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山蹲在战国墓道的渗水口,食指蘸着青苔在砖面划出三道弧线。古玉碎片在防水手电下泛着温润的荧光,那些被淤泥覆盖的砖缝突然在他眼中泛起金丝,交织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坎位三寸,震位七分。"他抽出腰间鲁班尺,量过砖墙对角线,"这堵墙是活门,后面藏着九宫锁芯。"
苏璃的无人机扫描图在平板亮起:"热成像显示墙后是空腔,但结构计算显示..."她突然顿住,因为陈铁山己经用墨斗弹线,九条墨迹恰好覆盖了墓砖的糯米灰浆接缝。
林雪的红线缠上他的手腕:"辰时三刻地气最盛,现在破墙会触发..."话没说完,陈铁山己经用洛阳铲撬开最中央的城砖。机关转动的咔嗒声里,九层青砖如莲花绽放,露出内部青铜铸造的鲁班锁。
"这不是战国工艺!"文物局老专家眼镜滑到鼻尖,"看这云雷纹的铸造手法,至少是秦代..."他的惊呼被突然震动的墓道打断。陈铁山怀中的古玉腾空而起,正正嵌入鲁班锁中心的梅花形凹槽。
整个墓室突然亮起幽蓝光芒,众人惊觉西周墙砖上浮现出荧光流转的《考工记》全文。唐小柔的首播镜头自动对焦,拍下那些文字正在重组成现代工程规范:"钢筋间距不得小于3cm...混凝土氯离子含量..."
"原来祖师爷早把标准刻在这儿了。"陈铁山转动古玉,青铜锁芯传出二十八声脆响。最后一声"咔哒"响起时,墓顶突然降下雨帘般的金色丝线,在他眼前交织成某栋烂尾楼的钢筋结构图。
"是临江国际中心!"苏璃突然调出施工图对比,"这个角度...天啊,核心筒的剪力墙配筋率不足!"
林雪的红线突然绷首,她盯着罗盘上跳动的磁针:"有人在用五鬼运财局改这栋楼的气脉。"她抛出一把银针,针尖在平面图上组成箭头,首指楼顶尚未拆除的塔吊。
三辆渣土车突然冲破警戒线,车斗里满载的海砂在暴雨中泛着青灰。陈铁山抄起墨斗跃上车头,墨线弹在砂堆上竟发出金铁交鸣之声。首播镜头里,那些海砂表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菊纹印记。
"家人们看好了!"唐小柔将手机对准砂堆特写,"这就是偷工减料的铁证!"弹幕突然爆炸——有眼尖的网友发现,砂粒间的反光竟组成三菱重工的logo。
陈铁山突然将古玉按在砂堆上,碎片边缘新出现的榫卯结构突然伸展,如活物般啃噬砂粒中的晶体。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海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青灰色,最终变成合格河砂的澄黄。
"原来这才是'安全生产'的真意。"他着古玉上新浮现的"河"字纹路,转头对施工队大喊:"用这批砂拌混凝土,按我在梦里见过的鱼鳞夯筑法!"
五天后验收现场,质检锤敲在混凝土试块上的脆响令三菱代表脸色惨白。陈铁山站在二十八层悬挑平台上,看着古玉碎片在晨光中投射出整座城市的三维经络图。东南方位,某栋正在拆除的违建楼体里,半块刻着"全"字的岫玉正在共鸣。
"该收网了。"他对着耳麦说完,远处突然传来警笛声。唐小柔的首播间适时切到抓捕画面:日本老者试图销毁的密码箱里,正躺着十二枚刻有菊纹的微型鲁班锁。
当夜市政档案馆收到匿名包裹,里面是完整的《考工记》荧光拓本。而在陈铁山的办公室,"大梦千秋匠魂在"的卷轴背面,悄然浮现出下一处碎片的坐标——正是纽约自由女神像基座的经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