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宋月宁也没意见,大伙就都不做声了。
“既然大伙都没啥意见,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家里头一共有三十亩田地,你们三家各自分去九亩,我这个老太太留着三亩养老,银子的话我给你们每家三十两,剩下的就别惦记了,是我的棺材本。”
三十两!这可是一笔大数目啊,有这笔银子,他们哪里还敢指望别的。
“至于咱家这个老房子,我也不偏袒谁,抽签,抽到谁,日后就给谁。”
对于谢老太这个话,吴贵萍很开心。
按理说,家中房子是要留给长子的,如今谢老太却一视同仁,让她很开心。
话不多说,谢老太从旁边折来了三根树枝,谢山河、谢林河和谢星河三个儿子分别上前抽签。
最后的结果还是谢山河得到了老房子。
“要你抽个签也抽不中,还不如我上。”吴贵萍狠狠掐了一下谢林河的大腿气得说道。
谢林河倒吸一口凉气,这娘们劲是越来越大的。
“你干什么!你不满意你去给娘说,掐我干嘛?!”
“娘,那您日后打算住在哪?要不今后跟着我和星河住。”宋月宁率先开口。
“要养老也是我这个做大哥的来,哪能轮到你们,娘,您今后就踏踏实实地住在这儿,儿子一定给您养老。”谢山河开口说道。
“娘,儿子也给您养老。”谢林河也连忙开口。
看着三个儿子都这么有孝心,谢老太也算心里得到了安慰。
“我啊,以后就留在这老房子里头,人老了,不愿挪窝了。”
“奶奶不老,奶奶最年轻了!”谢香菱手里拿着宋月宁买的糕点边吃边说。
这话惹得谢老太喜笑颜开,她轻轻捏了捏谢香菱的小脸蛋,道:“就属你的小嘴最甜了。”
谢香菱咬着糕点,嘴角边还有白色糖霜,十分可爱。
吴贵萍:“香菱眼瞧着也要长大了,等天儿成亲了,咱们老谢家人就越来越多了。”
谢老太:“是啊,说不定明年咱们家要添好几口人呢。”
宋月宁算是听懂了这谢老太言外之意,她啊,想抱孙子了,可是她和星河甚至未曾圆过房。
现在这茅草房这边漏风那边漏雨的,隔壁紧挨着的又是谢老太的房间,隔音又不太好,她确实....干不出来。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聊着天,打着趣,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
谢山河:“月宁,你那个作坊打算啥时候动工啊?打算怎么个盖法?”
对于盖作坊这个事,宋月宁心中早就有了想法,这作坊一旦决定盖,那就得往好往大了盖。
谢老太:“这盖作坊哪能随便动工,得挑个好日子动工,明儿个我看看黄历,挑个好日子。”
这作坊日后可是他们家的聚宝盆,轻易马虎不得。
谢林河:“娘说得对,是要好好挑个日子才行。”
宋月宁:“这作坊图纸我己经画好了,明日去趟堂叔家,问问堂叔能做出来么,还有房子,我也打算一起去了。”
吴贵萍惊讶地开口:“什么!你就要盖新房子了?这么快?打算盖在哪里?”
宋月宁:“下午找里正买了点地,我打算就盖在作坊旁边,离咱家不远,几步路就到了。”
现在这个房子住的她着实难受,现在手上有钱就赶紧把房子盖起来,早盖早享受。
吴贵萍建议道:“那你打算盖啥房子,土坯草房吗?我觉着不行,土坯茅房时间长了漏风漏雨,怎么着也要搞个瓦片才行。”
宋月宁笑了笑:“土坯草房太脆弱了,我打算首接盖个青砖的。”
听到宋月宁的话,大伙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青砖大瓦房,在他们青山村也就里正家有一间,只有镇上那些富户人家才住得起青砖大瓦房。
宋月宁曾经的家-郑家,住的便是青砖大瓦房。
谢山河:“青砖大瓦房好,气派还结实,我听说冬暖夏凉呢,可舒服了。”
吴贵萍开口说:“能不舒服么,我听说里正家那一间青砖大瓦房都花了足足十两银子!”
谢林河是一百个支持:“咱们家酸辣粉生意这么好,盖个青砖大瓦房咋了,盖得起!”
宋月宁笑了笑,道:“二哥有啥子打算,不如一起盖个青砖房,到时候咱们一起动工。”
谢林河连连罢手拒绝道:“诶,青砖的还是太贵了,我们下头还有两个娃娃,盖不起,还是盖个土坯的,到时候用瓦片封顶。”
吴贵萍听到宋月宁要盖青砖大瓦房,满眼的羡慕,她这辈子要是能住上青砖大瓦房也算没白活。
其实,按照谢老太分给他们的三十两银子再加上自个儿存的钱,盖间和里正家那样的小青砖房子是没任何问题的,可是宇儿和香菱还小,他们手里得多留些钱备着才行。
宋月宁又继续说道:“二哥,咱们家生意还在做,钱还在赚,要我说啊,咬咬牙盖个青砖房,住着都舒服。”
谢林河被她说的话有些动摇了,道:“我再考虑考虑。”
宋月宁又开口说道:“里正伯伯认识卖青砖的,我打算明天出摊回来后,约着里正伯伯同我去看看价,二哥若是有意愿,明天跟着一起去看看。”
谢林河犹豫了一下,而后点点头,道:“成,明儿个一起去看看!”
晚上,谢林河两口子房内,两人齐齐躺在床上。
吴贵萍感叹一声,眼底满是羡慕:“真好啊,老三家马上就要住上青砖大瓦房了,我要是啥时候能住上就好了。”
谢林河盘算了一下,道:“你要是想住,咱们家也去盖青砖房,盖个小两间也够住了。”
吴贵萍瞪大了双眼,侧身看向谢林河道:“你说真的?可是咱们银子不够啊,盖两间青砖房加上一些家具,少说也要二十两银子,咱们家加上娘给的三十两,满打满算也就三十六两,日后还要留着宇儿娶媳妇,香菱嫁人呢。”
谢林河:“这钱还在赚,分家后,不用上交家用钱,咱们一个月至少能存个二两银,一年下来也有二十多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