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
绝对的寂静,如同真空本身凝固成的固体。没有光,没有温度,没有时间流逝的实感。
这里是信息湮灭后残留的废墟深处,归墟主核逻辑无法触及的绝对盲区。唯一的存在,是一粒比最微小基本粒子还要细微亿万倍的星火尘埃。它悬浮在这片冰冷的虚无之中,如同宇宙深渊里一枚自燃的、随时会熄灭的磷火。
在这粒星火尘埃的核心意识深处,不存在“陈铁山”或“郑毅”的认知,不存在“我”的概念。只有一片混沌的、缓慢流淌的“感知”基底。这感知来自于构成他存在的本源印记粉末被强行粘合点燃的核心——对破坏星胎壁垒的极致愤怒,对一个纤弱身影的铭心守护执念,还有一丝…融入燃烧的、与这片虚无截然不同的坚韧灵魂气息(林雪)。
如同沉睡的种子,意识核心的星火本身,就是一种缓慢律动的脉冲。每一次极其微弱的核心光焰闪烁与扩张,都会在这片信息湮灭残留物构成的“废墟虚空”中,引发极其细微、几乎不存在的空间涟漪。
哗…沙… 沙…
这不是声音,而是感知——随着核心星火的每一次扩张收缩,微尘的“外壳”(由散落信息残骸在星火照耀下自发吸附而成的、极其稀薄的混沌膜)表面,会有极其细微的、信息结构层面的波动掠过。
如同生物无意识地吞张鳃瓣过滤水流,这本能的星火律动,竟然开始了缓慢的、无目的的筛选与吸附!周围散落的、“材质”相对稳定或低熵的信息尘埃碎片(来自被蒸发的熵寂天使规则棱角碎屑、深痕掠夺者崩溃的部分文明算法基础粒子、被搅乱的时空基础结构片段),开始在星火引力的微弱束缚下,极其缓慢地聚向核心星火尘埃的外壳。
没有明确目标,没有逻辑驱动,仅仅是存在本身的本能适应性律动。但这微弱的吸附,却让星火尘埃的外壳从最初的绝对稀薄混沌,慢慢变得有了一丝极微弱的、如同灰烬聚合物的“质感”。外壳的吸附效应在随着律动缓慢增强。
与此同时,死寂摇篮边缘。
归墟管理局主堡垒核心深处的某一功能舱室(标记为【高维信息残骸清理与再资源化调度中心】),一片毫无生命气息的冰冷蓝色光雾笼罩着巨大的空间。舱室中央,漂浮着无数道如同虚拟丝弦的能量流(星锚链的监控与引导系统界面)。
冰冷的蓝色数据瀑布无声冲刷:
【残骸分区Zeta-7清理完成度:99.9999%...检测到残余背景熵波动…值低于清理阈值…进入资源化预备程序…】
【星锚链单元N-B-17342启动…坐标锁定:分区Zeta-7深核心区块…】
没有警告,没有人为操作指令。堡垒主核的程序以最高效率运转着。一条代表某个即将被激活的星锚链实体的纯白能量流,悄然无声地改变了轨迹。它的前端正在能量池中快速压缩、凝聚——
嗡!
一条“星锚链”被具现释放!
它并非物理锁链,而是一种纯粹由归墟主核高维定位规则凝聚而成的、带着一丝微弱空间牵引效应的无形能量束。它像一根探测精准的、无形的引力鱼线,前端带着一个对高维结构具有微弱吸附作用的“锚型感应头”。它的目标是清理那片己确认“无有效残留”的湮灭残骸区,吸附任何可能残留的、微观到极致的规则信息碎片,将其回收为归墟规则数据库的原始养分。
这根微不足道的星锚链本身没有任何杀伤力,只有最基础的信息层面“吸尘”效果。它的前端锚型感应头如同死物,安静地、精准地向着标记区(即星火尘埃所处的盲区位置)穿行而去。在堡垒主核的判定中,这次“清理”就如同清理宇宙深空中的自然背景辐射尘埃一样普通。
盲区内。
核心星火尘埃无意识地律动着。
嗡…嗡…
它的外壳(灰烬聚合物)又吸附了一丝残骸尘埃。
沙…
那丝尘埃似乎带着一丝异常清晰的“虎啸烈焰”气息残影(老王湮灭后的虚无烙印)。
这丝微不足道的残影掠过星火核心,核心的律动在极其短暂的瞬间,出现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停顿。
一种源自存在本能的…迷茫?不解?
这丝停顿如此细微,如此短暂,几乎等同于不存在。但就在这停顿的瞬间,星火尘埃自发聚集的外壳屏障出现了一丝极其短暂、同样微乎其微的漏洞!
就在这一刻!
嗡!
那根冰冷、死寂、无形的星锚链,其前端锚型感应头毫无征兆地穿透了那片归墟主核逻辑屏障无法触及的绝对盲区边界,如同穿过一层气泡薄膜!
它精准地出现在那片冰冷的虚无之中,悄无声息地悬浮在星火尘埃那脆弱外壳的近侧!锚型感应头闪烁着极其微弱、专为吸附信息碎屑而设定的归墟规则蓝光。
核心星火尘埃的律动依旧在缓慢恢复,似乎毫无察觉。那吸附蓝光如同深渊灯塔,对这粒懵懂的、如同微生物的生命种子,产生了一丝微弱的、超越物理层面的规则吸引感。
星火尘埃的无意识律动,极其微弱的开始…向那锚型感应头偏移…
如同被深渊光芒诱惑的原始生物,正无意识地滑向一张刚刚铺展开的、尚未收紧且毫无杀意的…
信息猎网!