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繁华的街道上,李天、柳诗瑶与老管家一同来到柳家的布行。布行坐落于城中热闹地段,店面宽敞,招牌醒目,门口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老管家在前引路,一边走一边介绍:“少爷、少夫人,这布行每日往来客商众多,咱们可得用心经营。”李天和柳诗瑶点头称是,眼中满是认真。
走进布行,店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布料,五彩斑斓,质地各异。老管家拿起一匹绸缎,说道:“少爷,像这种上等绸缎,一首是咱们的畅销货,主要供应给城中的富贵人家,做衣裳、制幔帐都极为合适。”李天仔细端详着绸缎,感受着它的质地,询问了一些关于进货渠道和成本的问题,老管家都一一耐心解答。
柳诗瑶在一旁也听得认真,偶尔插上几句话,提出自己的见解。她拿起一匹棉布,说道:“这棉布虽不如绸缎名贵,但胜在结实耐用,寻常百姓家买回去做衣服、床单,销路也很广。”李天微笑着点头,对柳诗瑶的见识表示赞赏。
在老管家的悉心指导下,李天和柳诗瑶逐渐熟悉了布行的生意流程。从采购布料、定价销售到与客商洽谈,一切都循序渐进地进行着。几个月下来,布行生意正常盈利,客户们对柳家布行的布料品质和服务都颇为满意,柳家布行的口碑在城中越来越好。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翌日,新一批布料到货。李天在检查时,发现其中一批棉布手感有些粗糙,颜色也略显暗淡,与以往的货品相比,似乎有细微的差别。他皱起眉头,对正在一旁整理布料的柳诗瑶说道:“娘子,我觉得这批棉布有些问题,这手感和颜色都不太对劲,怕是质量不如之前的好。”
柳诗瑶停下手中的动作,走过来摸了摸棉布,说道:“相公,我觉得还好呀,这棉布一首都是这个样子,没什么问题的。可能是你多心了。”
李天拿起另一匹之前的棉布作对比,说道:“娘子,你仔细看看,这两匹布放在一起,差别还是很明显的。之前的棉布手感更柔软,颜色也更鲜亮。这批布怕是在制作过程中偷工减料了。”
柳诗瑶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说道:“相公,做生意难免会遇到些细微的差异,这都是正常的。咱们这么多客户,也不见得会有人在意这点小差别。而且这批布己经进回来了,若是不售卖,岂不是要亏损?”
李天心中有些担忧,但见柳诗瑶如此坚持,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暗自决定,要多留意这批布料的销售情况。
几天后,这批布料开始摆上货架销售。起初,并没有顾客提出异议,柳诗瑶不禁对李天说道:“相公,你看,我就说没问题吧,你呀,就是太谨慎了。”李天虽未反驳,但心中的担忧并未消除。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布行里突然来了一群顾客,纷纷要求退货退款。为首的一位妇人怒气冲冲地说道:“你们柳家布行,平日里口碑不错,我们才一首光顾。可这次买回去的棉布,刚洗了一次,就缩水褪色,这是什么质量?”
紧接着,其他顾客也纷纷附和,诉说着布料的种种问题。李天和柳诗瑶顿时慌了神,连忙安抚顾客。但顾客们情绪激动,根本听不进去。
看着眼前混乱的场面,李天忍不住对柳诗瑶说道:“当初我就说这布料有问题吧,你不信。现在可好,顾客都找上门来了,咱们布行的口碑怕是要一落千丈了。”
柳诗瑶心中又急又气,说道:“你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事情己经这样了,你就知道指责我,早干嘛去了?”
李天也有些生气,提高了声音说道:“我当初明明提醒过你,是你不听我的,还说我多心。现在出了问题,你怎么还怪起我来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声在布行里回荡。老管家听到动静,急忙赶过来劝解:“少爷、少夫人,现在不是争吵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解决顾客的问题,挽回布行的声誉。”
李天和柳诗瑶这才冷静下来,意识到此刻争吵无济于事。他们开始向顾客们道歉,并承诺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经过一番协商,他们决定为顾客们全额退款,并免费赠送一些其他的布料作为补偿。
顾客们的情绪这才逐渐平复,陆续离开了布行。布行内,一片寂静。李天和柳诗瑶相对无言,心中都有些懊悔。这次的布料问题,不仅给布行带来了经济损失,更让他们的声誉受损,而两人之间,也因此生出了小矛盾,原本和睦的气氛被一丝阴霾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