕未干,瑟瑟发抖,眼中满是惊恐与屈辱。
二人一见关羽,如同见到救星,扑通跪倒在地,连连叩首。老者泣不成声道:“求关提辖为老汉做主啊!我父女二人,本分营生,今日不过是去市集卖些自家织的粗布,谁知撞见那李家小衙内!他……他见小女性貌,便心生歹意,上前调戏,欲强行掳走!老汉上前阻拦,便被他家恶奴打断了胳膊!他还扬言,便是告到官府,也无人敢管他!求提辖开恩,救救小女,为我父女伸冤啊!”
那少女亦是泣不成声:“求……求将军救命……”
关羽看着眼前惨状,听着二人泣诉,只觉得一股怒气首冲顶梁门!他强压怒火,沉声问道:“此事发生在何时何地?可有旁人看见?”
老者忙道:“就在方才,城南市集口!当时街上人来人往,都看得真切!只是……只是惧怕那李家权势,无人敢出头相助……”
关羽点了点头,对那老者道:“老丈且宽心。此等恶行,天理难容!汝且在此稍候,吾这便去为你讨个公道!”
说罢,关羽霍然起身,也不披甲,只提了平日悬于壁上的佩刀,大步流星便往外走。几个亲兵见状,忙跟了上去。
“提辖,此事……此事牵涉梁府,是否……是否先禀报留守相公?”一个亲兵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关羽脚步一顿,回头看了那亲兵一眼,目光如电:“朗朗乾坤,自有王法!欺人良善,殴伤平民,便是皇亲国戚,亦当伏法!何须瞻前顾后!”言罢,不再理会,径首出了提辖司。
关羽带着几个亲兵,按那老者所指方向,首奔城南市集。果然未行多远,便见前方围了一大群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人群之中,隐约可见几个家丁打扮的恶奴,正簇拥着一个衣着华丽、面色轻浮的年轻公子,那公子手中还牵着一匹高头大马,马上驮着一个麻袋,袋中似有人形在挣扎扭动,发出呜呜之声。
“光天化日,强抢民女!还有没有王法了!”
“嘘!小声点!那是李衙内!他姑姑可是梁留守的宠妾!”
“唉!可怜那姑娘了……”
百姓虽愤愤不平,却无人敢上前阻止。
关羽分开人群,厉声喝道:“兀那狂徒!安敢在此逞凶!”
那李衙内正自得意,冷不防被人断喝,回头一看,见是一个面如重枣、长髯飘飘的红脸大汉,身后跟着几个军士,不由得一愣,随即认出是新近在军中颇有威名的关提辖,脸上却无惧色,反而露出一丝倨傲,阴阳怪气地说道:“哟!我道是谁,原来是关提辖!怎么?关提辖不在军营练兵,倒有闲心管起小爷的闲事来了?”
他身边的恶奴更是嚣张,指着关羽骂道:“哪里来的不长眼的军汉!我家衙内行事,也敢多管闲事?识相的快滚开,莫要自讨苦吃!”
关羽见这主仆二人如此嚣张跋扈,目无王法,心中怒火更炽。他强忍着拔刀的冲动,指着马上的麻袋,沉声问道:“汝可知罪!光天化日,强抢民女,殴伤其父,按大宋律法,该当何罪!”
李衙内哈哈大笑,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罪?关提辖,你莫不是读书读傻了?在这大名府,小爷我便是王法!别说抢个民女,便是杀了她,谁敢把我怎样?我姑父乃是梁留守!你一个小小提辖,也敢来教训我?”
“好!好一个‘你便是王法’!”关羽怒极反笑,丹凤眼中杀机迸现,“既如此,关某今日,便替天行道,正此国法!”
话音未落,只听“呛啷”一声龙吟!关羽腰间佩刀己然出鞘!寒光一闪,快如闪电!
那李衙内还在狂笑,根本没把关羽的威胁放在眼里,哪曾想对方说动手就动手,而且快到如此地步!他只觉眼前刀光一闪,脖颈一凉,随即天旋地转,最后的意识,是看到自己无头的身体,鲜血如喷泉般涌出……
“噗通!”
李衙内的头颅滚落在地,脸上还带着那狂妄的笑容,双目圆睁,死不瞑目!
这一下变故,实在太快!围观的百姓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惊呼!
“杀……杀人了!”
“关提辖把李衙内杀了!”
“杀得好!这等恶霸,早就该死!”
“快哉!快哉!”
百姓之中,有人惊恐,有人害怕,但更多的人,是压抑己久的怨气得以宣泄的快意!纷纷拍手称快!
那几个恶奴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嚣张?丢下兵器,“噗通”跪倒一片,磕头如捣蒜:“关提辖饶命!关提辖饶命啊!不关小人事,都是衙内逼我们做的!”
关羽看也不看那些恶奴,目光扫过惊魂未定的众人,将手中滴血的佩刀缓缓归鞘,声音传遍全场:“此獠目无王法,恃强凌弱,罪大恶极!吾奉公执法,斩除此獠,以儆效尤!若有不服者,可去留守府告我!”
说罢,他命亲兵上前,解开马上的麻袋,果然又是一个被掳走的少女。少女虽受惊不小,幸未受实质伤害。关羽又命人将那几个恶奴捆绑起来,连同李衙内的尸首,一并带回提辖司看押。
围观百姓见关羽手段如此霹雳,行事如此果决,无不心生敬畏。再看他那凛然正气,与方才李衙内的嚣张跋扈判若云泥,许多人竟自发地跪拜下去:“关提辖真乃青天!为我等百姓除此大害!”
关羽看着跪倒一片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他杀了人,杀了梁中书宠妾的侄子,彻底得罪了这位大名府的最高长官。他知道,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梁中书岂会善罢甘休?等待他的,或许是牢狱之灾,甚至是杀身之祸。
然而,看着百姓眼中那真切的感激与敬仰,听着那一声声“青天”的呼唤,关羽只觉得胸中那股郁结之气,稍稍疏解了几分。他挺首了脊梁,丹凤眼中,没有丝毫悔意,只有一片赤胆赤心的决然。
提辖挥刀惊西邻,恶奴伏法快人心。
梁府震怒风波起,武圣前途未卜深。
正是:丹心一片酬苍生,怒斩豪强快众情。法理难容官场事,前途未卜风波惊。
欲知关羽如何应对这场风波,且听下卷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